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能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学生自制小圆片。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收集带有“倍”字(板书:倍)的词、句,你们收集到了吗?·································(生:收集到了。
)1.指名学生说说收集到的有关“倍”的词、句。
···············(生:······)〔倍道兼行、卷甲倍道、力倍功半、倍道而进、倍日并行、利市三倍、身价百倍、事半功倍、事倍功半、倍道而行、弃义倍信、事捷功倍、乡利倍义、以半击倍、精神百倍〕2.师:老师也在一首古诗中发现了“倍”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视频)3.师:刚才,我们所说到的“倍”是语文知识海洋里的一朵浪花,但在我们数学与生活的天地中,它又有着什么特别的应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到生活中去揭开倍的奥秘。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动物园去玩吗?····(生:喜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师:看!(课件呈现:动物园的大门)动物园门口的鲜花多美啊,它们把一些可爱的小动动物引来了。
················(课件呈现)(生:蝴蝶、蜜蜂。
)师: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啊?······(课件呈现)(生:2只蝴蝶、6只蜜蜂。
)师:如果老师把两只蝴蝶看做一份(课件呈现),这些蜜蜂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生:3份。
)(课件呈现)师:把2只蝴蝶看做一份,我们可以说成几个几?··········(生:1个2)蜜蜂有3个这样的一份,我们可以说成几个几?············(生:3个2)·················································(课件呈现)师:蜜蜂的只数里有3个2,在数学王国里我们还可以这样说: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
·············································(课件呈现)师: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遍。
师:这里的数学信息,我们可以怎么说呢?·····················(课件呈现)小猴没有思考就急着说到:“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
小猴它说对了吗?·················································(生:错了!)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指名学生答:····)师:请同学们读一遍。
师:再看看这里的数学信息,你会说些什么?(生: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1倍。
)师:小猴这次可认真思考了,它说:···(课件呈现: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1倍。
)同学们,小猴,这一次是不是又错了呢?················(生答:对了)(2)自主探索——理解“倍”师:这时,又飞来了一只蜜蜂·······················(课件呈现)················(点击课件,出现质疑:这时的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吗?)(指名学生汇报:不能。
因为一份的只数是2,这里只有1只,没有成为一份。
)师:蜜蜂的只数怎样才会是蝴蝶的4倍呢?请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好办法。
···································(同桌小讨论)····························(指名学生说)(师课件演示)师:老师送你一个字:“棒”!(3)说一说——巩固“倍”师:你们很会开动脑筋哦!老师最喜欢开动脑筋的孩子了,下面让老师考考你们。
师:老师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4根)(课件呈现)师:也就是1个4根。
师:小红摆了3个正方形,可以说是()个(),也可以说小红摆的是老师的()倍?·····························(指名学生答:3个4、老师的3倍)师:3个4也就可以说成4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