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研究报告一、背景中粮集团旗下众多品牌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蒙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大悦城、亚龙湾度假区、中茶茶叶、金融保险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根据中粮集团的官方网站披露,目前公司的资产超过570亿美元,资产和机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
2015年12月26日消息: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将调往中化集团。
另有传闻称,接替宁高宁的,是现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董事长赵双连。
二、中粮集团的产业链分布大悦城地产(00207HK结点一:农业服务及粮食流通1、种植与养殖中粮集团目前经营小麦、稻米、葡萄、糖作物、番茄、茶叶种植和肉食、乳业养殖业务。
2、农产品收储物流中粮是国内最大的市场化流通企业。
3、粮油食品贸易中粮在粮食进出口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全球遍布海外客户。
在食糖进口、番茄酱出口上,处于行业首位,大豆、棕榈油进口居第二位,中国95%小麦进口,70%大米、玉米出口通过中粮完成。
结点二:农产品加工及屠宰1、屠宰及肉类加工到2012年,中粮在湖北、天津、江苏各形成150万头的生猪屠宰能力,并形成1.1亿只肉鸡屠宰能力。
2、饲料加工中粮运营和在建饲料加工厂近20家,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800万吨。
3、农产品加工覆盖二十多个省份的140多家加工企业使中粮形成了领先的规模优势,小麦、稻谷、玉米、油料、番茄、甜菜、葡萄、茶叶等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
结点三:品牌消费品及终端销售1、产品包装中粮拥有食品罐、气雾罐、金属盖、印铁和塑胶等七大类主要包装产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等消费品包装,在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均排名第一位。
2、电子商务(我买网)我买网是中粮的B2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休闲食品、粮油、生鲜食品、果汁饮料、酒类、茶叶、调味品等百种品类。
3、品牌食品中粮在米、食用油、肉食、食糖、杂粮、调味品、巧克力、糖果、酒类、乳制品、饮料等各类居民消费食品上拥有众多品牌,在销售终端拥有大量客户,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
结点四:全服务链1、房地产中粮开发了海景壹号等多个景观住宅项目、著名的亚龙湾旅游地产、大悦城商业地产、多个豪华地标级酒店。
2、金融服务中粮集团涉及多个金融领域,拥有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三、中粮旗下品牌运营1、传统农产品、食品中粮集团拥有的品牌已不下10种,大家所熟悉的五谷道场方便面、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福临门食用油、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等品牌都是出自中粮集团。
2、地产业务以大悦城冠名的商业地产几乎都是中粮集团出品,比如2007年开业的北京西单大悦城,还有北京朝阳大悦城、上海大悦城等项目都是由中粮集团所运营。
另外,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也是由中粮集团开发。
在酒店业务上,中粮集团经营着不少高端酒店项目,旗下的酒店包括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北京长安街W酒店、三亚美高梅金殿度假酒店等。
3、电子商务目前经营着一家名叫“我买网”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要卖食品和生活用品。
4、金融服务中粮集团投资了一家以农业产业金融为服务重点的银行,叫龙江银行,位于黑龙江省内。
四、中粮资本市场运作1、重大并购(1)并购Nidera2014年3月23日,中粮集团正式宣布收购荷兰知名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 51%的股权,这是当时中国粮油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并购。
Nidera背景资料成立于1920年的Nidera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农产品及贸易企业,总部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Nidera的名称来自于该公司从事粮食交易的国家的英文名首字母:荷兰(Netherlands)、东印度群岛(East Indies)、英国(England)、俄罗斯(Russia)和阿根廷(Argentina)。
目前,Nidera包括债务在内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聘用着大约3800名员工,年销售额超过170亿美元,在18个主要进出口国家从事当地分销和国际贸易业务,主营谷物、油脂油料、农业投入产品以及生物能源产品,售往全球超过60个国家。
Nidera的优势在于对一手粮源的掌控和南美市场领先的种子业务。
通过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换取大豆、小麦、玉米的易货贸易模式,Nidera在南美主要粮食采购国巴西、阿根廷与农民和当地合作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而锁定了粮食供应,2012年实现产地收购量超过1100万吨。
Nidera拥全球范围内独立经营的种质资源库,在引入基因特性上具备行业领先的能力和经验。
(2)并购来宝农业2014年4月2日,中粮集团又宣告与总部位于香港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者来宝集团合作,15亿美元收购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51%的股权,中粮集团将来宝农业定位于海外采购平台。
就在前几天12月23日中粮披露,中粮集团与来宝集团达成一致协议,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国际有限公司以7.5亿美元收购来宝集团所持有的中粮来宝农业49%的股权。
