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辩证法哲学第九课矛盾35页PPT

高三一轮复习辩证法哲学第九课矛盾35页PPT


1、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表现: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3)意义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思考题: 1、什么是矛盾?如何理解它的两个基本属性?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5、如何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的地位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8、请总结有关矛盾的哲学道理。
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 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 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劳逸结合。 6、物极必反;7、否极泰来;8、乐极生悲;9、因祸得福; 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 方的相互转化。 11、吃一堑,长一智;12、失败是成功之母:13、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 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斗争的具体形式
◆下列示例体现的是什么基本属性?请解释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为 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盾
用对立统一 的观点看 问题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依存离不开斗争。“依存”中很重要的
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
定,这就是平时所言的“相比较而存
在 上”——。下
×
大——小
×
转化也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 的转化只能是向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
一、含义和基本属性 (一)含义: 对立统一
不同于“逻辑矛盾” (二)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相反相成
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
同一性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区别
相互贯通
相互排斥 斗争性 相互对立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斗争的具体形式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2、联系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考纲要求: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课程标准: 3.9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 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 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 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点击举例)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 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 ——矛 盾双方相互转化 (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
3.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4.普遍性有两层含义 (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 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一、含义和基本属性 二、特点
(一)矛盾的普遍性 (二)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矛盾
一、含义和基本属性 (一)含义: 事物内部、 对立统一
事物本身固有(客观的) 不同于“逻辑矛盾”
(二)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相反相成
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
同一性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区别
相互贯通
相互排斥 斗争性 相互对立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矛盾
一、含义和基本属性
矛 盾 就 是 对 立 统 一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差异和对立)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的、有条件的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会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人。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矛盾
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因地制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材施教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
张冠李戴 火上浇油 千篇一律
生搬硬套 不分青红皂白 一刀切 东施效颦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内容
一、含义和基本属性 二、特点
(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承认、分析、揭露和 解决矛盾,坚持两点 论、两分法,一分为 二地看问题
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任何两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