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7-2018年六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表格内。
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答案表格中。
1、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朝代就是()A.秦朝B.隋朝C.唐朝D.北宋2、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右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A.隋朝大运河B.秦朝万里长城C.战国时期都江堰D.汉代丝绸之路3、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 B.西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北宋时期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完成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5、“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假如你是唐太宗,你会以谁为“镜”?()A.房玄龄 B.杜如晦C.魏征 D.长孙无忌6、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7、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右图)。
专家鉴定它距今一千多年,它应该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8、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9、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隋朝修建大运河B.隋炀帝四处巡游C.隋炀帝的暴政D.隋炀帝长期对高丽用兵10、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 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12、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下列不属于民族融合的原因的是()A.封建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C.少数民族落后D.少数民族内迁13、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你认为下列切入点可供其选择的是()A. 民族大汇聚B.社会大变革C. 繁荣与开放D.政权分立1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繁荣开放15、辽是我国历史上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请问它的建立者是()A. 元昊B. 完颜阿骨打C. 铁木真D.耶律阿保机1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7、王教授在介绍某一朝代的市民生活,常常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1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苏湖熟,天下足”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A、铁木真B、忽必烈C、文天祥D、王安石20、与“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和政权是()A、宋太祖南宋B、宋真宗北宋C、宋钦宗南宋D、宋太祖北宋21、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诗仙”、“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张旭、顾恺之、李白C.李白、吴道子、杜甫D.张旭、顾恺之、杜甫22、外贸所得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A.市舶司B.中书省C.三司D.十三行23、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24、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25.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这个民族是()A.苗族B.回族C.满族D.壮族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一历史试题第Ⅰ卷答案栏题号二. 综合能力题: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
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材料四: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重要史实;(2分)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2分)该朝代还加强了对哪一个岛屿的管辖。
(写出该岛屿在此朝代的名称)(2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 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4分)(4)根据材料四看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2分)(5)从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中,你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4分)2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界瞩目。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他是唐朝第二位君主,是一位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材料三(1)材料一中描述的皇帝是谁?他的统治被誉为什么?(4分)(2)继承与创新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什么制度?(4分)(3)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二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4分)(5)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6分)28、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的人物、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
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列举说明唐朝中外的友好交往的两个人物与史实,根据地图②③说出与唐朝友好往来的两个国家。
两个人物及史实分别是(4分)两个国家分别是(4分)(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是积极主动的,同时也反映出唐朝发展繁盛的局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交流与国家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4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一历史试题答案第Ⅰ卷答案栏(每题2分,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 (18分)(1))例: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正式会盟并建立会盟碑(2分),任意一点即可得分)元朝(2分)琉球(2分)(2)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3)辽;澶渊之盟(4分)(4)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同时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一点即可)(2分)(5)道理:民族团结是主流;和是主流;统一是主流。
(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7.(20分)(1)唐太宗李世民;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4分)(2)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这一制度被后世王朝一直沿用.(4分)(3)曲辕犁;筒车。
(4分)(4)南宋;(2分)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南迁的人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优越;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任选三点回答)(6分)28、(12分)(1)鉴真东渡日本(2分)玄奘西游天竺取经(2分)新罗、日本(4分)(2)对外开放交流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
(言之有理就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