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辩论赛精彩辩词

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辩论赛精彩辩词

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辩论赛精彩辩词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原动力。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讲的就是精神的力量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银行自1912年的成立到现在的临近上市,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发展与生存是一种由政府“埋单”、扶持的“阿斗式”,那么股改上市后,将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

面对着新的经营形势,需要有一种粘合剂把企业和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产生共同的发展愿景。

而我们的企业文化集中反映的就是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以及共同的利益追求;2、我方提出的观点中,以短短的24个字涵盖了“银行、股东、员工、客户”四个利益群体和“服务、机制、理念、目标”四个层面。

作为股份制银行,资本投入就要追求资本回报,这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真理;不提供规范服务,就难以留住客户长驻;没有客户,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资本回报;没有回报,银行的整体目标、员工的个体目标就难以得到实现。

在我方的观点中,达到了“客户、股东、员工、银行、社会”五个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统一;而这五者的高度统一,正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3、现在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我方提出的观点正是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主线。

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提供规范服务”就是以客户为本,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二,“实现自我价值”是以职工为本,现在我行为职工搭建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平台,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发展。

在过去的2005年,我行各项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我们枣强支行新增存款万元,人均存款万元,人均实现利润万元。

这些数字不正是我方所阐述的企业文化所起到的现实性的作用吗?由此可见,我方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并不是平地生根,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行作为现代化银行实践的结晶。

对方辩友,难道你们还有抛开现实的理论吗?反方一辩:主持人、对方辩友、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辩论会!我方认为:“提供规范服务、追求资本回报、鼓励效率优先、实现自我价值”这四句话,如果用来作为我行内部的一个口号还是可行的,但如果把它作为我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显然是不够妥当的。

首先,它涵盖的内容不够全面;其次,用词不够准确,缺乏人文主义色彩。

我们认为其不够全面的理由主要有三点:1、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主要倡导的就是以人为本,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而这四句话把“追求回报、效率优先”作为核心词,总让人感觉与和谐社会不合节拍。

咱们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和”字,所谓“家和万事兴”,有和谐才有发展;有共享成果才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明天,才能气顺心也甜。

作为国家控股的大企业,我们应该积极弘扬这一主旋律,并把其思想内涵写进我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比如可以设计为:“中行—我们大家的共享乐园”等等诸如此类;2、诚信乃立业之本,诚信乃兴商之道。

想必大家对中央一台刚刚热播过的《乔家大院》记忆深刻吧?晋商之道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其根本就在于它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

“在商言商”本无可厚非,可如果不以诚信为首,最终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

作为有近百年历史的大银行,而今又面临上市,首当其冲应把“诚信”作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并把它列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因为它正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撑和保证;3、作为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真情回报社会为己任。

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发展了,企业才能更加壮大;只片面追求资本回报,不讲奉献社会,企业就不会顺利走上后续发展之路。

另外,对这四句话中的几个用词,我不知对方辩友仔细推敲过没有?比如“追求资本回报”中“资本”一词,让人感觉人文气息少了点,而且市场经济的含义或韵味太浓了点。

毋庸讳言,“追求资本回报”应该说是我行经营的最终目标之一,我行控股股东是国家,绝大部分利润上缴国家,由国家统筹安排,造福亿万人民;而“资本”一词不能全面反映上述内容,不够准确;再有,这四句话行业特点不明显,不利于传播。

可以说,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则是一种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企业的精髓所在。

而单从这四句话上反映不出我行的经营特色,不利于广大客户认可和舆论传播,所以我方认为:这四句话如果用来作为我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是片面的、不够准确的。

谢谢大家!★攻辩阶段正方二辩提问请问对方二辩:1,现在你的工资收入每年是增长还是下降?答:增长。

2,还满意吗?答:还行。

3,你认为这和企业的整体效益有没有关系?答:当然有。

4,那么企业如果不追求资本回报,会给你带来理想收入吗?答:应该不会。

但切莫忘记,我行最大的股东是国家,绝大部分利润上缴国家,由国家统筹安排,最后还是回馈给社会,造福亿万人民,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分子。

反方二辩提问请问对方二辩:1,作为由国家控股的一家企业,是不是应该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呢?答:是的。

2,那么这是否与“追求资本回报”相矛盾呢?答:中国银行面临着股改上市,将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

可以说,没有资本回报就没有股东投资;没有股东投资就没有银行的发展。

银行都没有了,何谈“为人民服务”呢?3,难道你能否认“追求资本回报”不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论吗?答:所谓“付出就应有回报”。

“追求资本回报最大化”正是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显著特征啊。

难道你认为让股东资金泥牛入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吗?正方三辩提问请问对方三辩:1,咱们职工是按劳取酬还是按绩取酬?答:是按绩发放的。

