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褥期妇女护理

产褥期妇女护理


2.平坦及凹陷乳头护理
乳头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 头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 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 突出。随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 下侧,由乳头向上、下纵形拉开。此练 习重复多次,做满15分钟,每天2次; 在婴儿饥饿时,先吸吮平坦的一侧,因 为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住乳头和 大部分乳晕。
(2)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 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
(3)白色恶露:色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 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4.会阴切开创口 5.胃纳
初产妇多见。在产后 的3日内可见切口处水 肿,活动时有疼痛, 切口拆线后症状自然 消失。
由于妊娠后期胃液分泌减 少,胃肠肌张力降低,蠕动 减弱,加之产时疲劳,产妇 多食欲不佳,喜进流质、半 流质等清淡饮食,一般10日 左右恢复,也有产妇因产程 中进食少,产后腹腔压力降 低,产后有饥饿感,食欲增 加。
6.排泄
(1)褥汗:产褥早期,大量多余的组织间液需 要排泄,使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尤 其是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1周好转。
(2)泌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日内,由于 机体排出妊娠时贮留的水分,产妇往往多尿, 但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使其粘膜水肿、充血, 肌张力降低,加之会阴切口疼痛,使产后产妇 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一次尿,容 易发生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孕龄达到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 重≥2500的新生儿称为足月新生儿。 从胎儿出生后断脐到满28天前的时 期称为新生儿期,它是胎儿逐渐适 应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时期,也是护 理工作的重要时期。
产后宫缩痛
是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 疼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 日后自然消失。经产妇比初产妇多见。 哺乳时发射性的子宫收缩可使疼痛加重。
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 阴道排出称恶露。恶露分三种: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 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3)便秘: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与产妇卧床 多、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及盆底肌松 弛有关。
7.乳头皲裂
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 后容易产生乳头皲裂。大多是因为产前 乳头准备不足或产后哺乳姿势不当引起。 乳头皲裂时,表现为乳头红、裂开、有 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
乳房胀痛
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 时排空乳房,产妇可有 乳房胀痛,触及时加重, 触摸乳房时有坚硬感。
(四)乳房护理
1.一般护理
乳房应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分娩后第 一次哺乳前用温水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切忌 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 燥、皲裂。乳头处如有痂垢应先用油脂浸软后 再用温水洗净。以后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毛巾 擦洗干净。每次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刺激 泌乳反射,每次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乳汁; 如乳汁充足孩子吸不完时,应用吸乳器将剩乳 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再生,并预防乳 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一等情况。如吸乳 不成功,则指导乳母挤出乳汁喂养。哺乳期使 用适当的乳罩,避免过松或过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护理措施
(一)一般管理
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每天分别测2次体温、 脉搏及呼吸,如体温超过38°C应加强观察。提供良 好的环境,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干燥,要及 时更换会阴垫及衣服、被单。保证产妇有足够的营 养和睡眠。重视产后排尿,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 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致产后出血。如不能 自行排尿,用热敷、暗示、针灸等方法,必要时导 尿。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及做产后操,多饮水, 多吃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适当活 动,以促进切口愈合、增强食欲、预防下肢静脉血 栓形成、促进健康。
疲乏
由于产程中不适及用力、产后接受医务 人员的频繁观察、哺乳及新生儿护理活 动导致睡眠不足,使得产妇在产后的最 初几日感到疲乏,表现为精神不振,自 理能力降低及不愿亲近新生儿。
产后压抑
指产妇在产后2-3日内发生的轻度或中度 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易哭、易激惹、忧 虑、不安,有时喜怒无常,一般在几日 内后自然消失。产后压抑的发生与产妇 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后心 理压力及疲劳有关。
4.乳头皲裂护理
产妇取正常、舒适且松弛的喂哺姿势,哺 前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分钟,同时按摩 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 儿含吮。
5.退乳护理
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哺乳者或终止哺乳者 应尽早退奶。产妇限进汤类食物,停止 吸吮及挤奶,按医嘱给予己烯雌酚。如 己泌乳,用皮硝退乳,方法:皮硝250g 碾碎装布袋分敷于两乳房上并固定或口 服倍美力5mg一日三次。
体重减轻
由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羊水排泄及 产时失血,产后即刻体重约减轻6公 斤左右。产后第1周,由于子宫复旧、 恶露及汗液、尿液的大量排出,体重 又下降4公斤左右。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少见。由于产后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 态,加之产后疲惫虚弱、切口疼痛致卧 床教多,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缓慢,血 液易淤积于静脉内,形成静脉血栓。表 现为下肢体表温度下降或感觉麻木,患 侧肢体有胀痛感。
3.乳房胀痛及乳腺炎护理
产后3天内,因淋巴和静脉充盈,乳腺管 不畅,乳房可胀实并有硬结,触之疼痛, 还可有轻度发热。一般于产后1周乳腺管 畅通后自然消失,也可用下列方法缓解: 尽早哺乳,促进乳汁畅流。一般产后半 小时开始哺乳。哺乳前热敷乳房,使乳 腺管畅通,但在两次哺乳间冷敷乳房以 减少局部充血、肿胀。佩带乳罩,扶托 乳房,减少胀痛。用生面饼外敷乳房, 可促进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二)会阴护理
仔细评估会阴切口,有无渗血、血肿、水 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会阴 每天用碘伏2次擦洗。水肿者,用95%酒 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嘱产妇向会阴 切口对侧侧卧。
(三)子宫复旧护理
认真评估恶露情况,入修养室后即刻、 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1次,每次 需观察宫底位置、软硬度;同时应按压 宫底以免血块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 会阴垫。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质和量。 以后每天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并 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评估。产后当天禁 用热水袋外敷止痛,以免子宫肌肉松弛 造成出血过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