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 现代设计史 独家整理】第十章 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自考 现代设计史 独家整理】第十章 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十章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论述题:1、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题)答: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②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合作,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德国的产品到处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③20世纪60-70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也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界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

⑤德国统一后,由于前民主德国企业设计相对落后,大部分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Kombinate中工作,负责为全国企业进行设计,是计划经济下刻板的设计,很难跟上市场的发展,因而德国设计又面临改造原民主德国企业的设计体系,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重大挑战。

二、简答题1、索尼公司确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答:索尼公司确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在日本产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即:①产品功能必须良好(功能良好、方便保养、维修和运输);②产品设计美观大方;③优质;④产品设计具有独创性;⑤产品设计合理性,便于批量生产;⑥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同时又必须有设计特征的关联性;⑦坚固、耐用;⑧产品与社会大环境应该具有和谐和美化的作用。

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艺术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进行讨论?答: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萌芽阶段;②战后重建时期(1945——1955)的设计;③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反主流设计、样式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也是意大种设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3、英国工业设计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答:①“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理论争论一直继续,没有解决好工业生产中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缺乏设计实践的探索;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艺术和工业生产中心逐渐由欧洲转到美国。

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化帝国主义,随着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减少,失去了原来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导致工业生产衰退,机械制造、造船、冶金等传统的工业逐渐被新兴的产业取代。

英国的工业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工业设计就失去了发展的前提,导致英国现代工业设计在相当长的时期落后于国际水平。

4、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富有大众化的民主传统,强调产品的经济法则,致力于发展大众化的制品。

例如,瑞典政府在1917年特意组织廉价家具比赛,从规定的不同档次中选拔优秀,而以低价中的优胜者为最终优胜者。

②强调有机的设计思想和产品的人格化、感情化。

③综合各种条件,推进合理设计。

5、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基本阶段:①日本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1867—1912)到1945年。

②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确立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5-1952年。

③工业设计的成长期:1952-1960年。

④走向世界的日本工业设计:20世纪60年代之后。

6、丹麦现代设计艺术风格?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丹麦现代设计形成了统一性、功能性、现代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的设计艺术风格。

统一性;功能性;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

7、为什么战后是芬兰工业设计发展的最快、最辉煌的时期?答:其原因有二。

①,芬兰在任何危机或关键时期,发展设计艺术是国家的策略和手段;②,战后芬兰高质量的设计艺术教育为设计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设计艺术人才,普及了全民的设计意识。

芬兰设计师与企业合作使得芬兰设计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米兰三年展”上获得成功,“芬兰设计”概念由此诞生。

1993年,芬兰政府决定把生物工程技术、木材加工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和工业设计当作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8、托马斯.马尔多那多认为设计艺术教育的基础训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答:①市场学;②研究能力;③科学与技术;④生产知识;⑤美学五个方面。

但是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学内容上看,把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机械原理、材料学、人体工学等纳入设计艺术教学又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9、战后意大利的设计面貌?答:①高技术性和保存手工艺传统的同步发展,使意大利现代设计具有人情味,也体现了意大利设计中现代化与民族化有机结合的原则。

②意大利反主流设计艺术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非常具有时代码特点的设计艺术浪潮,也是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组成部分。

③他们的思想脱离社会实际、违反工业生产与市场规律,因此,大多数设计很难被企业接受,而仅停留设计构思阶段。

名词解释:1、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对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机构,其影响不亚于包豪斯。

学院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

2、系统设计理论:是20世纪初追求典型性和标准化设计艺术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在技术上、功能上、形态上以及表现形式上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物体空间的创造获得一种关联。

3、奥列维蒂公司:是意大利最早接受并建立现代设计艺术体系的企业,其创始人是卡米罗.奥列维蒂。

4、反主流设计:20世纪60年代,反对现代主义及其倡导的理性设计思潮在意大利非常盛行,出现了一批激进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们反对50年代后期意大利产品设计越来越追求豪华、奢侈、讲究装饰的设计趋势,反对设计只为消费者的使用,而忽视设计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大众文化影响的设计艺术思想。