待上述交易完成后,中粮国际将持有中粮来宝农业100%的股权,同时,中粮来宝农业将更名为中粮农业。
来宝集团背景资料公开资料显示,来宝集团总部位于香港,是全球供应链管理者,业务领域覆盖农产品、能源产品以及金属和矿石。
作为来宝集团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宝农业的核心业务是从事谷物、油籽、糖的采购、存储、加工、运输、分销和贸易。
其价值链的核心是从低成本的生产地,如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区获得资源,然后将其运至高需求的市场,如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
2014年中粮集团联合国际投资团收购了来宝农业51%的股权后,将其更名为中粮来宝农业。
至2014年底,中粮来宝农业销售额达149亿美元,在全球范围经营4600万吨农产品,下属45个分公司及机构遍布29个国家,拥有9500名员工。
中粮来宝农业主要在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包括印度及中国)及澳洲经营农产品的采购、加工、存储和营销,涉及谷物、油籽、糖、乙醇、棉花、咖啡等品种,其物流及加工资产战略性布局于全球农产品贸易流动主干线。
来宝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来宝集团收入536.9亿美元,净利润仅有1.94亿美元,去年同期是3.72亿美元,净利润大幅下滑,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来宝集团的合资企业和关联企业造成的损失,达到2.08亿美元,这近2亿美元的损失中又主要是来宝农业的糟糕业绩造成的。
来宝农业有一块业务是食糖,首先今年食糖的价格大幅下滑,其次在原料产区遭遇阴雨连绵。
除了食糖,来宝农业还采购、加工和分销如玉米,小麦,大豆和植物油等谷物油籽产品,但是2015年,大宗商品的价格基本上都不理想。
分析认为此次全资收购之后,中粮来宝农业作为中粮集团的海外平台,会将其上游粮源掌控和交易资产直接对接中粮旗下企业的下游加工及分销网络,形成上下游一体化格局,有利于中粮集团全球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3)并购酒鬼酒2014年11月,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间接入主酒鬼酒。
公开资料显示,酒鬼酒第一大股东为中皇有限公司,持有31%的股份;中皇有限公司由Everwin Pacific Limited(持有50%股权)和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通过子公司持有50%股权)共同控制。
其中,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是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孚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成为后者全资子公司,即酒鬼酒也归为中粮集团所有。
2015年10月7日,酒鬼酒发董事会公告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为其实际控制人。
目前,中粮已经拥有长城葡萄酒和一些进口葡萄酒业务,在白酒领域,除目前并购的酒鬼酒外,中粮集团旗下的重要白酒资产还有泸州老窖石梁酒基地,同时通过中粮农业产业基金参股习酒,但并不涉及到经营管理。
酒鬼酒背景资料“酒鬼酒湖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是由酒鬼酒供销公司与湖南省的骨干经销商共同出资成立,到2012年销售额达到了16.52亿元,净利4.95亿元。
不过,2012年底的塑化剂风波让酒鬼酒陷入谷底。
2013年酒鬼酒亏损3668万元;2014年继续亏损达到9747万元。
公司股票被戴帽,如果2015年无法扭亏则面临退市的风险。
根据酒鬼酒的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酒鬼酒主营业务收入为3.06亿元,净利润为3949万元,较前两年已经扭亏。
(4)华粮2013年3月,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将作为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
2013年底中粮完成了“中粮贸易公司”的组建。
至此,中粮、中谷、华粮三家粮食央企“三粮合一”,实现了粮食内贸、外贸、物流业务的统一。
华粮背景资料2013年,华粮集团拥有总仓容达746.8万吨、总中转发运能力2750万吨,拥有6个粮食中转专用港口,拥有3400多辆散粮专用车皮,占国内散粮专用车的40%以上,拥有4艘粮食运输船舶、17万米铁路专用线,每小时中转发放能力达25300吨。
除此之外,华粮拥有总仓容170万吨、生产性泊位6个的大连北良港,是我国“北粮南运”的枢纽,世界最大的专业粮食港口,总中转能力1500万吨,其中粮食中转能力1200万吨。
北良港为北良公司资产,而华粮集团占北良公司总股比为80.47%,具有绝对控股地位。
2、上市公司运营情况目前,中粮集团在资本市场坐拥8家上市公司。
其中包括蒙牛乳业(02319.HK)、中国粮油(00606.HK)、中粮包装(00906.HK)、大悦城地产(00207.HK)、中国食品(00506.HK)5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地产(000031.SZ)、中粮屯河(600737.SH)、中粮生化(000930.SZ)3家A股上市公司。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粮虽然坐拥8个上市公司,业务版图横跨多个行业,但业绩可谓惨淡。
除去政府的补助,中粮已是巨额亏损,7个上市公司业绩都在亏损或下滑,而唯一业绩还算及格的蒙牛乳业,今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相当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只有伊利一半。
蒙牛乳业(02319.HK):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5.64亿元,净利润13.38亿元,但同期对手伊利股份(600887.SH)的营业收入是298.56亿元,实现净利润25.78亿元,也就是说在营业收入相当的情况之下,蒙牛的净利润差不多只有伊利的一半。
中国食品(00506.HK):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8亿,同期下降12.4%主营业务:酒类、饮料、厨房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以及物流业务。
产品:长城葡萄酒、孔乙己、黄中皇黄酒、福临门食用油、调味品等厨房系列食品、金帝巧克力、美滋滋糖果及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