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1.(2014•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2.(2015•昆明)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3.(2016•昆明)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易溶于水
B.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
C.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一定析出甲晶体
D.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
4.(2017•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甲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把30g甲溶解到50g水中,得到80g的饱和溶液
C.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 ℃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8.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9.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t3℃时,将A 、B 分别溶于100克g 水中,各自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

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降至t2℃时,A 物质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降至t1℃时,B 物质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降至t1℃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均不变 10.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 ℃时,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 ℃时,把50 gA 放入50 g 水中能得到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C =A
D.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11.如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B>A
B.当A 中混有少量B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将A 、B 、C 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到t2 ℃,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N 点的A 溶液转变为M 点的A 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12.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1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A B t 1 t 2 t 3 温度/℃
溶解度 g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 ℃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t3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 ℃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 ℃,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6.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将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50g水中加入30gA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g的A溶液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的大
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18.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b溶液> 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 a = 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 > b
19.右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N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低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C.阴影部分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括曲线上的点)是M的
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D.t2℃时,两物质各10克分别加水至恰好溶解,所得饱和
溶液质量是M小于N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30 ℃时,把10 g丙溶解在50 g水中,得到丙的饱和溶液
B.50 ℃时,把甲、乙、丙三种溶液降温至10 ℃,析出晶体的
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丙>乙
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3.1%
21.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1,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2Cr2O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80℃时100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
C.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时多
D.在0﹣100℃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