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资源分析
1 新华网.人均耕地面积少经济却能高增长 浙江又成全国示范[OL].中国:2016-12-23[2017-3-18]. /zjnews/20161223/3592046_c.html.
1/8
表 1 2013 年全国各地区农业用地面积
地区 浙江
农用地数量
位 面积/万
次
公顷
24 864.2
安徽 21 1118.5
北京 29 115.1
重庆 25 710.1
福建 22 1090.8
甘肃 10 1855.6
广东 14 1502.9
广西 8
1959
贵州 15 1478.8
海南 28 298.1
河北 17
1312
河南 18 黑龙
6 江 湖北 13
1272.5 3993.6 1582.3
4/8
总收入 8093.23 亿元,同比增长 13.36%。旅游总收入连续 8 年在全国各省区排名 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其中接待入境游客 1120.3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7%,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74.31 亿美元。
作为旅游大省,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从旅游资源数量和丰度看,浙江省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全国旅游资源总类 别为 69 类,浙江省有 65 类之多,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均 有。其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与浙江多山且江河湖众多, 降水丰沛有关。生物景观资源总量大且珍稀奇特程度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 濒危植物 51 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总数 419 种的 12.2%。普陀鹅耳枥属国家一级 保护濒危种,目前全世界野生的普陀鹅耳枥仅普陀山上一株。名人故居,遗址遗 居较多,历史上浙江人杰地灵,养育了众多英雄儿女,流传下来较多的名人轶事, 如越王勾践,西施,苏小小,鲁迅,周恩来等;而著名的遗址遗迹有河姆渡遗址 等。另外富于江南特色的水乡古镇民居底蕴深厚,西塘,乌镇,南浔为江南六大 古镇之三。
70.1
西藏 1 8724.5
耕地
位 面积/万
次
公顷
23 197.9
9
588.3
30
22.1
22 245.6
24 133.9
10 537.9
21 262.2
16 441.9
15 454.8
26
72.7
7
655.1
3
814.1
1 1586.4
11 528.2
17
415
5
700.6
14 458.2
20 308.7
草地
位 面积/万
次
公顷
26
0
24
0.1
28
0
14
4.6
25
0
6
592.3
20
0.3
19
0.5
13
7.3
17
1.4
10
40.3
27
0
9
109.9
22
0.2
16
1.4
11
23.8
29
0
23
0.1
21
0.3
2 4958.9
8
150.1
3 4081.5
18
0.6
15
3.4
7
218.2
31
0
5 1096.1
30
27
4.5
13
48.8
10
67.2
24
6.6
18
30.6
17
32.9
14
47.1
25
5.7
26
5.2
30
0.6
9
72.8
15
40.9
6
82.6
29
1.7
8
74
28
3
31
0.2
林地
位 面积/万
次
公顷
17 566.2
22 376.1
28
73.8
21 378.3
15 834.7
16 610.3
10 1005.4
2/8
新疆 3 云南 7
5168.7 12
516
11
62.7
11 896.8
4 3575.7
3299.5 8
622
1
164.3
2 2304.9 12
14.8
数据来源:2015 年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
117.5 193.5
第二节 矿产资源
浙江省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矿产 113 种。 截至 2014 年底全省统计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 93 种(不包括油气、放射性矿产), 总的特点是丰歉并存。陆域燃料(煤炭、石油)矿产贫乏;金属矿产多为小矿、 贫矿,其中铁矿资源储量较小,铜、钼矿质优,但后备储量不足,铅、锌资源储 量较大,但以贫矿为主;非金属矿产丰富,其中叶蜡石、明矾石探明资源储量居 全国之冠,分别占全国的 53%、52%。萤石、伊利石居第二位,分别占 20%、39%。 膨润土、高岭土、水泥用石灰岩、沸石、硅灰石、珍珠岩等列前十名之内,且多 数矿床规模大、埋藏浅,开采条件良好。
湖南 11 1822.5
吉林 12 1661.6
江苏 26 652.7
江西 16 1447.3
辽宁 20 内蒙
2 古 宁夏 27
1155.3 8291.1 381.1
青海 4 4510.8
山东 19 1156.8
山西 23 1003.6陕西ຫໍສະໝຸດ 9 1862.5上海 31
31.7
四川 5 4223.5
天津 30
第三章 旅游资源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 5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 7000 年的河 姆渡文化、距今 6000 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 5000 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 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而省内七山一水二分田的 格局及临海的区位优势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截止 2017 年 3 月,拥有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达到 16 家,数量仅次于江苏,在全 国排名第二。2016 年全省共接待游客 5.84 亿人次,同比增长 9.16%,实现旅游
2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2014 年浙江省矿产资源[OL].中国:2015-11-10[2017-3-18].. cn/art/2015/11/10/art_1070691_387402.html.
