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高一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共100分。
2.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K-39 Fe-56 Br-80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风化B .潮解C .萃取D .蒸发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中存在A .α粒子B .电子C .中子D .原子核 3.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A .Ca(OH)2B .Ca(ClO)2C .CaCl 2D .CaCO 3 4.下列微粒的关系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 .C 14、C 12B .216O 、318OC .K 4019、Ca 4020D .11H 、21H +5.当第四层为最外层时,该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A .2个B .8个C .18个D .32个6.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aOH 的电子式:Na +O ........-H ][ B .SC .水的结构式:H —O —H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Cl 1737 7.下列各物质中,即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 . H 2SO 4B .MgCl 2C .H 2OD . NH 4Cl8.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化学式中,属于分子式的是A .氯化钠:NaClB .碳酸钠:Na 2CO 3C .二氧化碳:CO 2D .二氧化硅:SiO 29.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 .可溶于水B .具有较高的熔点C .水溶液能导电D .熔融状态能导电10.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C .HCl 溶于水时, HCl 中的共价键不被破坏D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11.下列有关氯气及其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B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C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gBr 用于制摄影胶卷B .液溴用作冷冻剂C .NaOH 用于制肥皂D .液氯用于自来水消毒1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HCl 气体,且不能防止倒吸的是A .B .C .D .14.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 .CH 4点燃时与氧气的反应B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C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D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 15.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离子组是A .H +、K +、Cl -、CO 32-B .Na +、K +、SO 42-、OH -C .K +、Ag +、Cl -、NO 3-D .K +、H +、Cl -、OH -16.将NaCl 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仍有晶体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H 2O CCl 4A .溶解过程停止B .溶液为饱和溶液C .结晶速率大于溶解速率D .溶解时只涉及物理过程1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NaOH 固体含有A .N A 个氢氧根离子B .10 N A 个电子C .2 N A 个共价键D .2 N A18.根据右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2A +B → 2C +Q B .2C → 2A +B +QC .2A(g)+B(g) → 2C(g)-QD .2A(g)+B(g) → 2C(g)+Q19.已知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C(石墨,固)C(金刚石,固)- kJ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一样多B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C .等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D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20.将KBr 和KI 的固体混合物10.93 g 溶于水,配成500 mL 溶液后再通入过量的Cl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5.96 g ,则原溶液中K +、Br -、I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8︰5︰3 B .3︰1︰2 C .5︰3︰2 D .6︰1︰5二、填空题(本题共28分)21.(6分)形成原电池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条件。
右图的铜锌原电池中,稀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铜片是________极。
若断开右图的导线,烧杯中产生氢气的速率 会变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物质的变化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矿物燃料燃烧时,______能主要转化为______能;原电池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大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时放出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海带提碘实验中,将干海带放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成灰;加水溶解过滤以后,滤液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水,振荡,再加CCl4萃取,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做萃取剂的原因是。
分液后,要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4.(4分)下表是四种卤素单质的有关信息(均在常温常压下测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颜色密度熔点t(℃)沸点t(℃)氟气淡黄绿色 g/L--氯气黄绿色 3.214 g/L-101-溴深棕红色-碘紫黑色 4.930 g/mL(1)根据表中信息归纳,氟、氯、溴、碘单质的颜色逐渐_______,熔点逐渐_______。
(2)常温时,溴的密度是(填密度单位)。
(3)常温时,溴的沸点介于________。
a. -34.6℃~0℃b. 0℃~20℃c. 20℃~184.4℃25. (6分)提取硝酸钠以后的智利硝石母液中含较多的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2NaIO3+5NaHSO3 → 3NaHSO4+2Na2SO4+I2+H2O。
(1)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3)若反应消耗20.8 g NaHSO3,则转移电子_____mol。
三、实验题(本题共22分)26.(10分)为验证氯、溴、碘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实验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D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时,关闭活塞a,打开K2,关闭K1。
Ⅲ.……回答以下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D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试管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Ⅲ的操作是。
(5)本实验说明,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说明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呈现递变规律的原因是由于氯、溴、碘的原子半径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
27.(12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某同学在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流程如下:(1)步骤①、②、⑤的操作名称是 。
(2)粗盐中含有K +、Ca 2+、Mg 2+、SO 24等杂质离子,步骤②所用的除杂试剂有:①碳酸钠溶液;②氯化钡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是________(填编号)。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步骤③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
(4)步骤⑥淋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75%的酒精溶液代替蒸馏水进行淋洗,粗盐的收得率更高,原因是 。
Ⅱ.实验室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
(5)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 在__________极附近产生。
(6)由于该电解装置未将阴、阳两极隔开,若电解后搅拌烧杯中的溶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10分)28.实验室用50 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 )与46.8 g NaCl ,在微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得的氯化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3)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能使反应剩余的废液达到中性化学教师,十多年教学和辅导经验,对本市高中、高考化学命题有深入研究。
师范科班出身,工学研究生教育背景,化学理论知识扎实,授课思路清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归纳各知识模块知识点、重难点、易考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基于学生的错题,对学科内各模块知识进行串联,将化学相对分散的知识融合起来,利于学生理解。
1对1、小班辅导,可上门辅导,收费合理,如有需求,请联系,电话:,。
同时可推荐其他学科的老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 D B A D C D C C 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B D C B B A C C A二、填空题(本题共28分)21.(6分)正负电极、导线、电解质溶液 H2SO4→2H++SO42-正极电子定向移动受到阻碍速率变慢点燃22.化学;热;化学;电放热与吸热 2H2+O2——→2H2O23.坩埚 I-酒精与水互溶蒸发(CCl4)24.变深升高 g/L b__10e_______↓↑25.(1)2NaIO3+5NaHSO3→3NaHSO4+I2+H2O (2)NaIO3 S (3)三、实验题(本题共22分)26.(10分)(1)分液漏斗(2)Br+Cl2→Br2+2Cl(3)吸收多余的HCL气体(4)打开活塞b关闭K2打开K1(5)氯>溴大于碘 KI淀粉试纸变蓝、NaBr溶液变黄、CCl4变紫红色(6)变大减弱27.(12分)(1)过滤(2)a、c(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3)用PH试纸测定PH值(答案不唯一)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4)除去少量可溶性杂质有些杂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5)2NaCl+2H2O→2NaOH+H2↑+Cl2↑阴极(6)2NaOH+Cl2→NaCl+NaClO+H2O四、计算题(本题共10分)微热28. (1)H2SO4(浓)+NaCl(S)——→NaHSO4+HCl↑(2)17.92L(3)9.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