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1 (2)

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1 (2)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Fe-56 Zn-65 Cu-64 Na-23 I-127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4分)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虚弱者忌之。

宜外用,勿服。

……”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A.硝酸 B.氨水 C.醋 D.卤水2.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 2H2(g)+O2(g),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煤气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电能是一级能源3.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4.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浑浊,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A.铁 B.盐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6.少量铁片与1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 ②加KNO3溶液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入少量铁粉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 0.1mol/L盐酸.A.①⑥⑦B.③⑤⑧C.③⑦⑧D.③④⑥⑦⑧7.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原理为4NH3(g)+5O2(g)4NO(g)+6H2O(g)。

在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将赤热铂丝插入氨水中引发反应后铂丝保持红热状态至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B.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C.该反应中,断裂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D.若NH3和O2的混合气发生上述反应,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剩余气体一定是O28.将1.12g铁粉加入25mL 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黄色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若2C(s)+O2(g)=2CO(g) △H=-221.0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已知I:反应H2(g)+Cl2(g)=2HCl(g) △H=-akJ/molII: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mol10.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II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2B(g)xC(g),向M、N中通入1molA和2mol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3,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关系为:B.若x<3,C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M)<c(N)C.若x>3,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关系为:D.x不论为何值,平衡时M、N中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相等1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12.室温下,pH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B.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弱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H+)相等D.对a、b两点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c Ac B--增大1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A.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⑤14.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g)CH3OCH3(g)+CO2(g) ,为了寻找合适的温度,研究者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原料气组成(3mol CO、3mol H2)、体积(10L)、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两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相等B.合成二甲醚的正反应△H>0C.反应温度控制在240℃~260℃之间D.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15.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6.下列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收集气体B.除去Cl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Cl溶液,干燥后收集气体C.除去Fe2O3固体中少量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可采用加热的方法17.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的顺利发射和10月17日的返回,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飞船以液态N2H4和液态NO2为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火焰温度可达2700℃。

已知N2(g) + 2O2(g)= 2NO2(g);△H = +67.7kJ/mol,N2H4(g ) + O2(g)= N2(g) + 2H2O (g);△H=-534kJ/mol对N2H4和NO2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时NO2作氧化剂B.氮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生成1molN2转移8mole-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N2H4(g)+ 2NO2(g)=3N2(g)+ 4H2O(g);△H=-1135.7kJ/mol 18.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mol C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和盐酸的能力相同B.室温下,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则c(SO42-)>c(Na+)>c(NH4+)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2[c(CH3COOH)+c(CH3COO-)]=3c(Na+)D.向10ml 0.01mol/L AgNO3溶液中依次滴入2~3滴0.01mol/L NaCl溶液、0.01mol/L NaI溶液,所得沉淀由白色变成黄色,则可推知Kap(AgI)<Kap(AgCl)20.根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式电离常数(25℃)CH3C OOH K a=1.8×10﹣5K a1=1.23×10﹣2H2SO3K a2=6.6×10﹣8NH3.H2O K b=1.8×10﹣5A.Na2SO3溶液中滴加足量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CH3COOH=SO2↑+H2O+2CH3COO﹣B.NaHSO3溶液呈酸性,是因为K w/K a1>K a2C.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混合后,溶液中的微粒存在以下关系: c(H+)+c(CH3COOH)=c(CH3COO﹣)+2c(OH﹣)D.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水的电离是被促进21.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 cC(g)。

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体积分数和C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C.用图3所示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图④是实验室洗涤胶头滴管的操作第Ⅱ卷(共56分)23.(10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726.5kJ·mol-1,CH3OH(l) + 1/2O2(g) ═ CO2(g) + 2H2O(g) △H=-a kJ·mol-1,则a 726.5(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

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H=-1176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 电子放出的热量为。

(5)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H=+489.0 kJ·mol-1CO(g)+1/2O2(g)=CO2(g) △H=-283.0kJ·mol-1C(石墨)+O2(g)=CO2(g) △H=-393.5kJ·mol-1则4Fe(s)+3O2(g)=2Fe2O3(s) △H=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