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USHOVER方法

PUSHOVER方法

PUSHOVER方法
1.介绍
PushOVER计算是属于非线性静力计算,可以考虑多种非线性:材
料非线性(在连接/支座单元内的多种类型的非线性属性;框架单元内
的拉和/或压极限;框架单元内的塑性铰);几何非线性(P-delta 效应;大位移效应);阶段施工(结构改变;龄期、徐变、收缩)。

所有在模型中定义的材料非线性将在非线性静力分析工况中考虑。

用户可选择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类型:无 P-delta 效应大位移效应。


段施工可作为一个选项。

即使独立的阶段是线性的,结构从一个阶段
到下一阶段被考虑为非线性。

2 加载
用户可施加任意荷载工况组合、加速度荷载和模态荷载。

其中模态
荷载是用于pushover分析的特定类型的荷载。

它是在节点的力的模式,与特定振型形状、圆频率平方(ω2)、分配至节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指定的荷载组合同时施加。

一般地,荷载从零增加至完全指定的量。

对于特殊目的(如 pushover 或 snap-though 屈曲),用户可选择使用监
控结构所产生的位移来控制加载。

当用户知道所施加的荷载量,且期望结构能够承担此荷载时,选择
荷载控制。

例如,施加重力荷载。

在荷载控制下,所有荷载从零增加
至完全指定的量。

当用户知道所期望的结构位移,但不知道施加多少荷载时,选择位
移控制。

这对于在分析过程中可能失去承载力而失稳的结构,是十分
有用的。

标准的应用包括静力pushover 或 snap-though 屈曲分析。

用户
必须选择一个位移分量来监控,可以是节点的单个自由度,或一个用
户以前定义的广义位移。

用户必须指定分析中的目标位移。

程序将试
图施加达到此位移的荷载。

荷载量在分析中可被增加或减少。

确认选
择一个在加载过程中单调增加的位移分量。

若这不可能,则用户必须
将分析分割至两个或更多的顺序工况,在不同的工况中改变所监控的
位移。

注意使用位移控制和在结构施加位移荷载是不同的!位移控制只用
来计量从所施加荷载产生的位移,来调整荷载量,以试图达到某种计
量的位移值。

3 铰卸载方法
卸载整个结构;局部卸载;使用割线刚度重新开始。

第一种方法通
常使用,效率最高,第三种方法效率最低。

4 PUSHOVER方法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是一个特定的过程,用于地震荷载的基于
性能的设计。

SAP2000 提供了pushover 分析需要的下列工具:
离散的、用户定义的框架铰的材料非线性。

铰属性是考虑pushover
分析来生成的。

默认铰属性基于FEMA-356准则来提供。

非线性静力分析过程特别设计来处理在pushover分析中常见的框架
铰承载力的突然降低。

就是铰卸载。

非线性静力分析过程允许位移控制,这样不稳定的结构可被推至期
望的位移目标。

在图形用户界面,产生和绘制 pushover 曲线,包括在
谱坐标中的需求和能力曲线。

在图形用户界面,绘制和输出在pushover 分析的每一步的每个铰的状态。

以下是使用SAP2000 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像其他任意分析一样,建立一个模型。

2)定义框架铰属性并指定其给框架/索单元。

3)定义钢或混凝土设计可能需要的任意荷载工况和静力与动力分
析工况,特别是使用默认铰时。

4)运行设计需要的分析。

5)若任何混凝土铰属性是基于程序计算的默认值时,用户必须进
行混凝土设计,这样确定配筋。

6) 若任何钢铰基于程序对于自动选择框架界面计算的默认值,用户
必须进行钢设计且接受程序选择的截面。

7) 定义 pushover 分析所需的荷载工况,包括:
重力荷载和其他可能在施加横向地震荷载前作用在结构的荷载。


户可能在前面对于设计已经定义了这些荷载工况。

用来推结构的横向荷载。

若用户准备使用加速度荷载或模态荷载,
用户不需要任何新的荷载工况,虽然模态荷载需要用户定义一个模态
分析工况。

(什么是模态荷载?)
8)定义 pushover 分析使用的非线性静力分析工况,包括:
一系列的一个或多个使用荷载控制的从零开始施加重力和其他固定
荷载的工况。

这些工况包括阶段施工和几何非线性。

从此系列开始并施加横向pushover荷载的一个或多个pushover工况。

这些荷载应使用位移控制。

被检测的位移通常位于结构的顶部,将用
来绘制pushover曲线。

9)运行 pushover 分析工况。

10)审阅 pushover 结果:绘制 pushover 曲线、显示铰状态的变形形状、力和弯矩图形,且打印或显示用户需要的结果。

11)按需要修改模型并重复。

用户应考虑几种不同的横向 pushover 工况来代表可能在动力加载时
发生的不同顺序的响应,这时很重要的。

特别地,用户应在 X 和 Y 两
个方向推结构,且可能在两者间有角度。

对于非对称结构,在正和负
方向推结构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在一给定的方向推结构时,用户可考虑水平荷载在竖向的不同分布,如在此方向的第一和第二振型。

注意:PUSHOVER分析必须先进行自重计算,因为
SAP2000不能自动计算重力。

因此,荷载工况里必须有自重工况,见下图,自重系数为1的荷载工况;分析工况里面自重工况的荷载施加控制选全部荷载。

(4) 性能点的确定. 将能力谱曲线和某一水准地震的需求谱画在同一坐标系中, 两曲线的交点即为性能点,将其所对应的谱位移按式(1) 转化为结构的顶点位移,根据其在原结构Vb~ un 曲线上的位置,可确定结构在该地震作用下的塑性铰分布、杆端截面的曲率及侧移等,综合评价结构的抗震能力.
若两曲线没有交点,说明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足,需要重新设计。

因为弹塑性需求谱、性能点、ζe 之间相互依赖,所以确定性能点,是一个迭代过程。

只要已知参数输入正确,性能点、ζe 、需求谱等可由程序自动算出。

在输入已知条件时,需要注意的是:程序中的地震反应谱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 的地震反应谱表达方式略有不同,需经等效后换成程序中的系数,程序中的反应谱如图5 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