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第6章级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第6章级习题解答

的能级状态(基态能级) 的能级状态(基态能级);
(三) 能级图
元素的光谱线系常用 能级图来表示 。 最上面 的是光谱项符号 ; 最下 面的横线表示基态 ; 上 面的表示激发态; 面的表示激发态; 可以产生的跃迁用线连 接;
(四)电子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 电子的跃迁不能在任意两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 , 个能级之间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 个能级之间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 总角量子数的变化Δ (1)总角量子数的变化ΔL = ±1; ( 2) 总自旋量子数的变化Δ S =0 , 即不同多重性 总自旋量子数的变化Δ 状态之间的跃迁被禁阻; 状态之间的跃迁被禁阻; (3)内量子数的变化∆J =0, ±1;但是当J =0时 )内量子数的变化 , ;但是当 时 的跃迁被禁阻; , ∆J =0的跃迁被禁阻; 的跃迁被禁阻
∆λ 多在10-3 nm数量级
effect) 3. 压变宽(Pressure effect)
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宽, 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宽,又称为碰 撞 ( Collisional broadening ) 变宽。 它是由于碰撞使激发态寿命变 变宽 。 短所致。外加压力越大,浓度越大,变宽越显著。 短所致。外加压力越大,浓度越大,变宽越显著。可分为 变宽:待测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的碰撞。 a) Lorentz 变宽:待测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的碰撞。变宽在10-3nm。 变宽:待测原子之间的碰撞,又称共振变宽; b) Holtzmark 变宽:待测原子之间的碰撞,又称共振变宽;但由于
根据吸收定律的表达式, 根据吸收定律的表达式,以 Iν~ν 和 Kν-ν 分别作图得吸收强度与 频率的关系及谱线轮廓。可见谱线是有宽度的。 频率的关系及谱线轮廓。可见谱线是有宽度的。
K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ν
∆ν
K0/2
I0
ν0

ν
ν0
Kν~ ν(谱线轮廓) 谱线轮廓)
ν
Iν~ ν(吸收强度与频率的关系) 吸收强度与频率的关系)
共振线
元素由基态到第一激 发态的跃迁最易发生 , 需要的能量最低 , 产生 的谱线也最强 , 该谱线 称为共振线 称为 共振线 , 也称为该 元素的特征谱线 特征谱线; 元素的特征谱线;
第七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第2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第3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 第4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干扰类型与抑制 第5节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
第1节 概述 节
原子吸收现象:原子蒸气对其原子辐射 吸收的现象 的现象; 原子吸收现象:原子蒸气对其原子辐射共振吸收的现象; 1802年 被人们发现; 1802年 被人们发现; 1955年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 Walsh A(瓦尔西)发表了著名 1955年 瓦尔西) 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论文:《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奠定了原 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 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 特点: 特点: 检出限低, (1) 检出限低,10-10 ~ 10-14 g; 准确度高, (2) 准确度高,1%~5%;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70多个元素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元素
AAS 分析时,待测物浓度很低,该变宽可勿略。 分析时,待测物浓度很低,该变宽可勿略。
外界压力增加——谱线中心频率ν0位移、形状和宽度发生变化 谱线中心频率 位移、形状和宽度发生变化—— 外界压力增加 发射线与吸收线产生错位——影响测定灵敏度; 影响测定灵敏度; 发射线与吸收线产生错位 影响测定灵敏度 火焰原子化器——压力变宽为主要;石墨炉原子化器 压力变宽为主要;石墨炉原子化器——热变宽为 火焰原子化器 压力变宽为主要 热变宽为 主要。 主要。
Iν = I 0 e( − kν l ) log Iν = 0.434 Kν l = A I0
为一定频率的光吸收系数。 其中Kν 为一定频率的光吸收系数。 注意: 不是常数,而是与谱线频率或波长有关。 注意: Kν 不是常数,而是与谱线频率或波长有关。由于任何谱线并非 都是无宽度的几何线,而是有一定频率或波长宽度的, 都是无宽度的几何线 ,而是有一定频率或波长宽度的, 即谱线是有轮廓的! 作为常数而使用此式将带来偏差! 即谱线是有轮廓的!因此将 Kν 作为常数而使用此式将带来偏差!
