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金融学第二篇作业答案

货币金融学第二篇作业答案

第二篇作业题第五章商业银行一、概念结算业务:是银行代客户清偿债权债务、收付款项的一种传统业务。

租赁:是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出让财产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信托: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依照契约的规定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转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谨慎的原则,代委托人管理、运用和处理所托管的财产,并为受益人谋利的活动。

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作出承诺,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或融资支付的业务。

信贷额度:是一种非合同化的贷款限额,在这个额度内,商业银行将随时根据企业的贷款需要进行放款。

贷款承诺: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表外业务,是保证在借款人需要时向其提供资金贷款的承诺。

分为开口信用、备用承诺、循环信用以及票据保险。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承诺帮助筹资人通过发行短期票据或筹资。

贷款出售与贷款证券化出售:贷款出售:是指银行将已发放的贷款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

贷款证券化出售:是银行资产证券化浪潮中出现的金融创新方式,最早见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

商业信用证与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担保业务的一种类型,是银行为其客户开立的保证书。

商业信用证: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传统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买房要求,按其所提条件卖方开具的付款保证书。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资财的业务。

银行信用业务的一种。

二、思考题:1、商业银行有哪些特征和主要职能答:特性: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管理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2、“三性”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现“三性”管理的要求答:“三性”原则:流动性: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以及其他融资需求的能力。

稳健性:稳健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管理和有效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盈利性: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力求获取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变化:在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巴塞尔协议》实施之前,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一般倡导贯彻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原则。

但随着对风险管理的认知的不断深化,国家银行界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也越来越转向强调流动性、稳健性和盈利性。

“三性”管理要求:流动性管理目标可以通过资产和负债两种途径实现。

从资产方面来说,银行应持有一定比例可随时变现的、流动性较高的资产;从负债方面来说,银行应保持较强的融资能力,拓展融资渠道,从中选择期限与成本较合理、符合本银行流动性需求的资金来源。

在实际运作中,商业银行应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并根据本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

稳健性管理要求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实行全国的风险管理和严格的内控制度,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比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结构,提供资产质量,运用各种法律和监管机构所允许的策略和措施来分散和控制风险,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盈利性管理要求银行从总体上把握提高收益和控制成本两方面的工作。

坚持“三性”原则和实现“三性”原则目标,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银行管理层和全体职员的素质,保持与优质目标客户长期、稳定的关系,并未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有哪些答: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二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成组建而成。

4、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有哪几部分构成答: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分为银行资本和银行负债两大类。

由于各国金融体制的差异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不尽相同。

一般有存款和其他负债组成。

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其他致债务。

5、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金融工具有哪些答: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资本市场证券、创新的投资工具。

6、请举例说明商业银行通过证券投资既可以满足流动性需求,又能增加收益、分散风险答:商业银行经营证券投资业务最初主要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因为证券的二级市场较发达,当银行需要现金寸头时,可随时出售证券,以满足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尤其是政府债券,安全性、流动性都很好,通常被作为商业银行的二级储备。

证券投资除了能满足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以外,还能为银行增加投资收益,并能通过资产多元化和证券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有效地分散风险。

7、什么是中间业务传统中间业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是银行接受客户,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它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

8、什么是表外业务表外业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是指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应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的中间业务,如结算、租赁、信托、代理等;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业务,如备用信用证、承诺业务等。

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所有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备用信用证、承诺业务、贷款出售及贷款证券化出售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与证券的发行和承销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

9、什么是信托信托业务的特点答:信托: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依照契约的规定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转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谨慎的原则,代委托人管理、运用和处理所托管的财产,并为受益人谋利的活动。

(1)所有权与利益权相分离,即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而受益人享有受托人经营信托财产所生产的利益。

(2)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3)有限责任。

(4)信托管理的连续性。

10、什么是代理业务,请举例说明银行普遍开展的代理业务有哪些答:代理业务是代理人接受客户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代为办理其指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

信托机构的主要传统业务之一。

主要有1、代收代付业务。

2、代理证券业务。

3、代理保险业务。

4、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

5、代理中央银行业务。

6、代理商业银行业务。

第六章投资银行一、概念投资银行:是以证券业务为本源业务,主要发挥直接融资功能的金融机构,是国际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分业模式:是指在法律上确立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营业,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除代理政府债券等部分证券业务之外不能经营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也不能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模式:是指在法律上和银行业的实际运作中,对银行可经营的业务范围没有严格的界定,各种银行都可以全盘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租赁、担保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

私募发行:又称不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的过程。

基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它由基金发起人发起,吸收许多投资者的资金,聘请有专门知识的投资经验的专家,运用吸收进来的资金进行投资,并将收益代为储存,定期按投资者所占基金份额分配给投资者。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资本,是指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所融通的资金。

二、思考题:1、什么是投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主要有哪些区别答:投资银行是以证券业务为本源业务,主要发挥直接融资功能的金融机构,是国际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2、在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答:证券与证券交易、战争及国债、股份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兼并。

3、贷款证券化一般要经历哪些程序答:银行贷款证券化一般按以下程序运行:(1)一家银行发行或重组一项贷款;(2)该银行将它发起或重组的贷款出售给一家投资银行公司,该投资银行公司创立以该贷款组合为担保的证券;(3)通过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或其他方式提高资产担保证券的信用;(4)由信用评级公司对资产担保证券进行评级;(5)投资银行可以将为贷款提供服务的权利出售给一家专门从事为贷款提供服务业务的公司;(6)投资银行将证券出售给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为了控制信用风险,在对资产担保证券进行评级之前,需要对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

通过担保而提高证券化资产信用级别的工作被称为信用增级或信用提高,绝大部分资产担保证券都需要经过信用增级或信用提高这一过程。

信用增级或信用提高是为了对投资者负责,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保护,以防范损失的发生。

4、资产证券化的作用是什么答:资产证券化对发行者、投资者、借款者和投资银行各方面都是一种有益的融资方式,对发行者(通常是商业银行)来说,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获得较低的筹资成本,更高效地运用资本管理迅速增长的资产组合、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财务成果,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对投资者来说,证券化将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变成降低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较高的证券。

对借款者来说,由于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可以将其发起的贷款证券化或将其出售给能使证券化的机构,贷款者现在拥有了一项流动性更强的资产,在需要资本时,可以将该资产出售。

对投资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极大地加强了投资银行与工商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其证券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5、什么是私募发行它有哪些特点答:私募发行又称私下发行,指发行者不是把证券售给社会公众,而是仅售给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保险基金等。

与公募发行相比它具有发行要求低、节约发行时间及成本、承销费用低、收益高等优点,但其流动性较差、发行面窄不利进一步发行等特点。

6、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答: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

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广义含义包括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即包括公司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股票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和风险投资业务。

第七章其他金融机构一、概念存款型金融机构:是从个人和机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养老基金:是一种向参加养老计划者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机构。

金融公司:通过商业票据、发行股票或债券以及向商业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资金,并用于向购买汽车、家具等大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或小型企业发放贷款。

公司型基金:是指基金本身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自身的股份,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的股份成为基金的股东,并凭股份领取取得股息或红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