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急救(1)

现场急救(1)


一个突发的心脏病人,每晚一分钟急救,存活率就 下降10%。大部分急危重症的发病是在医院以外的场 所,事故现场的目击者,应该是第一个救护者。遗 憾的是由于急救知识的普及不够,我国的现状是许 多第一目击者只会打电话呼救。使本来可以延续生 命的时间变成了无效的等待。
1995年5月8日,一代歌星 邓丽君因哮喘突发导致急 性心脏病,送医院途中堵 车,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 间而去世,芳龄42岁。
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 害,降低伤残率。
四、 现场救护的程序及原则
一、评估 1.现场评估 安全性:评估现场、环境。注意现场是否潜在有危险 存在,对本人、伤员有无伤害,排除一切可 能发生的危险,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自我防护 :空气、环境中污染物。 血污染。
按压通气比率:30:2。


做5个循环后检查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单人操作:一个人既要人工呼吸又要胸外按压,按压与 呼吸之比30:2
双人操作:一人负责人工呼吸,一人负责胸外按压,相
互协调,按压与呼吸比30:2
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检查按压颈动脉,能感觉到搏动。 散大的瞳孔逐渐缩小 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010年3月, 山西临汾王 家岭透水事 故。
2009年2月9日,央 视文化中心因燃放烟 花引发特大火灾事故。 一名消防队员死亡, 六名消防队员受伤, 经济损失巨大。
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因电源线短路发生 火灾,10人死亡,16人受伤 。

频发的天灾、人祸呼唤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增强现场 急救意识,学习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在生命最宝贵 的 “黄金时间”里施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伤病 者生命最重要的一环。
C 1、判断心跳
C 2、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中下1/3交界处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确定按压位臵
右手指沿肋骨下缘向 中线移动,触及两肋 弓交汇处(胸骨下 窝),无名指定位于 此,食指与中指紧贴 无名指上方定位,左 手掌根紧贴右手臵于 胸骨,即为心脏按压 位臵。
C 2、胸外心脏按压
2. 伤情评估
(1)意识的评估: 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具有 的有意义的应答能力。 一喊、 二拍、 三掐。
(2) 呼吸的评估:
呼吸是肺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全过程。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频率是医生在临床诊断中的 一项重要诊断依据.
一看:眼看——胸部起伏 二听:耳听——气流 三感觉:面感——气息
仰头抬颏法: 将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 手掌用力 向后压,使头向后翘,另一只手的 手指放在靠近颏部(下巴)的下颌 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伤员 头部呈极度后仰状。以下额角与耳 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臵。
要点:一刀砍、二指推、鼻孔朝天
打开呼吸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 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2、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A、畅通呼吸道 呼吸道,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 。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施行人工呼吸的首要条件
A1、判断意识
A1、判断
意识
A2、呼救 A3、救护
体位
A4、清除
口鼻异物
A5、打开
呼吸道
A2、呼救
A1、判断
意识
A2、呼救
A3、救护
体位
A4、清除
口鼻异物
A5、打开
呼吸道
A3、救护体位 取仰卧位,伤者的头、颈、躯干应躺平、摆直,双手 放于躯干两侧。救护者跪于伤者胸部一侧,以利于操作。
心肺复苏的目的: 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 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的发生。心肺复苏不是一定 能把人救活,而是把“黄金四分钟”延长至救护车赶到, 实 施专业的医疗救护。 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肺复苏术是所有急救技术中最基本 的救命技术,它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也不需要复杂 的技艺,只要人们的一双手,按照规范化去做,就可能 使患者起死回生
成 功 复 苏 与 时 间 的 关 系
1分钟内复苏 4分钟内复苏 6分钟内复苏 10分钟内复苏
存活率89% 存活率46% 存活率4% 存活率0%
心肺复苏:
指通过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 病人恢复心跳和呼 吸,最后 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功能的 一种急救技术。
Peter Safar
心肺复苏的创始人,美国匹兹 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
现场急救的总原则:先救命、后救伤。 对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心跳骤停、神志 不清的伤员,应立即急救,以挽救生命。
现场急救“三先三后”原则:
1、窒息、心跳骤停的伤员,先进行人工呼吸或 心肺复苏后再搬运。 2、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第二节
现场心肺复苏技术
(CPR)
一、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是指各种急性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有效泵血功能消失,从而引发全身严重的缺血、 缺氧。也意味着临床死亡的开始。
心跳骤停的原因及症状
原因:1、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器质性心 脏病等 。 2、非心源性:触电、溺水、药物中毒、各种外力导致 的颅脑外伤、手术、 治疗操作与麻醉意外等。 症状:神志丧失,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瞳孔散大等。 判断心跳骤停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的消失
A1、判断
意识
A2、呼救
A3、救护
体位
A4、清除
口鼻异物
A5、打开
呼吸道
A4、清除口鼻异物
A1、判断
意识
A2、呼救
A3、救护
体位
A4、清除
口鼻异物
A5、打开
呼吸道
A4、清除口鼻异物
A1、判断
意识
A2、呼救
A3、救护
体位
A4、清除
口鼻异物
A5、打开
呼吸道
A5、打开呼吸道
原理:解除舌根后坠对呼吸道的 压迫。
第一节
一.现场急救的概念
现场急救概述
现场急救是指现场人员因意外事故或急症,在未获 得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病情恶化而对患者采取的 一系列急救措施。
二、现场急救的特点
1、立足现场 2、由第一目击者实施救护
现场急救
急 救 医 疗 体 系
院前急救
转运途中急救
急救医学科抢救
院内救治
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三、现场急救的目的
“黄金四分钟”
常温情况下,伤者心跳骤停3秒就会感到头晕,10--20秒即发生晕厥、 意识丧失,30秒发生抽搐,40秒呼吸停止,60秒后瞳孔散大。脑细胞 缺氧4分钟以上,就会受到损伤,超过10分钟, 就会不可逆转的损伤 脑组织在常温缺血缺氧情况下只能耐受4分钟 ,也就意味着心跳骤停的 最佳的救治时间在4分钟之内,有效救治时间只有10分钟(白金十分钟)。 事发现场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的死亡率就递进上升10%。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死亡12985 人,失踪14809人。地震致日本列岛整个向东平移了2.4米,日本 岛部分沉没,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使得道路交通事故、矿难、火灾、航空 灾难等灾害事故逐年增加,另外环境污染等突发事 件也呈上升趋势。
1
2 3 4
时间
地点(尽量具体); 人物(人数,分类) 事件;(中毒?、车祸?)
注意!确保急救人员无任何疑问后再挂断电话
现场救护程序
三、急救 根据不同的伤情做相应的处理
现场救护的程序
一、评估: 1、现场评估 2、伤情评估:意识、呼吸、脉搏 二、呼救: 1、向附近人群高声呼救 2、拨打应急救援电话 三、急救:根据不同伤情相应处理