绩效考核领先则收入高,反之则低。

2,哦?那看来是“鼓励效率优先”喽!这对你日常工作是否有促进作用呢?答:有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本来就提倡多劳多得嘛!3,哎这位辩友,你不要偷换概念!付出劳动多,不一定收入高啊,付出劳动并不是磨洋工,还要讲求效率!这才是我行正确的发展观!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答:那再讲效率也胜不过股东啊,他们才是最大的赢家!是真正的“财主”。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们收益越高,他们也就赚的更多!反方三辩提问请问对方三辩:1,在现实工作中,你对股东分红是怎么看的?答:很正常啊。

现在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打破原来旧的模式。

“追求资本回报”可以说摈弃的就是原来“两高一低”、片面追求最大发展规模的粗放式经营,对我们员工来说,也更有了主心骨;2,企业以“追求股东回报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你怎样能“实现自我价值”?答:实现自我价值不一定滞留在物质和金钱方面,更应体现在精神追求上;况且股东比我们付出了更多努力,不止于投资,还有管理,无一不包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股东与我们同风雨共患难,我们只有更加努力,谋求共同发展才有价值体现,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正方一辩攻辩小结在以上攻辩中,对方二辩对我方“追求资本回报”的观点没有提出否认,这很显然是对我方的支持与认同,我们表示感谢!通过二辩的回答呢,我们也可以看出:“追求资本回报”确实给他带来了收益,这一观点正在其现实生活中被实践着。

其实我非常欣赏对方三辩的思想境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们向你致敬!因为首先你肯定了“自我价值”,然后对“资本回报”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正如对方二辩刚才所提到的:我行最大的股东是国家,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了,祖国母亲的笑容才更加灿烂啊!由此可见,正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境界具有多么大的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啊!同时也证明我方提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是多么的确切啊!刚才对方辩友偷换了概念,我们说“鼓励效率优先”,并不是倡导简单机械的运作方式,职工也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啊,同样需要与企业同生死共患难,出谋划策共求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和完成任务。

当然,多劳多得没有错,但作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这只是其一,我们更重视的是绩效。

这四句话准确定位了我行的运行机制及企业和职工个人的价值目标,全面准确定位了我行企业核心价值,为我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推动我行全面快速高效发展。

谢谢大家!反方一辩攻辩小结各位好!在刚上场的发言中,我已经明确提出,“提供规范服务、追求资本回报、鼓励效率优先、实现自我价值”这四句话,如果用来作为我行内部的一个口号还是可行的,因为这些内容毕竟是我行工作的几个方面,但如果把它作为我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一种理念,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偏颇和瑕疵。

“追求资本回报”是我行股改后谋求发展的一个目标,本也没有错,但把它堂而皇之地搬上舆论的最高台,商业气息明显盖过了我们一向倡导的人文理念,没有兼顾大局,也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不相吻合。

在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是共同富裕,但我们更讲求奉献。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应该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的“舍小家顾大家”、带领人们共同前进共奔富裕的事迹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对方辩友简单地把“追求资本回报,鼓励效率优先”定义为我行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是非常不全面的,更不能从心底感化人、凝聚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崇尚人文主义的关怀,更追求共谋利益。

难道中国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优美的语言积淀竟提炼不出更具人文色彩、更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吗?商业味十足的四句话怎么能打动广大客户以及全体员工的心,又何谈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呢?★自由辩论阶段正方二辩:对方一辩的陈述中,提到了“追求回报、效率优先与我们和谐社会不合节拍”,我不知道你们对“和谐”是怎样一个理解?和谐的目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生产力”,不追求资本回报,不鼓励效率优先,企业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创新,更谈不上发展。

可发展不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谐吗?难道你能说发展与和谐不合拍吗?反方二辩: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人人都享受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你方提出的“追求资本回报”是针对股东而言的,把股东利益放在了第一位;“鼓励效率优先”强调的是一切发展围绕效益转。

股改上市后,是以“为股东提供资本回报”为目标,而不是以“共享成果”为目标,这又怎能美其名曰“共享”呢?正方三辩:对方在开场的陈述中不是已经提到了吗:“我行的控股股东是国家,绝大部分利润上缴国家,由国家统筹安排,造福亿万人民”,既然我行的控股股东是国家,那么我们“追求资本回报”,除了“回报”我行认股股东外,更多的难道不是为了“回报”国家、造福亿万人民吗?而你也正是其中一员啊!难道这不是“成果共享”吗?难道这就不和谐了吗?反方四辩:我们并没有否认“追求资本回报”是回报国家,而是说这句话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回报国家的含义,特别是“资本”一词使用不够恰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