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语文备课组许新保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说要定点轰炸伊朗核设施不过是大人吓唬小孩子的恫吓手段而已。

(xià)B.无良生产者在奶粉、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真的令人咋舌。

(zhā)C.陈水扁未戴手铐,在法警和一名“国安”人员的戒护下,被解送台北看守所。

(ji è)D.不要总是这样婆婆妈妈的了,你放心地去吧,家里的事儿有我照看呢!(kā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销磨推诿大声急呼走投无路仗义执言B.翘楚煽动谈笑风生再接再厉平心而论C.挑衅陷井立杆见影珠联璧合明火执仗D.巨擘思辩题纲挈领磬竹难书以逸待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惨烈的5·12大地震,我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又不禁质疑那种认为人类无坚不摧无所不为的狂妄的观点。

B.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C.王永庆已驾鹤西归,三夫人李宝珠与王永庆胞弟王永在的人马正在台塑内部分庭抗礼,豪门权力争夺与爱恨情仇还未停止。

D.我国政府斥巨资力保奥运会万无一失,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示、项目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创造良好的合作。

B.我国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没有医疗保障,当前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外地流动人口、在读或失业大学生四类群体需重点保障。

C.今年我省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是在农业、交通、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并将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

D.中华诗文朗诵大赛活动旨在以营造书香校园,让中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提升古诗文素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目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两段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上铸就的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

这种精神,,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2)当然,既善于观察,又善于贯通,这是最理想的了。

可是人们做学问总难免有所偏,,你可以以一方为主,兼顾另一方,走极端就不会有成就。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③或者比较长于分析条理,组织系统,或者比较善于观察,搜罗事例④或者比较善于观察,搜罗事例,或者比较长于分析条理,组织系统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简答题6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②“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

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

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

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

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

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③“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

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

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④“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

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

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

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

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

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

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它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⑤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

”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6. 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注重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思想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D.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7.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

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

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8.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礼教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历史证明这也是现代社会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

B.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为最佳,太过激进和保守都不能做到“和为贵”,应该摒弃。

C.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孔子思想中的智慧,可见21世纪将是孔子,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D.儒学思想以人为本,西方有识之士对它的认同和倡导将使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核心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发挥其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9.文末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请你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陈述孔子思想中的智慧包含哪些内容?(6分)三.文言文阅读(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之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wě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②刬(chǎn)削:铲除,削除。

③刻露:瘦硬显露。

④涵煦:滋润温暖。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耸然而特立与众不同B. 掇幽芳而荫乔木乘凉,歇凉C. 遂书以名其亭焉书写D. 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被消灭1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B. 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C. 幸生无事之时也D. 于是疏泉凿石1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会盟而谋弱秦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 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不拘于时1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均取自“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

本文感今怀古,歌颂赵宋王朝的功德,赞美丰衣足食,民享安乐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B. 本文先写修亭,然后记叙滁州历史,感叹宋朝统一海内的清明,最后写自己安闲于游乐,全文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但也间接、含蓄地抒发了一再遭贬的愤郁和不平。

C. 本文体现了欧阳修的文学追求:不持狭隘的“古文”观念,在注意散体文意脉结构、句法特点的同时,又汲取了骈体文在音律、辞采方面的长处。

D. 《丰乐亭记》于丰乐亭的景物本身比较多,而议论的篇幅比较少,这与宋人写杂记文多好议论,略于写景的特点迥然不同。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2)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3)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3分)15.古典诗歌鉴赏题(共7分)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