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第五章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一、信息披露的内涵 二、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 三、信息披露的标准 四、信息披露的功能 五、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信息披露的内涵
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发行及上市交易的一系列环节中,依 法将与证券有关的一切真实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 众予以公开,以便投资者知晓其真实情况做出证券投资 判断的法律制度。
准确
通俗易懂,不得引起误解
公平
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信息,境内外同时披露。
四、信息披露的功能
保护投资者 规范发行人行为
(1)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2)促使发行人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加强证券监管
避免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非法行为
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信息公开——投资者判断(资信、实力、管理、盈 利等)——投资决策——资源优化配置
(10%-20%)
三、信息披露的标准
充分(全面)
(1)若“重大遗漏”,即使公开的信息全部真实, 也会导致信息整体上的虚假。 (2)最大限度的缩小内幕信息的范围。 (3)全面≠全部(增加成本、无益于投资人) (4)标准:质:重大信息 量:使投资者有足够的投资依据
及时
缩小内幕交易的时间差
三、信息披露的标准
信息:对上市公司证券价格或投资决策有实质性影响
的事实,或依据这些事实所产生的观点(如盈利性预测、 前景性预测)
披露:以法定方式公开
定期公开与不定期公开相结合、完整系统性
发行时的信息公开
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等 发行人提供——证监会审查——指定媒体公布
上市后的信息公开
(1)上市公告:证券发行文件的主要内容、上市申 请文件、批准文件。 (2)定期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 (3)不定期临时报告
三、信息披露的标准
真实
描述性信息:反映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既成事实; 评价性信息:对既存事实的性质、结果、影响的分析和 价值判断,依据真实、方法合理 预测性信息:对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测(盈利性信息) “安全港规则”:预测建立在合理事实基础上; 诚信判断:假设的合理性 诚信披露:盈利预测的说明义务、 重大差异说明义务
五、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措施
新《证券法》强化了信息披露责任
A. 发行人、上市公司——无过错(最直接、最基本) B. 董事、高管、其他责任人 C. 保荐人、券商 连带责任 (过错推定) D. 中介服务机构
五、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措施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A.首次引入公平原则; B.规定了临时报告应披露的重大事件的标准(价格敏感 性信息); C. 内部治理角度规定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专门的 部门、人员、强化保密义务、披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