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成孔径雷达的物理原理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的物理原理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心,把信息化武器装备动员的技术扩散能力和生产 工技术、先进成形与连接技术、专用设备与自动化
扩张能力作为平时准备的重点,在人员、设备、生 技术、柔性生产技术,重点加强新武器装备的研发
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准备,着力提高其战时紧急扩产 设计能力以及系统集成、总装和检测能力,在武器
能力,通过实时、精确、定向、高效的转化,保障 装备采购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敏捷制造、精益
(2)
该式表明:分辨力与波长和目标距离无关,与 天 线 的 孔 径 尺 寸 成 正 比 。这 恰 好 与 经 典 结 果( 1 )式 相反,在经典雷达中,天线越大分辨力越高,而在
由此式可以看出,要提高分辨力只有减小波长 合成孔径雷达的情况下,却是天线越小分辨力越高,
和增大天线方向孔径这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的 最适合于机载、星载使用。
天线在图 1 中的每
合成孔径雷达与普通雷达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 一个天线阵元位置上分时发射一次电磁波,以代替
方位和距离两个方向上都能获得很高的几何分辨力, 大孔径天线阵列同时发射电磁波。然后把从目标返
从而能对被测目标实现二维成像。
回的每一个回波信号储存起来,再根据电磁波的迭
方位向是通过雷达载体(飞机)的运动,形成 加原理把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迭加,便能得到大
达在役,最高分辨力可达 0 . 1 m (L Y N X 雷达)。
三、合成孔径雷达的未来发展
未来战争将是空地一体化战争,目标的密集度
高,需要未来的侦察设备能够提供大面积、全空域
目标的不同物理性质。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和要求
的不断增加,合成孔径雷达正向高分( 下转第 1 8 页)
2004 年第 4期 国防技术基础 - 5 -
3.借助虚拟动员,提高军工企业的耦合能力与 防科技企业的安全与保密工作,提高我国在武器装
武器装备动员的抗打击能力
备动员领域的信息遮蔽能力。
所谓虚拟动员,并不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
( 本 文 第 一 作 者:军 事 经 济 学 院 讲 师 )
而是对众多武器装备生产功能的一种有机组合,借
战争之需。对所选定的民用企业进行配套建设,使 生产。通过对武器装备生产功能的虚拟组合,虚拟
其在战时具备接受技术扩散的能力和及时保质保量 生产和虚拟动员,加强武器装备动员在非线式作战
地提供零配件的生产能力,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的国 条件下的抗侦察、抗打击的防护能力,从而可以很
防科技工业体系。
好地在武器装备动员工作中实现信息遮蔽,加强国
四、结束语
向机 - 星 - 地、机 - 机 - 地、机 - 舰、地 - 地点面
合成孔径雷达是用途广泛的星载、机载设备,
联网配套等综合化方向发展。
其研制工作是一项高技术应用的系统工程,技术复
(4)三维成像:利用 SAR 干涉仪可测量散射体 杂,难度大,应集中国内有关研究所和院校,加大
的高度,从而获得三维图像,如美国的 P3-SAR 等。 开发研制力度,使这一高科技侦察装备能在未来信
装备与技术
图 2 合成孔径的形成
越小距离分辨率越好。若要通过信号处理来改善距 离分辨率,则发射信号的带宽愈大愈好。
二、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上的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微波 成像雷达,具有良好的分辨力,不仅可以详细地、较 准确地观测地形、地貌,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还 可以透过地表和自然植被收集地表下面的信息。它 是从空间对地观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产生地面 目标区域或地域的高分辨力地图,提供类似于光学 照片的雷达图像,除了在国民经济和其他对地观测 领域的应用外,在军事上更有其广泛的应用,主要 包括军事侦察、军事测绘以及军事伪装的识别与检 测等,本文重点探讨其在军事侦察方面的应用。 1 .合 成 孔 径 雷 达 用 于 侦 察 的 优 点 军事上传统的成像侦察设备是光电、红外侦察 设备,是利用光电成像原理通过收集目标反射或自 身辐射的信息来获取目标的图像信息。