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

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

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3、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倍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学具准备:萝卜实物卡片教学过程: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秋天来了,处处都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瞧,这里有胡萝卜和红萝卜。

提问:胡萝卜的根数和红萝卜的根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胡萝卜的根数)现在谁来说说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根数关系呢?小结:其实,胡萝卜与红萝卜的根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

谈话:如果我们把胡萝卜的2根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小结: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课件出示:胡萝卜2根,白萝卜10根。

提问:白萝卜10根,现在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了?(修改板书: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

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而第2幅图中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的?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5个圈就是有这样的5份,也就是5倍。

真就这么简单吗?3.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课件出示下图:胡萝卜:红萝卜:胡萝卜:红萝卜:谈话:你觉得下面的哪一幅图是表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胡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是3倍、还是2倍呢?先认真地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

设疑:看来,在圈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去圈?得根据什么来圈?课件出示:12根红萝卜,没有胡萝卜。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引导:大家觉得有困难吗?小结:看来1份胡萝卜有几根太关键了!提问:那就让你来猜,你猜猜白萝卜可能是多少根,再说说你又会怎么圈?提问:如果胡萝卜有3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在练习纸第3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谁来说说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了?追问:如果把1份胡萝卜有4根、6根,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交流:你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

提问:如果胡萝卜只有1根,胡萝卜还是12根,胡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诉我答案。

交流:你能说说脑海中是怎么圈的吗?设疑:如果白萝卜是12根,胡萝卜也是12根,现在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怎样呢?交流:孩子们,胡萝卜一直是12根,那为什么两种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谈话:孩子们,你能画一画,表示第二行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吗?摆完的同学可以跟小组的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介绍方法。

提问:还有不同的画法吗?或者你还想到了什么不同的画法?追问: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都是表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怎么你们用的圆片个数并不一样呢?能具体说说吗?小结: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个数确定了,第二行就摆这样的几个几。

设疑:那如果要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该怎么想?5倍呢?10倍呢?4.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图:胡萝卜8根,红萝卜56根;问题: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谈话:大家可以圈一圈、可以用竖线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办法。

追问用除法计算的孩子: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谈话:我们圈一圈、画一画,不就是为了发现56里面有几个8吗?追问用画圈方法的孩子:如果重新选择,你会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小结:是呀,如果胡萝卜更多,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就麻烦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看来,我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发现规律,总结经验。

注意,在书写结果时,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在结果的后面不要写倍。

二、在多层练习中完善建构谈话:通过刚才的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我相信大家一定对倍有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小动物们还带来了题目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1.看一看、想一想。

第一行 红带子12厘米第二行 绿带子3厘米(变化:2厘米、1厘米)提问: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思考:大胆地想像一下,如果红带子的长不变,绿带子越来越短,那么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就会怎样变化?2.连一连、填一填(练习十一第1题)。

3.比一比,说一说。

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第(1)题中红旗是黄旗面数的几倍,第(2)题中黄旗是红旗面数的几倍,再重点说一说两道题的区别。

三、作业设计1、P53练习十一 1、2四、板书设计倍的认识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内容:例2、练习十一3~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解引导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倍数,你都知道什么?你能画一画吗?第一行画4三角形,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画几个三角形?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

瞧,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

先摆了12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12个人,又摆了4根小棒表示扫地的4个人,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12人里面有3个4,也就是说12是4的3倍,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生2: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

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说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三、巩固练习完成P53-54 3、4读题,找准问题中对应数量,自己用画图或列算式解决。

四、课堂小结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擦桌椅●●●●●●●●●●●● 12里面有几个4扫地○○○○ 12是4的3倍12÷4=3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内容:例3、练习十一5、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

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例3情境图)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出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