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销活动案例解析

营销活动案例解析

营销活动案例解析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案例分析有所变化,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案例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下面是整理的营销活动案例解析,就随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营销活动案例解析一:奥克斯:撬动新世代2016年3月9日,上海家博会。

国民小猎豹郑恺现身上海AWE2016奥克斯展厅,现场一袭黑色西服,配上不久前剃的光头,让现场粉丝们不禁诧异这是要做光头恺吗?不过小猎豹丝毫不介意自己现在的造型,在到达活动现场的过程中就晒出自己的光头照,调侃了一下大导演徐峥,与粉丝们进行微博互动。

郑恺此次出席奥克斯AYA系列发布会,是带着一个身份来的,那就是奥克斯AYA系列空调全球首席体验官。

作为AYA系列的体验官,小猎豹不仅对AYA系列的功能特点了如指掌,还卖力地为了销售业绩向在场的观众推介了AYA系列。

看起来,这是一场常规的商业活动。

但是,背后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时代的开始。

上一波排浪式消费结束空调业,乃至家电业,甚至整个消费品业,不论是快速消费品,还是耐用消费品,都面临一个时代的结束,那就是30年前开始的第一波排浪式消费落幕了。

2015年中央将中国过去30多年的消费浪潮称为模仿式排浪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

模仿式排浪消费,有这样几个特点:1.消费是模仿性的,国外有消费标杆,在追赶外国人的消费;2.在30多年里浓缩了工业化国家数百年的消费历史,所以增长率很高;3.一波接一波,即一个行业接一个行业形成高潮,持续不断。

比如家电行业就是第一波排浪,成熟也最早,空调业也是在这一波大升浪中崛起的;4.无差别消费,即消费者的差别不大,同时达到某类别产品的消费能力。

以前都无消费能力,突然都具备消费能力,消费者几乎同步消费,所以是爆发性的,井喷式的;5.第一轮排浪消费期间,由于长期饥渴,出现过度消费。

所以,第一轮排浪消费结束,有些行业会出现数量下滑。

目标清晰、增长率高、持续不断、爆发力强,这都是优点。

但是,排浪式消费也有致命的地方:第一,排浪式消费起来的时候是徒然向上的,而落潮的时候也是徒然向下的。

这时候,为了应对井喷的市场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巨大产能,如同一脚踏空,面对突然变小的需求,供需严重失衡,巨大的产能在追逐少得可怜的传统需求,市场竞争突然变得异常激烈,僵持一段时间之后,中小企业大量死亡,并购频繁发生,最终形成寡头格局。

第二,上一波排浪式消费落幕之后,行业的下一步走向晦暗不明。

是出现新一波的排浪式消费,还是出现消费的个性化?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值得研究。

因为下一步中国政府将采取怎样的宏观政策,决定了行业的下一步走向。

如果中国政府继续大规模刺激,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那么进城的农民将继续掀起一场类似的排浪式消费,那么执行原来的战略就没有错。

但是,如果这样的刺激无效,那么排浪式消费就不会再次到来,取而代之的将是个性化、小众化、缓释化的消费,或者是升级后的新一轮模仿式消费。

第三,随着上一波排浪式消费的结束,好几代的消费者将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消费者。

这些新人对消费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有着自己的特征。

这是老一代营销人最为困惑的地方。

他们看不懂80后、90后,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去征服他们。

危机:数量的危,品质的机空调业正面临这样的境况。

30年狂飙突进的造房运动落幕,导致与之相关的建材和家电消费被踩了一脚急刹车。

而更糟糕的是,在过去的10年间,空调业就没有从库存压顶的行业格局中摆脱出来。

这些库存尽管看起来吓人,但是从来没有被引爆过,因为市场一直在往上走,这几乎算是良性库存。

但是,从2008年开始横扫全球的经济危机逐渐渗入中国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渐见顶了。

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以数量计量的产品,总量封顶了。

2015年各行业龙头的年报印证了这一点,大家都是销量下滑。

但是奇怪的是,不少企业在销量下滑的同时,利润反而有增长。

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这就是本轮中国经济危机的特点:以数量计量的产品,总量封顶;但是以质量、价值计量的,开启了新一轮增长。

这几年中国的消费市场有个重大的现象,就是消费外溢,比如到日本买马桶盖。

2015年的关键字就是到海外爆买,跨境消费。

现在每年有1亿多人次到国外,每人平均消费超过1万元,游客购买力居世界之首,2015年全年达到2800多亿美元。

这就是典型的消费外溢。

就是中国的购买力没有在国内消费,而是跑到国外去了。

这一轮消费外溢,还不是土豪的奢侈消费,而是普通百姓的正常消费。

跨境电商在这两年迅速崛起并且火得一塌糊涂,证明了消费者不是不愿意花钱了,而是不愿意把钱花在你这了。

为什么会消费外溢呢?主要还是国内满足不了。

是国内生产不了这样的产品吗?事实证明,很多国外扫货和跨境电商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

不是我们生产不出来,而是国内消费需求已经升级了,而企业家们的注意力却一直在电商的低价上,被所谓的屌丝绑架,真正有购买力的、关注品质的需求却无人问津。

奥克斯的精品战略早在5年前,奥克斯这家空调巨头已经意识到用现有的产品和品质,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一场全面互联网化接轨的品质升级势在必行。

今天大众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升级了。

80后、90后是新一代消费者,不同于50后、60后、70后那一代,他们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更时尚、更年轻、更个性化的产品和品牌,而不只是关注于产品的低价格。