这时,英美的波普设计风格正在盛行,在波普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开展了一场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风的设计艺术运动,因此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称反叛设计,也有的称为激进设计。

填空或选择题:1、1953年联邦德国一批优秀的设计家在乌尔姆市建立了德国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

学院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

其设计艺术思想被德国重要的家电公司布劳恩公司广泛实施,把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布劳恩原则”。

2、德国的产品设计具有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特征。

3、乌尔姆设计学院的鲜明特色: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4、乌尔姆设计学院首先从工业设计入手进行设计教育新的尝试,要求学生必须接受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的训练,然后扩展到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

5、布劳恩公司1921年由马克斯。

布劳恩创建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最初生产收音机、留声机的部件及其整个产品。

6、布劳恩的成功与著名设计师迪特。

兰姆斯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在设计上追求简约是迪特。

兰姆斯设计哲学的主要体现。

迪特。

兰姆斯追求的设计风格构成了布劳恩公司设计哲学的主体,也是布劳恩公司独特的产品美学和设计风格的体现。

7、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是系统设计理论,可以说该理论的提出又为德国工业设计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严格地讲,系统设计理论是20世纪初追求典型性和标准化设计艺术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但这种发展又不是单纯停留在对工业化制造方式的考虑上,而是以系统思维为基础,将纷乱的客观物体置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使某些产品在技术上、功能上、形态上以及表现形式上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物体空间的创造获得一种关联。

8、乌尔姆设计学院工业系主任汉斯·古格洛特是系统设计思想的中心人物,认为系统设计是“能够通过系统化综合不可思议的多样化”。

9、系统设计理论不是停留在对工业化制造方式的考虑上,而是对功能主义的扩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品功能单元的组合,以实现产品功能的灵活性和组合性。

依据系统设计原则发展起来的盒式系列、架式系列和拼插系列产品就是功能单元组合的具体体现。

10、米斯·凡·德·罗所设计的可以堆叠的“巴塞罗那椅”可以说是“系列家具”的雏形。

11、形式、材料、功能之间的关系——战后德国深入研究的课题。

12、德国始终是现代理性主义设计艺术的核心。

汉斯·古格络特和迪特·兰姆斯等人在乌尔姆和布劳恩公司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坚持的设计原则,追求的设计风格就是德国战后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体现,也代表战后德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3、20世纪60年代,德国有三个设计中心,是德国理性主义设计的传播者,它们是“斯图加特设计中心”,“埃森工业形态研究院”,“”达姆斯塔特造型理事会“。

14、马塞罗·尼佐里有很多有影响的产品设计,大多数是为奥列维蒂公司设计的。

他设计的系列计算器和打字机,以其简洁造型和优良结构奠定了他在设计界的地位。

他设计的两部缝纫机更体现了其独特的设计哲学思想。

15、吉奥·庞蒂是意大利著名的第一代设计师,深受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1928年,他创办了著名设计杂志《domus》,战后对恢复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展览“米兰三年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展览中,吉奥·庞蒂设立了一些设计奖,如“金圆规奖”,鼓励用特别的方法进行设计。

1941-1947年,他又创办了另一份重要的设计杂志《风格》,1947年与《domus》合并。

吉奥·庞蒂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家具、室内设计、产品造型等。

1956年他与二人合作设计了具有典型现代主义特色的建筑——皮瑞利大楼,被称为与米斯·凡·德·罗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现代主义里程碑。

1949年,他为La Pavoni设计的蒸汽加压煮咖啡壶和1953年为Ideal Standard设计的陶瓷浴室设备成为当时意大利设计的经典之作。

16、在意大利现代主义发展初期,“七人小组”设计组织和“诺瓦西托”设计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人小组”于1926年发起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艺术运动,并在《Rossegna》杂志上发表宣言,与德国现代主义主张非常相似,主张以低廉的建筑形式解决城市化住房紧张的问题。

但是又具有典型的意大利文化特征,与欧洲其它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主张又有一定的距离。

17、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诺瓦西托”设计运动虽然经历时间较短,但其代表人物却是意大利当时一些著名设计师,其设计思想不再是简单的现代主义的,而与当时在法国和美国流行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思想有直接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