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概述
静脉大输液治疗概述
杨志叶
简述
• 大容量输液是指超过100ml,经静脉滴注输 入体内的灭菌注射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调整体内水和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提供 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氨基酸以 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维持循环血容量以 及降低颅内压等;大容量输液同时也是静 脉药物治疗的载体,供加入各种药物进行 静脉输液治疗。
• 3~3.5mmol/L高血钾会抑制心肌功能,以致心脏 停搏于舒张期状态;当血钾水平达到7.5mmol/L 时,甚至可能发生死亡,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一般补钾时要求kcl浓度不超过0.3%为宜, 输注速度不超过0.75g/h。而当体内缺钾引起严 重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是,静脉补钾的浓度要 高(0.5%,甚至1.0%),滴速要快,可达1.5g/h, 但需严密动态监测患者血钾水平及心电图变化, 以防高钾血症发生。 • 再如正常情况下,成人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为 0.5g/(kg.h),因此葡萄糖注射液的输注速度必须 考虑到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限度,如输入过快, 机体对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部分葡萄糖就会从
• 2.药液的渗透压 • 过快地静脉输入低渗性液体,可能导致肺水肿或 充血性心衰;而过快地输入高渗性液体,则可能 引起渗透性利尿造成脱水,还易导致静脉炎的发 生。例如10%浓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治疗低钠血 症,输注速度不宜超过30ml/h。 • 3.药物的刺激性 • 在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注 射液、化疗药物等时应适当减慢滴速,尽量减少 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保持静脉通路的可持续 利用性 • 4.药液的温度
四、血容量扩张剂类输液
• 临床上主要有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以及 改性明胶。右旋糖酐按分子量大小可分中、 低、小三种,中分子(70)和低分子(40) 主要用于增加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 低、小分子(20)主要用于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是通过静注 后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水分 而增加血容量,升高和维持血压。
影响输液滴注速度的因素
• (一)输液本身的因素 • 1 、药物种类 • 药物种类不同,其输注的速度也有不同的 要求。某些药物在输入时需要保持血浆浓 度相对稳定,因此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尤为 重要。 • 以临床常用的kcl注射液为例,正常血钾浓 度为3.5~5.5mmol/L,如果将1gkcl直接静脉 推入血液,可在短时间内使血钾升高
输液治疗原则
• 静脉滴注给药是不经过吸收过程直接从静 脉将药物输入人体循环系统,再经过血液 循环直达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给药方法; 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是临床药物治疗 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静脉输液药效迅速、 剂量易控、作用可靠,尤其适合不能口服 给药的患者或不能口服给药的药物;有着 其他给药途径无可替代的许多优势。但与 此同时,静脉给药也带来多方面的问题。
• 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 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 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 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 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 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 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 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 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6)作为冲 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 治疗轻度碱中毒,等渗氯化铵(0.9%)则用于 治疗严重碱中毒。
三、营养型类输液
• • • • • • 营养输液剂可分为: 糖类 氨基酸 静脉脂肪乳 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剂型上来说属于 小容量注射剂,临用前加入其他营养输液 中使用。
糖类输液
• 主要有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输液,还有木糖 醇输液、果糖输液、麦芽糖输液等。此类 输液主要补充人体水分和热量,具节约蛋 白质作用。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 之一,每1g葡萄糖可产生4kcal热量,故被 用来补充热量,治疗低血糖症;当葡萄糖 和胰岛素一起静脉滴注,糖原的合成需钾 离子参与,从而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血钾 浓度下降,用来治疗高钾血症。
五、治疗型输液
• 这类输液主要是由本身所含治疗药而发挥 作用。甲硝唑注射液,葛根素葡萄糖等。 之所以能广泛应用,有诸多优点:不需要调 配,无需添加其他溶媒,剂量准确,可有 效避免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具 有良好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如葛根素葡萄 糖输液,克服了原葛根素小针剂需以50% 丙二醇为溶媒而造成血管刺激和过敏反应 的缺点。
• 短时间内达较高血药浓度进而提高杀菌疗效,同 时可减少因药物分解而产生的致敏物质,宜将一 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0.5~1小时 内滴完。(青霉素钾例外)甘露醇用于临床上救 治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时的脱水治疗时,为建立有 效渗透梯度,要求甘露醇注射液快速输入体内, 一般20%甘露醇250ml半小时内输完。但已有研 究表明,血· 脑脊液屏障结构完整时,快速输入 甘露醇后,由于其迅速扩容作用使脑血流量增加, 可引起一过性的颅内压增高。这种作用可能导致 部分患者(原始颅内压中、重度升高者)颅内压 骤然上升而致病情恶化。因此甘露醇的滴注速度 不宜一概快速,应根据颅内压监测情况的不同进 行调整。颅内高压患者宜采用先慢后快的输入方 式,在起始十分钟内放慢速度,然后快速输
