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
现场调查法
遥感法
特点 局限
应用范围广、 收效大,较 节省人力、 物力、时间
直接获取第一手 资料,可弥补资 料搜集法的不足
从整体上了解环 境特点,特别是 不易开展现场调 查的地区的环境 状况
只能获取第 二手资料, 往往不全面, 需要补充
工作量大,耗费 人力、物力和时 间较多,受季节、 仪器设备条件的 限制
人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 P13-28
环境法体系
相关政策(补充了解)
产业政策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 P17图2-1
三
级
五
GB
类
DB HJ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P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都必须执行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进行全面、详 细的评价。
三、环评文件的质量管理 专家评审
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审批 分级审批;报批时间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P30
结合P31图3-2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研究有关文件 ,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 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 级,制定环评工作方案;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进一步开展工程分析 和环境现状调查,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环境影响识别表(列表清单法)
包含了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 各个方面的表格。识别时,用识别表中 的各项内容逐一对建设项目提出询问, 判断建设项目对其是否产生影响;然后 对有影响的各项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 环境影响和次要的环境影响;据此确定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重点和有关方面。
受资料 析技术 精度不 用于微 况பைடு நூலகம்查
判 的 高 观
读 制 , 环
和 约 不 境
分 , 宜 状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P38
• 单因子指数
P C Cs
P:某评价项目的单因子指数,数值 大小可判断该评价项目达标与否
C:该评价项目的实测值或预测值 Cs:该评价项目的标准值
• 超标倍数(补充了解) 超标倍数=单因子指数-1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P37
• 数学模式法
用某领域内的系统理论进行推理,建立数学物理方程( 数 学 模型),通过解析求解或数值求解来作预测。首选考 虑此方法,但需注意假设条件和模式参数
• 物理模拟法
采用实物模型(如水工模型)来进行预测,关键是模型与 原形的相似
• 类比分析法
已知的相似工程兴建前后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
环评文件编制阶段:汇总、分析上阶段工作得到 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的编制。
具体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已代替HJ/T2.1-1993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的 工 作 程 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P文3本2部分:
总则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 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
• 专业判断法
为主观预测方法,如专家咨询法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类 • 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 掌握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 理解地表水环评专项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 • 理解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条件的确定 • 理解混合过程段,掌握混合过程段的计算 • 掌握河流完全混合模型、河流一维稳态模型 • 理解河流S-P模型的应用,了解其他水质模型及适
工程分析 P41
工程分析的作用:
•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 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
强估算的不足,为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 为环保设计的优化提供依据 •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典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
参考P43表4-1 • 工程概况 P44-45 •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应当填 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分析影响,可附专项评 价;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只需填报环境 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P29
参考P30图3-1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与委托 分类管理;委托具有环评资质的单位
二、环评机构开展工作,形成环评文件 工作程序参考P31图3-2
结合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及污染物种类等 • 污染物分析 P46-50
尽量给出定量分析结果,作为预测的基础数据
•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P50-51
结合国内外相关清洁生产标准分析
• 环保措施设施方案分析 P52
分析环保方案的可行性及是否需改进或替代方案
•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P52
分析项目内部布局及与外环境关系的合理性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P34
环境影响识别
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 并分析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可能的范围。
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
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 加可靠性,污染预防对策具有针对性。
环境影响识别内容
影响因子的识别,影响程度的识别(可分级); 项目阶段: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 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
证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公众参与 方案比选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附图、附件部分: 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 项目工艺流程图 主要污染源分布图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 环境影响预测图 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等
技术方法部分要点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1日实施)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 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 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 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 测的方法与制度。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P7
法律强制性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在可研报批); 分类管理 分级审批 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度(机构、
掌握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掌握单因子指数法及应用 理解工程分析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理解环境影响识别目的及思路 掌握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
➢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环境质量现状和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方法 搜集资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