+∞
(二)峰值吸收测量法 1.锐线光源 1.锐线光源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需要使用锐线光源,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需要使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 吸收,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吸收,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一致。 一致。 (2)发射线的Δν1/2小于吸收线的 Δν1/2。 发射线的Δ 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 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 空心阴极灯
一、
原子光谱
(一)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原子外层有一个电子时, 原子外层有一个电子时,其能级可由四个量 子数决定: 子数决定: 主量子数 n、角量子数 l、磁量子数 m 、自旋量子数 s; (二) 光谱项 原子外层有多个电子时, 原子外层有多个电子时 , 其运动状态用主量 子数 n、总轨道角量子数 L、 总自旋量子数 S、 内量 描述; 子数J 描述;
Nj N0
=
Ei gj − e kT
g0
激发态原子数Nj与基态原子数No之比较小,<1%. 可以用基态 之比较小,<1 ,< 原子数代表待测元素的原子总数。 原子数代表待测元素的原子总数。公式右边除温度T外, 都 是常数。 一定,比值一定。 是常数。T一定,比值一定。
3.原子吸收法的测量 3.原子吸收法的测量
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表示: 原子的能级通常用光谱项符号表示:nMLJ
n:主量子数;M:谱线多重性符号; 主量子数; 谱线多重性符号; L:总角量子数; J :内量子数 总角量子数;
钠原子的光谱项符号 表示钠原子的电子处于 3 2S 1/2:
n=3, M =2(S = 1/2), L =0, J = 1/2
Iv = I0e
A = lg 1 e-Kν L
−Kν ⋅l
= lg eK0L = 0.434K0 L
在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 在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则:
2.基态原子数和原子化温度的关系 2.基态原子数和原子化温度的关系
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与 共振线吸收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的。 共振线吸收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的。 基态原子化程度越高, 光谱法的灵敏度越高。 基态原子化程度越高,原子吸收 光谱法的灵敏度越高。 热力学平衡时,两者符合Boltzmann分布定律: Boltzmann分布定律 热力学平衡时,两者符合Boltzmann分布定律:
三、谱线变宽因素(Line broadening) 自然变宽: 1. 自然变宽: 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 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其大小为
∆ν N =
1 2 πτ
k
(τK 为激发态寿命或电子在高能级上停留的时间,10-7-10-8 s) 为激发态寿命或电子在高能级上停留的时间,
该宽度比光谱仪本身产生的宽度要小得多, 该宽度比光谱仪本身产生的宽度要小得多,只有极高分辨率的仪器 才能测出,故可勿略不计。 才能测出,故可勿略不计。
(二)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
♦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 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 单,理论上应产生线状光 谱吸收线。 谱吸收线。 ♦ 实际上用特征吸收频率 辐射光照射时, 辐射光照射时,获得一峰 形吸收(具有一定宽度)。 形吸收(具有一定宽度) 表征吸收线轮廓( 的参数: 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吸收线的轮廓:以 ♦吸收线的轮廓 以Kv或 中心频率ν 峰值频率) 中心频率νO(峰值频率) : 作图: Iν与ν 作图: 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 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 中心波长: 中心波长:λ(nm) 半 宽 度:ΔνO 峰值吸收系数: 峰值吸收系数:k0
吸收峰变宽原因: 吸收峰变宽原因
(2)温度变宽(多普勒变宽) ΔVD 温度变宽(多普勒变宽)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它与相对于观察者的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有关。又称热变宽。 有关。又称热变宽。
∆VD = 7.162 ×10−7 ⋅V0
T Ar
可见, 与谱线波长、相对原子质量和温度有关, 温度有关 可见,Doppler变宽 ∆λD与谱线波长、相对原子质量和温度有关,
第2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节
1.原子吸收线 1.原子吸收线 2.基态原子数和原子化温度的关系 2.基态原子数和原子化温度的关系 3.原子吸收法的测量 3.原子吸收法的测量
1.原子吸收线 1.原子吸收线
(一)原子吸收线的产生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图中: 图中:
Kν—吸收系数;K0—最大吸收系数; ν0,λ0—中心频率或波长(由原子能级决定); 吸收系数; 最大吸收系数; 中心频率或波长(由原子能级决定) 吸收系数 最大吸收系数 中心频率或波长 ∆ν,∆λ—谱线轮廓半宽度(K0/2处的宽度); ∆ν, 谱线轮廓半宽度( 处的宽度) 谱线轮廓半宽度
原子吸收光谱:是基于基态原子蒸气对其原子 原子吸收光谱: 特征辐射的共振吸收
(二)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
吸收定律 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 以频率为ν,强度为 I0 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该 入射光的光强降低为 I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