因此,奥克斯在《空调成本白皮书》发布20年后,提出了精品战略。

这个战略被奥克斯董事长郑坚江用一句话解读为:品质是基础,创新是灵魂。

如果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做一台好空调。

这意味着奥克斯这家靠着价格白皮书和各种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起家的空调市场破局者,在成功上位之后要主动回归产业和商业竞争的本位,那就是产品。

因为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下,好产品就是好营销,好产品自己会跑路。

显然,苹果手机的巨大成功,不但深深震撼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心智。

苹果手机以精品策略迅速占领市场的结果,是从整体上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敏感度和品位,导致他们在消费其他产品时眼光突然变得异常苛刻。

这种突变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他们在过去几十年间已经习惯了制造那些够用就行的产品。

要适应这个新的市场变化,就意味着要颠覆自己。

奥克斯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拉开了对空调市场的重新定义和颠覆之路。

从强调健康的舒睡系列空调,一举打破家用空调的制热瓶颈的热霸空调,能效比达6.5的壹系列变频空调,到依据苹果设计理念所研发出来的镜界空调,奥克斯每次都推出一个核心爆点,轮番造势,逐渐将品质这一关键元素,注入奥克斯的品牌灵魂。

在这些产品的宣传中,你已经看不见一分钱血洗京广线的硝烟,取而代之的是节能健康时尚人性化高科技极简主义这样高大上的品质卖点,与2003年奥克斯发布《空调技术白皮书》与《空调健康红皮书》抨击业内用技术和健康炒作提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对比看似矛盾,背后却是自2013年奥克斯实施转型升级以来累计10亿多元在设备、原料、研发生产、生产自动化、厂房改造、来料检验、工人薪资、产能扩张等方面的升级改造,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产品技术和品质创新能力。

从2014年主打品质的自由系列雪龙系列,到2015年的贴近年轻人的儿童系列极客系列,再到今年最新推出的AYA系列,每一款空调的诞生都是奥克斯空调创新履历上了一个标志。

比如这次家博会上发布的AYA系列新品,是以蝶变为灵感,它设计灵感源于蝴蝶的翅膀,结构精巧,造型唯美。

有蝶变新生之意。

利用毕达哥斯黄金分割原理,将空调实际厚度185mm打造成视觉厚度160mm的极致超薄外观。

同时配合德国库尔兹高精电镀包边,让空调实现了三位一体自然之美。

艺术花瓣摆叶,中国结进风格栅,开机更加柔美,彰显出艺术品位。

功能上,这款空调在技术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AYA系列通过独有的瞬间高频启动技术,使得整机效率提升3倍,实现能量全部无损耗转化。

依靠着强劲的极速制冷热技术,它能实现30秒酷冷,1分钟制热的效果。

据悉,这是奥克斯AYA系列超强的极速制冷热功能。

同时,利用PID控制传感技术,AYA系列将传感度精确到0.1摄氏度,将低温除湿不冻结变为可能,江南梅雨季节也不再可怕。

此外,奥克斯空调还将智能化在AYA系列上最大化地呈现,它采用第三代智能功率调控技术,可根据房间换热需求、电量使用情况以及运行时间调节制冷功率,可大可小,用的刚好。

这就是小猎豹恺恺所描述的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实力。

奥克斯家电集团总裁冷泠说,AYA系列是奥克斯空调技术积累的结晶和科技创新的标杆,它不仅在外形上针对造型做出了诸多的创新和突破,而且在硬件创新和使用体验上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这便是新一代消费者的诉求:要有实力,还要有颜值,还不能太贵。

这就是为什么奥克斯在几年前就提出要品牌升级。

因为奥克斯很早就注意到,消费档次的中位数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快速上移,未来的低端产品,都将是现在的中端水平。

中国式营销落幕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决定了我们的营销手段也要刷新。

20年前,奥克斯进入空调行业,当时国内最大的空调企业是奥克斯的1000倍。

奥克斯必须采用超限战的方式,才有可能站住脚跟。

所谓超限战,即不对称战争,在综合实力远远弱于对手时,剑走偏锋,集中突破。

20年前的奥克斯,从两个角度发动了一场超限战:一个是借助事件营销,一夜之间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一个是开拓县域渠道,提前下沉了渠道重心。

这体现了奥克斯独特的竞争策略:在品牌上与对手对位,在销售上与对手错位。

在品牌上,一个处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公开与整个业界叫板,尤其是公布《空调价格白皮书》,可以说是抢夺了整个舆论的主动权我是第三梯队的弱势品牌,但我一样要引领整个行业的风向标。

在销售上,奥克斯却瞅准了县域市场这个处女地,去大佬渗透不到的三、四级市场发展根据地。

这就避开了行业最有实力者的绞杀,找到了一片开阔地,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最终在几千家空调企业中杀出重围。

奥克斯的崛起,印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战略核心的中国式营销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中,渠道为王以销量破解品牌,以销量托起品牌绝对的销量产生绝对的品牌,是营销突进的无上纲领。

但是如今,中国消费者已经完成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全面启蒙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中国消费者的口感和鉴识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

而除了汽车等少数行业外,中国多数行业进入了饱和状态,消费数量见顶。

20年间,空调行业历经几轮洗牌大战,普及率大大提升,而中国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导致市场逐渐从追求有无阶段,进入追求好与更好阶段,人们对品质的要求在提高,消费者开始追求档次,中高档空调的需求在增长。

这意味着,整个空调行业必然要进入价值竞争阶段。

谁为顾客提供了他们想要的价值,谁就会胜出。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行业巨头都实现了渠道下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