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七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的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
作答时,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的方框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首先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长方形的分生区细胞B. 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 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把视野调暗,可以较清晰地看到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D. 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3.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4.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某一基因的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一所示过程需要图三中分子的帮助,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B.作用于图一中①和③的酶的种类是相同的C.图二所示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D.把图一中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两代,子代 DNA中不含有15N的DNA占5.红绿色盲基因与它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
下列几组婚配方式中, 只要知道子代的性别,就可知道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是()①女性正常(纯合)×男性色盲②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③女性色盲(纯合)×男性正常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A.①③B.②④ C.①② D.③④6.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B.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D.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NA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的分子数目为0.1 NAC.0.1 mol·L-1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 NAD.3.2 g 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 NA8.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9.相同条件下,因溶液浓度不同,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可能不同的是()Zn与硫酸铜 B.Cu与硝酸 C.Mg与盐酸 D.Al与氢氧化钠10. 2 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 2mol·L一1NaOH溶液中:B.1.0mol·L-1的KNO3溶液:C.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D.无色溶液中: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1mol /L CH3COONa溶液:c(Na+)>c(CH3COO-)>c(H+)>c(OH-)B.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增大和KW不变C. 一定温度下,pH=6的HCl溶液和pH=6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D. 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不变化12.下表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评价关系不正确的是 ( )13.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
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SO3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下图所示)。
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A容器更短B.达到平衡时:B容器中SO3的转化率更大C.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更多D.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A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增大,B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不变二.选择题,本题共八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位单选题,第19-21题为多选题。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得0分。
14.物理学的发展是许多物理学家奋斗的结果,下面关于一些物理学家的贡献说法()A.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B.奥斯特认为安培力是带电粒子所受磁场力的宏观表现,并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库仑定律D.洛伦兹不仅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采用了画电场线这个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15.如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是平衡力16.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 距离为d,电荷量分别为+ Q 和- Q。
在它们的中垂线上水平固定一根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有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管口射入,则小球(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受到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受到的库仑力最大值为D.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17.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如图所示),经过多次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18.位移传感器能够将位移这个力学量通过电容器转化成电学量。
如图所示,电容器两极板固定不动,带等量异种电荷,且保持不变,当被测物体带动电介质板向左移动时,电容器()A、电容增大B、电容减小C、两极板电压变小D、两极板电压变小19.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B.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处于超重状态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2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足够长斜面,斜面顶端有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轻细绳两端分别连接物块A和B(可看作质点),开始A、B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5m,A的质量m0=0.8kg。
当B的质量m连续变化时,可以得到A 的加速度变化图线如乙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渐近线,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着地前A、B系统机械能守恒B、斜面的倾角θ=C、图乙中a0= gD、若m=1.2kg,由静止同时释放A、B后,A上升离水平地面的最大高度为0.5m(设B着地后不反弹)。
21.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若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A.该束带电粒子带正电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负电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比荷越小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选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为获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了系列探究过程,假设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补充完整横线部分内容:探究过程:其中一条纸带的点迹及数据如图2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①小组成员量出DF间的距离为 3.6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E时的速度vE= m/s;②小组成员量出FH间的距离为 5.2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的速度vG= m/s;③利用g=得出g= m/s2;④利用g=得出g=m/s2.23.(11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步骤如下:(1) 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的刻度部分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mm。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的刻度部分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mm。
(3) 选用多用电表“×10”电阻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4) 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的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同柱体R直流电源E(4V,内阻不计)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滑动变阻器R1(0~15,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滑动变阻器R2(0~2K,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