出现自主呼吸。
伤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1、伤者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威胁人员安全的现场危险,迫在眉睫。 3、医务人员赶到现场,由医生等急救人员接手急救。 4、心肺复苏持续1小时后,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呼吸和 心跳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谢谢! 祝大家学业进步!
吹气和放气时间均为超过1秒钟,看到胸廓有起伏即可
错误的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注意事项
1、先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地人 工呼吸。
2、频率14-16次/分。
3、每次吹气量600—800毫升。吹气量大于1000ml可导致横 膈抬高,影响通气;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 4、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 。
A1、判断
意识
A2、呼救
A3、救护
体位
A4、清除
口鼻异物
A5、打开
呼吸道
A:畅通呼吸道
A1、判断意识 A2、呼救 A3、救护体位 A4、清除口鼻异物 A5、
人工呼吸,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急救方法。通过徒手或机械装臵使 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 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 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快将氧气送到患者肺中的方法,正常人只要吹出气 量较多,进入患者的氧气量可达16%,基本上能满足患者生命需求。
(3)脉搏的评估:
现场急救中脉搏的波动,是判断心跳骤停的重要标志。
首选颈动脉。
位臵:喉节旁开2~3cm。
方法:单侧触摸 力度适中 时间<5秒。

评估呼吸、脉搏
现场救护程序 呼救
1.向附近人群高声呼救: “快来人呀!这里有人受伤, 需要抢救!”以吸引附近 的同伴尽快参与抢救。
2.拨打应急救援电话
2005年8月8日,正植事业颠峰的著名小品演员 高秀敏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家中突然去世,年仅 46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