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公开)制度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公开)制度


(七)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八)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
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九)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
(十)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
或者宣告无效;
(十一)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公司董事、监事、
其特点:
①披露义务人为股票上市公司,公司债券发行人 无须公布临时报告;
②依事件重大程度而决定是否披露:是否构成对 股票价格较大影响;投资者是否知晓;是否对投 资者投资判断产生重大影响;
③以说明事件实质为核心。
第六十七条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 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 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 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承销证券的公司应对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 ︱ 进行核查 ︱
为证券发行出具有关文件的机构、人员保证出具文件的︱
保荐人应当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
• 2011年1月22日《上海 证券报》刊文称,中国 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 中铁建已与控股股东中 铁建总公司(国有企业) 签署协议,后者向中铁 建支付20.77亿元对价, 接手沙特麦加项目的未 完工工程,此举意味着 中铁建麦加项目的最大 损失为13.85亿元,较 去年10月公告的41.53 亿元大幅减少。更有媒 体称:“中国铁建按期 实现了开通运营,圆满 完成了2010年11月的朝 觐运营任务。”
(其中13号废止)适用所有上市公司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号--权益变动报告书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6号---上 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7号--要约收购报告书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8号--被收购公司董事会报告书
下列情况为前款所称重大事件:
(一)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二)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
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四)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五)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六)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二)持续信息披露 证券发行后在市场流通期间的信息持
续公开
1、持续信息公开图示
证券发行 信息公开
持续 信息公开
证券上市 信息公开
定期报告
临时报告
季度报告 中期报告 年度报告
(2)临时报告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的重大事件,为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 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而出具的临时性报告。
2、政府债券和一部分金融债券,因其特殊地位或 是豁免证券,无需信息公开。
3、对上市公司的某些特殊信息,依法可以不予公 告,如商业秘密等。
商业秘密豁免机制:证监会《招股说明书的内容 与格式》第5条:由于商业秘密(核心技术的保密 资料、商业合同的具体内容)等特殊原因,某些 信息确实不便披露的,发行人可以向证监会申请 豁免。
(二)信息
1、信息的分类
(1)按来源:
证券发行人相关因素:公司利润、经营、
财务、策略、重大事件……
证券市场因素:股票交易量、市场卖空、
大宗交易、牛市或熊市……
证券市场外部因素:国家政治或经济因
素的变动……
“泄密的鼹鼠”——国家统计局、央行国家宏观经 济数据提前泄露
(三)信息披露 (一)信息披露的含义及方式 证券发行人或上市公司依法将其财务、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9号--豁免要约收购申请文件
②信息披露的标准 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要求从一般意义上说应考虑以下因素:
真实性——不得有虚假记载
准确性——不得有误导性陈述
真实性、准确性:要符合规定的标准
如:通用的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中国会计准则的要求
完整性——不得有重大遗漏
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十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2、持续信息公开的规则
(1)披露义务人 (2)披露时限 (3)披露方式 (4)责任划分
①中国证监会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号》--第1—19号
经营等情况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并 以公开方式告知投资者的行为。(21、 64)
信息披露方式:在指定的媒体发布, 并置备于指定场所:公司住所、证券交 易所/25、70。
(三)信息公开制度的例外情况
1、私募证券,不上市交易,涉及的当事人具有特 定性,各国证券法都普遍规定不受信息公开制度 的约束。
(一发行披露(21、64)
预披露:(申请人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在按照法律规定 向证监会报送有关申请文件并在受理后,将有关申请文件 向社会公众披露而不必等到证监会核准后再进行披露/21 )
核准后披露:
1、股票发行中的招股说明书 2、公司债券募集章程 3、财务会计报告 第六十四条 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依法公开发 行股票,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依法公开发行公司 债券,应当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依法公 开发行新股或者公司债券的,还应当公告财务会计报告。
一、概述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历史考察 1、信息披露制度(Disclosure System of
Information)起源于英国。1720年的南海公司 (South Sea Company)事件为信息披露制度的 诞生提供了契机(《Bubble Act》)。1844年英国 《公司法》为现代意义上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2、完善于美国。1911年美国的“蓝天法”以及 《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完善了 信息披露制度。 3、我国 :2006.1.1《证券法》 1993.4.22《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 证监会一系列部门规章 如《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 息披露实施细则》等
法律法规予以保护并允许不予公开的商业秘密
证券机关在调查中获得的非公开信息
其他可以不披露的信息除外 /杭萧钢构案
及时性——
/《证券法》11、20、31、63、68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
↑ /报送申请文件

发行人 、上市公司 整
必须
真实、准确、完
\披 露 信 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