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关于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足本地,制定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建设生态城市重点是要制定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步骤、目标,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建设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

特别是在目前阶段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漠的时期。

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体现城市风格特色的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配备对城市废水、废气、废渣达标处理设施,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回收各种可利用资源尽量变废为宝。

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创造出低碳高效的生态交通环境。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力度提高中心区的森林覆盖率及城区绿化率,在市区建设综合性公园和植物园,加大城市绿地和小游园的建设,把城市绿地纳入总体规划,此外要坚决保护好城区现有的林木、花草等。

四、加强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生态城市建设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设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职能机构和建立生态管理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联系、多元投入和全民参与,要逐步建立健全由政府领导和资源、环保、法制等部门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生态城市建设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要逐步采用绿色GDP指标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增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考核,作为衡量
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

要实施生态环境审计工作,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政绩考核制度,把环保工作列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起环境公共信息网、环境管理网和预警网,及时为生态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客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应用及以及人才培训、引进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人才和科技保证
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违背,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

加强生态环境科研,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

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建设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之路,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七、重视城市间、区域间合作
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都是与生态城市建设背道而驰的。

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享的网络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活动不致损害其它城市、区域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