• 首先静脉给药是一种不方便的用药途径,用药期 间患者不能随意行动;其次,静脉给药也是一种 有创伤性的给药途径,诸如局部疼痛、 静脉炎、 空气栓塞、漏液产生的皮下组织红肿和炎症等时 有发生;另外,由于输液本身或药物配伍产生的 微粒会造成输液反应甚至产生肉芽肿等更为严重 的问题,药液灭菌不彻底、配液环境或操作污染 可能产生热原反应;再有,静脉输液中往往加入 多种治疗药物,这些药物的理化配伍和药效学相 互作用比较其他给药途径往往更为复杂;最后, 静脉药物治疗往往要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与口 服给药途径相比不符合药物经济学的原则。
• 慢性肾衰时,体内大多数必需氨基酸血浆浓度 下降,而非必需氨基酸血浆浓度正常或升高。 本品可使下降的必需氨基酸血浆浓度恢复。如 同时供给足够能量,可加强同化作用,使蛋白 质无须作为能源被分解利用,不产生或极少产 生氮的终末代谢产物,有利于减轻尿毒症症状, 可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道外支 持;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功 能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 综合上述诸多考虑,进行静脉药物治疗必须掌握 下述原则:(一)严格掌握静脉用药适应症,尽 量采用口服给药途径。原则上能口服不肌注,能 肌注不静注(二)尽量采用序贯疗法。病情危急 时采用静脉给药方法,病情缓解后立即换用口服 药物(三)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规程。减少 由于处置和操作引起的药物不良事件(四)合理 控制滴注速度,防止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加强输液监护,注意观察患者对输液治疗 的反应,做好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准备。
药液名称
5%葡萄糖
滴数/ml 药液名称
约20 林格液 20%甘露醇 低分子右旋糖酐
滴数/ml
约20 约21 约23
10%葡萄糖 约20 25%葡萄糖 约23
50%葡萄糖 约26
血浆 全血
约24 约27
(二)患者因素
• 1.年龄 • 2.病理状态 • 一般而言,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输注 速度不超过30滴每分钟,同时要严密监测 心肺肾功能;而大出血严重脱水患者则要 求迅速滴入,速度应控制在90滴/分钟 • 3.体位 • 4.患者耐受性
• 药液温度过低,在输注过程中机体可能因为低温 刺激,出现血管壁痉挛而导致滴速减慢,某些体 质较弱者,还会出现寒战等不适反应。因此,输 注低温药液的速度应相对缓慢,必要时还应采取 一定的加温措施,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 • 5.药液的浓度 • 药液的浓度不同,其每毫升的液滴数也有差异; 一般而言,浓度越大,比重越大,其每毫升的液 滴数也越多。临床常用几种药液每毫升液滴数:
• 尿中排出,特别是肝脏代谢功能减低的肝病患者 更需要缓慢输入。 • 一般而言,对于抗心律失常药、抗肿瘤药、血管 活性药等,输注速度不宜过缓,否则不能达到预 期的治疗效果;而对于氨茶碱、苯巴比妥、利多 卡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治疗安全范围窄、药 动学个体差异大、易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则应 注意输注速度不能过快,避免因血药浓度超过安 全治疗范围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分类及临床意义
• 一、 电解质类输液 钠和氯是机体最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 于细胞外液,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 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输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纠正患者体 内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维持体液渗透压 和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0.9%氯化钠 和复方氯化钠输液是国内外生产的主导产
• 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作即配型药物的溶剂。 近年来电解质输液已从单一电解质逐步过 渡到复方电解质,进一步发展为乳酸林格 液和各种浓度的含糖复方电解质,为临床 提供方便。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用的电解质 输液(TPN基础液)。 • 传统的氯化钠输液主要用作药物溶媒外, 单用时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 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由于传 统的氯化钠输液氯离子浓度偏高,大量输 注时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配方中降低 氯化钠用量,加入乳酸钠使组成更接近
氨基酸
氨基酸输液可分为营养型氨基酸和治疗型 氨基酸,目前国内氨基酸生产的品种已发 展到20余种,临床可选择的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的种类日益增多。主要具有促进人体 蛋白质代谢正常,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蛋 白质,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等作用。按所 含氨基酸种类的不同,临床可有不同用; 9AA为例,可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使蛋白 质合成显著增加而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在
静脉用脂肪乳剂
• 脂肪乳剂是以大豆油为原料精炼的天然产 物,含有中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经静脉输入可提供能源,还可为患者提供 足够的必需脂肪酸。主要用于围手术期患 者,重症消耗性疾病患者,急、慢性消化 道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长期昏 迷患者,早产儿以及不能进食的老年人和 必需脂肪酸缺乏症患者。
• 细胞外液,就是有平衡液之称乳酸钠林格 液,成分中含有乳酸钠3.10g,氯化钠6.00g, 氯化钾0.30g,氯化钙0.20g,输注体内可使 水和电解质平衡,且有扩张血容量维持酸 碱平衡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