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我们来听听]大千世界,万物各异,同样是山,天山巍峨,白雪皑皑;黄山秀美,云海茫茫。
同样是山间的自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就拿动物世界来说吧,正因为各种动物都有自身的特点,才使动物世界精彩纷呈、奇妙无比,如大象的鼻子、长颈鹿的脖子、孔雀的尾巴、小白兔的三瓣嘴,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
有一个谜语要求猜一个小动物,谜面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谜底是蜘蛛。
尽管这个谜语才寥寥数语,却抓住了蜘蛛能结网的特点。
的确,我们介绍动物,就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点。
凡是写动物类的说明文,少不了要说明它的属类、形体结构及赖以生存的特殊本领和功能,而这一切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必须要抓住它的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使读者对这一说明对象有本质的了解。
那怎样才能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呢?一、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对动物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才容易抓准特点,进行准确地描绘。
那怎样才算是观察仔细了呢?观察动物不仅是观察整体形象,而且要观察各个局部,如头、身、尾、四肢等不同部位的形状、颜色、皮毛等,还要观察动物活动或变化的全过程。
《松鼠》一课的作者布丰正是在对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以及坐姿和吃相反复观察的基础上,才能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松鼠外形漂亮的特点。
鲁迅笔下的“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不是他眼看、耳听细心观察的结果。
二、通过比较,突出特点。
要想发现动物之间的差异,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时除了用眼和耳,还要用心去体验,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如松鼠吧,它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动作机灵,这种习性与猴子有相似之处,但松鼠毕竟胆小驯良,而猴子就胆大放肆多了。
再如同样是动物的尾巴,鱼的尾巴犹如船上的桨和舵,用来推动鱼身的前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而绵羊的尾巴则是用来储存养料的,好象骆驼的驼峰似的。
动物的这些特点正是在比较中才更加鲜明。
三、抓住重点,详略分明。
动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介绍动物,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有时只能选择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或两点来写。
例如《松鼠》一文,布丰只选取了松鼠“讨人喜爱”(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从外形、习性和性格三方面对此进行重点说明,而对松鼠的繁殖及经济价值则一带而过。
[我们来读读]蟋蟀蟋蟀在北方俗名叫“蛐蛐”,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
蛐蛐种类很多,“蛐蛐”既是这些品种的总称,又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来好斗的雄性蟋蟀的名称。
这种“蛐蛐”大家比较熟悉。
蟋蟀“雄性善鸣,好斗------因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辞海》)。
蛐蛐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左右,大致分头、颈、躯干、足、尾几部分。
蛐蛐的头从前面看呈三角形,上部长着两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比一般人的头发细,直径约0·05毫米,长是身体的三倍左右,摆动灵活。
头的下部长有一对大牙,多为深黄色或紫黑白,斗时用牙互相咬;牙旁各有一个黄白色的小“栓儿”。
颈部为筒状,连接头和躯干。
躯干前面小,中部大,最后又稍尖,有一条条的黑纹。
在颈和躯干的连接处,向后生出一对黑色发亮的翅膀,一般不能飞行,越“年轻”的蛐蛐翅膀的颜色越浅。
细看,翅膀表面为网格状,网格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和菱形。
这一层较为坚硬的翅膀下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薄翅。
翅膀摩擦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躯干下面有三对足,用来支撑身体。
前面一对较小,用于爬行;后一对粗大,表面有黑色条纹或斑点,用于跳跃,跳跃一下约一米远。
躯干后部的稍尖处向侧后方长出两根针状的尾儿,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感觉后方动静;死时两尾并在一起。
蛐蛐好斗,二者相遇必定分个胜负才肯罢休。
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若一碰上,便冲上去“厮杀”起来。
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住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
“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台高向前顶。
一般力大且牙张得大者获胜。
“机智灵活”者也可获胜。
胜利后必“引吭高歌”,以示威风。
有时一场“战斗”结束后,败者会被咬伤甚至致死。
正因为蛐蛐好斗,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品。
为躲避孩子们的捕捉,它们也有一套办法。
它们善鸣,不论白天黑夜,尤其是阴天更爱鸣叫,易被人发现,因此,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
它们在野草地中的洞常向下,一般利用蝉的幼虫抛弃的洞穴做成,有时还把距离较近的几个洞沟通,它们在篱笆根下的洞一般横向发展。
蛐蛐是农业的害虫,对它们适当的捕捉,可以控制它们的数量,不至于对农作物有太大的危害。
[我们来想想]生:作者对蟋蟀观察地非常仔细,如蟋蟀身体的各部分构造、蟋蟀相斗的动作和蟋蟀的生活习性。
师:你说得很对。
