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汇总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汇总

10
8
6
4
5
指导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训练设计完整,内容具体,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
10
8
6
4
6
指导学生拟订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课程设计条件,指导时间充裕。
10
8
6
4
7
指导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4
3
2
成绩评定20
11
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
10
8
6
4
12
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设计质量,按照评定成绩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并写出书面评语。
10
8
6
4
资料收交5
13
课程设计材料齐全、规范,在教务处规定时间内,将学生课程设计材料移交教研室验收,少1份不给分,迟交1天扣1分
5
4
3
2
指导50
2
具备指导教师资格,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能超过1:10,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能超过1:15,如有初级职称人员协助可增加3~5人,超过一人扣1分 。
5
4
3
2
3
指导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拟好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按时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规范详尽,突出重点,过程安排合理。
表1-6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表(实践课类)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10
8
6
4
答辩
10
8
及时作好答辨前的准备,进行答疑指导。
5
4
3
2
9
指导老师应根据系(院)安排和学院相关规定,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答辩活动并协助维持秩序。
5
4
3
2
成绩 评定
20
10
制订成绩评定标准,答辩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评定成绩标准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成绩评定,评定成绩公平公正。
5
4
3
2
教学方法
30
7
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5
4
3
2
8
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及培养自我锻练能力
10
8
6
4
9
采用启发式或参与式教学法, 师生之间互动良好
10
8
6
4
10
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学方法有实效
5
4
3
2
教学效果
20
11
能促进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0
8
6
4
12
5
4
3
2
教学方法
30
9
课件、板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5
4
3
2
10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5
4
3
2
11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
4
3
2
12
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手段
5
4
3
2
13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教学组织流程,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法,教学手段灵活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5
4
3
2
13
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
5
4
3
2
教学秩序
10
14
学生到课率高,迟到率低,训练认真
5
4
3
2
15
课堂教学组织有条理,秩序良好,无体育伤人现象
5
4
3
2
总 分




1.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特色方面:
2.对学生学风评价:
3.其他:
备注:总分90—10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学生到岗率高,迟到率低
5
4
3
2
18
实习秩序良好,学生顶岗工作认真,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无他人替代
5
4
3
2
总分
校外指导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优( )良( )中( )差( )请在后面对应的括号里打√
整体评价
1.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特色方面:
2.对学生学风评价:
3.其他:
表1-5
指导教师
职称/双师
指导时间
年 月 日
5
4
3
2
4
严格实习管理,按规定到岗情况,有记录
5
4
3
2
教学内容
20
5
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或任务书,按照实习计划开展顶岗实习工作
5
4
3
2
6
根据实习岗位特点,对实习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交代明确;同时注重开发工学结合教学项目或教学案例
5
4
3
2
7
根据实习岗位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寓职业素质教育于教学之中,重视职业道德培养和企业文化熏陶
5
4
3
2
教学秩序
10
17
学生到课率高,迟到率低
5
4
3
2
18
实训(验)秩序良好,学生操作认真,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无他人替代
5
4
3
2
总分
若有校外指导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优( )良( )中( )差( )请在后面对应的括号里打√
整体评价
1.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特色方面:
2.对学生学风评价:
3.其他:
表1-4
5
4
3
2
总分
整体评价
1.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特色方面:
2.对学生学风评价:
3.其他:
课程设计质量评价表(实践课类)
指导教师
职称/双师指导时间Biblioteka 年 月 日所在部门
评价人
指导班级
指导学生人数
评 价 指 标
得 分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选题5
1
按照专业与岗位的需要拟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的课题,课题量要多于指导学生人数的30%,供学生选择,少一题扣1分。
10
8
6
4
教学效果
20
14
达到大纲规定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10
8
6
4
15
学生对教学的综合反映较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5
4
3
2
16
学生掌握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提高了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5
4
3
2
教学秩序
10
17
学生到课率高,迟到率低
5
4
3
2
18
课堂秩序良好,学生听课认真
5
4
3
2
总分
所在部门
评价人
指导班级
指导学生人数
评 价 指 标
得 分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课程设计准备20
1
师资力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指导教师具备主讲本课程的教师资格。
10
8
6
4
2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指导书,任务书等文件资料准备齐全、规范。
5
4
3
2
3
设备、场地能满足课程设计需要和要求。
10
8
6
4
课程设计过程40
4
按照课程设计大纲和课程设计标准拟题,题的深广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
5
4
3
2
4
提前到达教室,准备相关设备和教具
5
4
3
2
教学内容
20
5
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误差不超过正负2课时
5
4
3
2
6
合理选用优秀新版教材,专业课注重开发和选用工学结合教材
5
4
3
2
7
授课内容符合大纲要求,基本知识讲解清楚,重点难点突出
5
4
3
2
8
根据课程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寓职业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5
4
3
2
2
敬业精神强, 认真授课, 能教书育人
10
8
6
4
3
授课计划、教案及教学器具(械)等准备齐全
5
4
3
2
教学内容
20
4
教学内容有助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极极进取、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5
4
3
2
5
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增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0
8
6
4
6
教学内容讲解清晰 、示范动作准确规范
10
8
6
4
13
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实训(验)考核方法改革,设置考核标准
5
4
3
2
教学效果
20
14
实训(验)达到大纲和任务书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无损坏
10
8
6
4
15
学生对教学的综合反映较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5
4
3
2
16
学生掌握了实训(验)基本技能,培养了合作精抻,提高了沟通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