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 最大诚信原则要求投保人不管是在无限告知下还 是在询问回答告知下,凡涉及有关重要事实则必 须进行告知。评判重要事实的标准有以下三条:
• 第一,凡是影响保险人做出是否承保决定的事实 就是重要事实
• 第二,凡是影响保险人制定保险费率的事实也是 重要事实
• 第三,凡是影响保险人对承保条件考虑的事实同 样是重要事实
•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 • 1告知 • 告知就是指投保人的陈述,投保人必须如实地向保险人
告知保险标的有关情况。
• 投保人的如实告知贯穿于以下五个环节: • 第一,在申请投保时,投保人要主动申报;签约时,投保
人要如实回答保险人的询问;
• 第二,签约后,危险程度增加,应及时告知保险人 • 第三,签约后,若标的情况发生变化,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第二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最大诚信原则 • 第二节 保险利益原则 • 第三节 近因原则 • 第四节 损失赔偿原则 • 第五节 分摊原则 • 第六节 代位追偿原则
第一节 最大诚信原则
• 一、最大城信的含义 • 最大城信就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在
签约时和履约时都必须保持高度诚信, 投保人不能隐瞒任何有关的重要事实, 必须如实告知;投保人不能违反保证, 即使是出于非故意的,保险人也有权取 消合同。而保险人则应当履行向投保人 说明保险合同有关条款内容的义务。
• 第二种形式称为默示保证:就是指那 些在保单当中并没有载明的,但是符 合行业习惯和被社会所公认的保证
• 3、弃权和禁止反言
• 弃权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放弃了他在 原来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项权利。
• 禁止反言是指既然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已 经放弃了合同中的某项权利,那么以后他 就再也不能重新提出他的这项主张。
• 2、保证
• 保证也是最大城信原则的重要内容。保证 带有一种承诺的性质。根据习惯法,保证是 最严格的法律原则,任何违反保证的行为, 即使是未成年人或者是非重要的保证,不管 有意无意,哪怕对保险人是有利的,法律都 准许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
• 保险和保证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
• 1.保证是保险双方约定的合同效力条件;而告知说明则仅 供作订约的资料。
• 4.保证必须严格遵守,而告知说明只需大体与事实相符。
• 第一种形式称为明示保证:就是指在 保单当中以条款形式载明的保证
• 包括认定事项保证和约定事项保证
• 认定事项保证又叫确认保证,就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 过去或者现在的某一事项存在或者不存在作出保证。
• 约定事项保证又叫承诺保证,就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 将来的某一事项作为或者不作为作出保证。
• 2.保证必须订明于保险单内,列作保险合同的一部分;而 告知说明则可以以附件或言辞表述,不载于保险单内。
• 3.保证在法律上推定为重要事实。违反即足以影响合同的 效力;而告知说明则必须由保险公司举证,证明其确实重要, 才能作为解除合同的理由。也就是说,当告知不实时,不一定 会遭到解除合同的结局,除非是属于重要事实,而保证则不同, 一旦违反必遭合同失效的结果。
• 最大诚信原则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主要 是为了规范保险人的行为。
• 案例: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不赔
• 案情 I 998年的夏季,某企业甲与保险公司A签订了一份企业财 产保险合同。A的业务员告诉甲要按投保申请书上所有的栏目如实填
• 写。由于当地正在发洪水,甲正处于危险之中。甲担心A得知本企业 • 周围警戒水位线已被洪水超过的事实而拒绝承保,遂在“建筑情形及 • 周围情况”一栏中未如实填写。双方订立保险合同后的第三天,洪水 • 便冲跨了甲周围的堤坝,甲的厂房受淹,财产损失达320万元。甲向 • A通知了损失情况并提出索赔。A在理陪时经现场勘验发现,甲在投 • 保时保险标的所处区域的堤坝水位已超警戒水位线1米,标的已处于 • 危险之中,但甲隐而不报,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所以拒赔。甲认 • 为,A已出具了保险单,自己也交纳了保险费,保险合同依法成立, • 且保险事故是发生存保险期限内,保险公司理应赔偿。双方协商未 • 果,于是诉讼至法院。
• 案例: 免责条款未予说明,被保险人获得陪偿
• 案情: 2000年3月,上海市居民将自己的一辆凌志轿车向某保险公司上
• 海分公司(下称A)投保,险别为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保单背面规定 • 了驾驶员饮酒、吸毒、药物麻醉、无有效驾驶证等,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的 • 免责条款。时隔1月,甲的同事开着这辆轿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因为操 • 作不当,车辆撞到路中央的隔离护栏,车辆和路面部受到了损坏。当被保险 • 人按保险条款向A提出4.9万余元的索赔要求后,A却拒绝理赔。理由是根据 • 保监发(1999)5l号文中规定“持学习驾驶证及实习期在高速公路上驾车”是居
于 • “无有效驾驶证”的情形之一,而甲的同事正是这种情况,所持驾驶证正是实
习 • 驾驶证,所以保险公司不该赔偿。甲不服,诉讼至法院。法院认为,根据 • 《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免责条款的,保险人应当在订立合同 • 时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没有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而A与甲在签合
同 • 时,并没有将“持学习驾驶证及实习期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列入免责条款,也
没有 • 解释“无有效驾驶证”的含义,更没有将保监发(1999)51号文作为附件交给
投保 • 人。甲作为投保人难以明了其真实含义及法律后果。最后法院判决A违反了诚
实信用原则,理应赔偿。
• 2000年1月,王某为其购买的“帕萨特”牌轿 车投保了“长青还本保险”。同年9月,王某 酒后驾车撞在隔离带上,车毁人亡。王某的继 承人以王某与保险公司所签保险除外责任条款 中并没有不准酒后驾车的明示,诉讼至法院, 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王某系酒后驾 车死亡不承担赔付责任为由,作出了拒赔的决 定。双方诉讼法律,最后法院支持了保险公司 的拒赔决定。
必须及时通知保险人。
• 第四,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 第五,有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将有关情况通知保险人
• 告知的形式
• 一种形式是客观告知,(无限告知),即 保险人不明确告知的内容,要求投保人将 有关的重要事实进行告知
• 另一种告知形式是主观告知(询问回答告 知),即投保人根据保险人的书面询问作 出回答,并根据要求填写好投保单或者要 保单,其余的没有告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