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块现浇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0#块现浇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0#块现浇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市xx西路道路工程XX段,起点为xx小区后山,终点位于xx旁。

起讫桩号为K1+348~K2+260,全长91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Ⅰ级,双向六车道。

xx大桥长355m,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单幅桥宽15m;上部结构采用35×5m预制箱梁及大跨径85m+85m预应力T构,下部结构采用独柱“花瓶”墩;墩、台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嵌岩桩。

线路跨越xx大沟、新建xx路、川黔铁路,沿线经过密集的居民区。

xx大桥上跨川黔铁路,交叉中线点xx西路里程为K1+687.3,川黔铁路交叉里程为K418+970,川黔铁路为电气化铁路,交叉处有5股股道。

6#墩墩身高12m,0#块长12m,底宽8m,顶板宽15m。

0#块现浇支架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搭建。

腹板下脚手架的纵横距为60×30cm,其他区域脚手架的纵横距为60×60cm,步距为120cm。

二、材质要求1、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9440中KTH330-08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3、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4、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形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标准中Q235A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经600~650℃的时效处理。

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φ48mm×3.5mm,钢管壁厚应为3.5+0.250mm。

6、立杆连接外套管与立杆间隙应小于或等于2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得小于110mm。

7、杆件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

8、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缝、无锈蚀、无分层、无结巴、无毛刺等,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

9、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10、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各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11、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

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在上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12、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百度不得小于5mm,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三、工艺流程基础处理→安放立杆可调底座→竖立杆、安放扫地杆→安装底层(第一步)横杆→安装斜杆→接头销紧→铺放脚手板→安装上层立杆→紧立杆连接销→安装横杆→设置与墩身紧箍横杆→铺设顶层横杆及水平剪刀撑→设置可调托撑→铺设主楞和次楞→铺设0#块底模→支架预压四、施工要点1、碗扣式脚手架基础1)脚手架搭设前,将承台顶及支架搭设区域内浇筑50cm厚的C15砼作为支架的基础,砼面与原地面等高。

在浇筑承台轮廓外的基础砼时,必须将基坑平整、夯实。

同时应在支架基础四周做好排水沟,防止积水浸泡地基下沉。

2)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2、竖立杆、安放扫地杆按《xx大桥0#块现浇支架施工图》进行施工,腹板底脚手架纵横间距为60×30cm,翼缘板下纵横间距为60×60cm,内腔脚手架纵横间距为60×60cm,步距为1.8m,扫地杆距底座30cm。

1)本支架采用LG-240、LG-120、LG-90、LG-60三种规格的立杆,其中LG-240型立杆用量最大,每根立杆重13.34kg。

2)碗扣式脚手架的立杆采用可调底座,可调底座的型号为KTZ-45,可调范围≤300mm。

3)立杆上端设KTC-75型可调托撑,可调范围≤600mm,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m。

4)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部横杆(扫地杆)严禁拆除。

首层立杆布置图5)立杆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

组装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安装碗扣式脚手架时,立柱和纵、横向水平栏的安装必须同步进行,接头必须锁紧。

6)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时,应检查立杆与横杆是否垂直,相邻的两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线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填充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应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

3、安装横杆1)本支架采用HG-60、HG-30两种规格的横杆,其中HG-60每根横杆重2.47kg,HG-30单根重1.32kg。

2)外排脚手架拐角为直角时,宜采用横杆直接组架。

3)安装底层横杆时,根据步高的要求将横杆接头插入立杆的下碗扣内,然后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将横杆与立杆牢固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

4、安装剪刀撑本桥6#墩0#块现浇支架为加强支架体系的稳定性,在适当位置设置了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

1)在支架四周从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在顶端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

具体位置详见《xx大桥0#块现浇支架施工图》。

2)剪刀撑采用扣件式φ48mm钢管搭设,与每步相邻立杆扣接。

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当出现不能扣接时,应与横杆扣接,扣接扭紧力应为40~60N·m。

5、设置与墩身紧箍横杆紧箍横杆采用φ48mm钢管,每两个步距设一道,纵横向紧箍横杆与已浇筑墩身紧贴,纵横向紧箍横杆之间用扣件连接,并外伸与脚手架横杆连接牢靠。

紧箍横杆采用十字扣件与脚手架横杆连接,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5cm。

当支架搭设到需设紧箍杆时,应及时设置。

6、脚手板1)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应使用毛竹或楠竹制作,其厚度不小于50mm,拼接螺栓间距不得大于600mm,螺栓孔径与螺栓φ8~φ10应紧密配合,离板端部留出200~250mm。

2)在搭设支架时,施工人员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在脚手架外侧临时增设水平栏杆,侧面布密目式安全防护网四周封闭,操作层下挂设安全网。

3)平放在横杆上的脚手板,必须与脚手架连接牢靠,可适当加设间横杆,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小于150mm,严禁浮放。

4)作业层的脚手板框架外侧应设挡脚板及防护栏,护栏应采用二道横杆。

7、人行梯0#块现浇支架的人行梯主要用作搭设支架的施工人员临时上下,0#块模板、钢筋、砼等施工时,设有专门的上下楼梯。

1)人行梯原则上设置在横桥向中间部位,施工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2)人行梯采用5cm厚的木板制作,宽60cm,板面上设5×3×60cm防滑条,防滑条的间距为25cm。

人行梯上下与脚手架横杆固定牢靠,适当在立杆上加设支撑横杆。

3)休息平台处满铺脚手板,并设置挡脚板及防护栏,在休息平台四周应增设三道横杆。

4)人行梯设120cm高的扶手,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立杆有内侧。

挡脚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8cm。

8、安全网1)购买的安全网必须是合格产品,具备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报告单、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产品准用证。

2)脚手架外侧采用6×1.5m密目式安全网环向全封闭,搭接处用绳索与立杆、水平横杆绑扎牢固。

3)每节段作业层下设置一道随层安全平网(大眼网),要求挂设平整,绑扎牢固。

架体周围增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180mm高的挡脚板,并用脚手板将施工洞铺满,预防人物坠落。

9、设置主楞和次楞模板下方放置次楞与主楞,主楞下设置可调托撑。

主楞和次楞均采用10×10cm的方木。

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10、铺设底模0#块底模采用δ18mm的竹胶板制作成形,竹胶板表面就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等特点。

11、支架预压见《xx大桥0#块现浇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12、支架拆除1)应全面检查支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

2)支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3)支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4)拆除前应清理支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5)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6)紧箍横杆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

7)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8)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9)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1、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1)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3、支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1)首段以高度为6m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2)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3)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4)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4、对整体支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剪刀撑、紧箍横杆等设置是否完善;2)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3)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4)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剪刀撑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6、支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1)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2)支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3)周转使用的支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4)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