只有仔细地观察,我们才能把说明的对象介绍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
那本文是抓住了蟋蟀什么特点呢?生:抓住了蟋蟀“好斗”的特点。
师:不错,尽管本文还介绍了蟋蟀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但都是围绕“好斗”这一特点展开的。
本文详细介绍蟋蟀身体结构和形体的健美,说明了蟋蟀具有善斗的身体条件,蟋蟀相斗时的情景以及生活习性也都集中表现了它的好斗,而对它的食性、天敌等情况写得很少甚至不写。
生:看来,说明文也要扣住一个中心来写,象介绍动物的文章,就要抓住能反映动物某一特点的内容来详写。
师:你的看法非常正确,简单的说,说明文的中心就是写一篇说明文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一篇说明文所要介绍的知识。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在介绍蟋蟀相斗情景时的语言很生动,描写很精彩。
师:你提到的语言风格在《松鼠》一文中就有充分地体现,作者布丰在介绍松鼠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松鼠的外形、动作等,增加了说明的效果。
说明文中也完全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描写性的文字,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形象,使读者更易明白。
生:我还发现这篇说明文很有条理,第2段总的介绍了蟋蟀身体的几个部分,第3段也就是按照这几个部分一一介绍的,介绍完外形后再介绍它的内在习性。
师:你看得很细,第3段的分写是与第2段的总写相呼应的,另外,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大多先写形体特征,再写习性,这种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文章显得就很有条理。
但衡量一篇说明文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作者是否能全面而透彻的认识说明对象,也就是能否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
[我来看看]猫猫的外貌十分可爱,许多人都爱养猫。
他们一则为防鼠,二则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乐趣。
许多孤身老人为摆脱孤独,很多都以猫为伴,随着养猫热的兴起,猫市、猫用品公司也应运而生。
猫的各个器官都有特殊的功能。
比如耳朵吧,猫的听觉十分灵敏,一有声音就会把耳朵竖起来。
猫的眼睛十分有趣,白天光线强烈,猫在亮处时,瞳孔会逐渐缩小成一条缝;在暗处,猫的眼睛又会放大,有时大得象两颗黑玻璃珠,使它在暗处也能看到东西。
猫的爪子很厉害,脚趾呈梅花形,爪趾子象鹰钩,十分尖利。
人逗它时,稍不小心,手指就会被抓破,爪子还可以用来梳毛、抓东西。
逮老鼠是猫的本领。
它捕捉老鼠的动作极为敏捷,一看见老鼠,便会以惊人的速度“蹭”地扑过去,把老鼠咬死,一口一口吃掉。
当然,猫也有缺点,那就是贪吃,但它的优点是主要的。
猫不仅能捕捉老鼠,它的肉可以吃,它的皮毛还可以制成各种皮毛制品。
[我来说说]n这是一篇介绍猫的说明文,提到猫,大家都会对猫能捕捉老鼠的本领表示赞叹,这也是猫最本质的特点,而要介绍猫的这种独特本领,又必须介绍猫的一些生理特点。
本文的确介绍了猫的耳朵、眼睛、爪子等的特异之处,但没有用“捕鼠本领”贯穿起来。
n猫捕捉老鼠时的雄姿也介绍得过于简单,应突出它捕鼠时耳灵、眼明、动作快的特点,观察还要更细致全面些。
n文章开头只是提到猫的外貌可爱,但没有对猫外形的描写,可以在开头添加这一部分内容,使猫的形象跃然纸上。
n建议可通过与其他动物比较的方式来进一步突出猫的一些特点。
n本文主要是介绍猫捉老鼠的本领,至于它的其他用处可以略写,但猫贪吃的缺点可以删去,以便集中写猫对人类的益处。
n文章开头介绍了人们爱养猫的原因,其中第二点与本文说明的重点没有关系,完全可以舍弃。
修改稿:猫猫的外貌十分漂亮,逗人喜爱:圆滚滚的脑袋,晶莹明亮的大眼睛,硬而长的胡须、一个时常翘起的长尾巴和“梅花形”的脚趾。
特别是它那一身长长的绒毛,又软又光滑,用手摸摸,就会有一种柔润舒服的感觉。
猫,属哺乳纲猫科,它的体型跟虎相似,只是身体要比虎小得多。
儿时曾听说过猫教老虎学本领的故事。
猫把本事教给了虎,而虎却要把猫吃掉,猫只好逃到了树上。
因为猫没有把爬树这一手教给老虎,因此老虎不会爬树,无法吃掉猫。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猫的本领要比虎大。
猫的高强本领,集中表现在它善于捕鼠上。
猫之所以能逮住老鼠,原因就在于猫的许多器官都有特殊的功能。
猫的耳朵很灵活,能够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有声音,哪怕使极微小的,它也能及时分辨。
猫的眼睛是全天候的,也十分有趣,白天光线强烈,猫在亮处时,瞳孔会逐渐缩小成一条缝,在暗处,即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它的眼睛又会放大,有时大得象两颗玻璃珠,能清楚地看见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它的眼睛。
猫脚上的爪子使它不但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飞,而且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尖利的爪子又利于追捕老鼠;脚底的肉垫使它走起路来悄然无声,可以悄悄地接近老鼠,出其不意地逮住它。
猫的胡须很长,感觉十分灵敏,能够测量各种洞口的大小,老鼠一遇见猫,注定是厄运难逃。
猫在捕捉老鼠时,首先伏下,盯住老鼠,向老虎捕猎时一样伺机进击,在老鼠靠近的时候就以惊人的速度“噌”地扑过去,把老鼠咬死,然后作为美餐饱吃一顿。
有时正吃得得意时,有什么声音干扰它,它就会把猎物叼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再吃。
有时老鼠逃进了洞里,猫会很耐心地伏在远处,注视着洞口。
狡猾的老鼠经过试探,当它大胆地再次出动时,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逮住它。
猫的这种抓老鼠的本领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有时猫也会跟猫嬉戏,有时还会跟狗打架。
在强敌面前,猫是不会示弱的,它会发出可怕的声音威吓狗,还能用前爪把狗的脸抓破,然后迅速逃到树上或屋上。
狗不会爬树上房,只得眼巴巴地站在下面狂吠。
猫的这些本领在跟一般动物的格斗中是足以自卫的。
猫的肉可以吃,它的皮毛还可以制成各种皮毛制品。
猫对于人类是大有益处的,它的种类也很多,不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得住老鼠才算是好猫。
我们再来看一篇同题作文:猫我家养了一只猫,叫美美,一身黑毛,一对圆眼睛,还有几根白胡子,怪可爱的。
美美可有本领啦!能飞墙,能走壁,速度如闪电,落地无声音。
一天傍晚,我们一家正在吃饭,忽然听到屋梁上地响,正在闭目养神的美美,倏地一声上了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