3/8
络,不断促进清洁油品消费。3
第三节 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为 1600 毫米左右,是 中国降水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为 1405.11 亿立方米,但受制于较 高的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为 2536.77 立方米,基本处于全国平均水平。4
但由于客观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地勘投入所限,我省矿产资源形势较严峻。 除部分非金属矿产外,大部分矿产保有储量不能满足开采需要,叶蜡石、硅藻土、 水泥灰岩、熔剂灰岩、玻璃原料、明矾石、沸石、电石灰岩、高岭土、陶瓷土等 10 多种矿产保有储量可以满足开采需要;铁、铜、铅、锌、钼、金、硅灰石、饰 面用花岗岩等矿产保有储量基本能满足开采需要。2
13
499
2
919.9
25 128.1
27
58.8
4
763.4
18 406.2
19 399.2
31
18.8
6
673.5
29
43.8
28
44.2
园地
位 面积/万
次
公顷
12
59.8
16
35.3
23
13.6
19
27.2
7
78.2
20
25.9
2
128.9
3
108.9
22
16.8
4
92.8
5
84.5
21
22.3
第二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 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其中山地和丘陵占 74.63%,平坦地占 20.32%,河流 和湖泊占 5.05%,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全省土地资源受制于多山地丘陵的地貌和稠密人口的限制,耕地资源较为紧 张。农用地面积仅为 846.2 万公顷,列全国第 24 位;其中耕地面积仅为 197.9 万 公顷,绝对数量在全国位于第 23 位,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 0.54 亩,仅为全国平 均水平的 36%。1
6 1331.9
12 895.4
26 120.2
20 461.1
24 348.1
4 2182.7
14
862
7 1223.7
13 885.9
29
25.9
9
1036
18 562.1
1 2325.6
27
77.1
23 354.3
25 150.2
19 486.2
8 1120.3
31
4.8
3
2217
30
5.5
5 1602.8
但总体来看,浙江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多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且两者空间分 布不均。人文景观(名人故居类,遗址古迹类)主要集中于杭州,湖州,嘉兴, 绍兴,宁波等市,而自然景观主要集中于金华,丽水,衢州,温州等市。因而依 据省内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将全省旅游划分为“三带十区”。“三 带”是以城市为核心,以交通干线为轴线,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形成各具特色、 分工合作的三大旅游经济带。分别是以历史文化名城、吴越文化、古镇、古运河 等为主要特色资源的杭州湾历史文化旅游经济带,包括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 绍兴市、宁波市;以海洋海岛风情、海天佛国、阳光沙滩等为主要特色资源的浙 东沿海海洋旅游经济带,包括舟山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和以自然山水、 风景名胜、植被生态为主要特色资源的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包括金华市、 衢州市、丽水市。而“十区”即十大旅游区,包括杭州国际休闲旅游区、宁波河 姆渡——东钱湖旅游区、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旅游区、浙北古镇运河古生态旅 游区、绍兴古越文化旅游区、金华商贸文化旅游区、衢州南宗孔庙——石窟文化 旅游区、舟山群岛旅游区、台州天台山——神仙居旅游区、丽水绿谷风情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