与可见光和 红外成像技术相比,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侦察监视设 备具有如下特点:①全天候、全天时侦察能力。合 成孔径雷达不受气候、昼夜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在 恶劣气候条件下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且能穿透自 然植被发现隐蔽的军事目标和地下军事设施,这是 红外、光电等其他探测系统难以做到的。②远距离 侦察能力。合成孔径雷达具有远距离防区外探测能 力,一般采用侧视工作方式,可在安全空、海域对 敌进行远距离侦察测绘,获得目标的高分辨率雷达 图像。③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能够以很高的分 辨率提供详细的地面测绘资料和图像,特别是通过 探测舰船尾流或海面内波异常,可以发现、识别海 上舰船和潜艇。
调节范围都是有限的。
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向高分辨力是通过发射宽
合成孔径雷达突破了经典雷达的分辨极限,它 带雷达信号和脉冲压缩技术实现的,距离向分辨率
是以电磁波的独立性传播原理和迭加原理为基础, 是指当第一个目标回波脉冲的后沿与第二个目标的
应用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干雷达。
回波脉冲的前沿相接近以致不能区分出两个目标的
常用的工作方式是侧视雷达,其特点是雷达天线的
作用方向与航空平台的飞行方向垂直,从而使得载
机可沿边境飞行,不用进入敌领空,就可以探测到
敌纵深目标,使载机有较高的生存力。近二十年来,
很多国家先后研制并装备了第二、第三代机载合成
孔径成像雷达,尤其以美国的合成孔径成像雷达技
术水平较为领先,有多型 X、Ku 波段的合成孔径雷
体制组合也越来越复杂。其总的发展趋势为:
就具有带状测绘(用于粗测)与聚束式测绘(用于精测)
(1)在功能上向多平台、多频段、多极化、多 两种工作方式,只须通过测绘区一次便可以多种视
工作方式、多功能兼容、多域信息处理一体化等方 角对一个场景成像,可对多个较小区域成像。
向发展。
(7)SAR 逐步与相控阵结合: 西屋公司与德
2 .合 成 孔 径 雷 达 用 于 侦 察 的 领 域
(1)航天侦察
航天侦察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
作用,它极大地扩展了现代侦察的空域,使太空成
为现代战争新的“制高点”。目前侦察卫星已成为战
场侦察监视的主力军,在世纪之交发生的几次局部
战 争 中 ,8 0 % 的 战 场 情 报 是 由 侦 察 卫 星 提 供 的 。
R a d e r ) 就 是 其 中 一 例 ,它 是 电 磁 波 的 独 立 性 、迭 加
根据波的
原理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是集信号形成、数据
独立性传
采集、高速率大容量数据记录、高速率数字信号处
播原理,
理、电子、机械等多项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微波遥感
如果让小
成像系统。 一、合成孔径雷达的物理原理
图 1 N个元的线阵天线
(上接第 5 页)辨率、实时成像、高速图像处理、数据 A N / A P G 7 6 ,除具有 D B S / S A R 带状方式、聚束式
压缩、图像实时传输、二次图像分发等技术发展,合 工作状态外,也具有地面动目标检测能力。
成孔径雷达系统的技术性能越来越高,工作状态和
(6)多种工作状态相结合:如美国的 P3-SAR,
(5)SAR 体制与 GMTI 结合:如美国的 HISAR 息化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雷达,除具有大范围的监视和侦察功能外,还具有 (本文第一作者:海军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高工)
地面、慢动目标显示;又如多功能机载战术雷达
- 18 - 国防技术基础 2004 年第 4 期
大孔径雷达一般是有 N 个天线阵元组成的天线 极限间距,计算公式为:
阵列,如图 1 所示。它之所以能得到高的分辨力,是 因为天线的孔径大,一方面各天线阵元之间相互干
(3)
涉形成很窄的波束;另一方面目标回波被天线接收
上式表明,由于光速是常数,所以(脉冲宽度)
- 4 - 国防技术基础 2004 年第 4 期
察卫星共同组成
了强大的天基侦
察阵容,昼夜不
停地监视着世界
各地的军事动
向,使美国在航
天侦察领域占有
明显的优势。
图 3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
(2)航空侦察
由于卫星发射成本高、定轨运行且有时间间隔
性,而有人机和无人机的低成本、高机动性和无时
间间隔性正好可弥补卫星的缺陷,所以合成孔径雷
达在航空侦察中应用更为广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一个大合成孔径天线从而提高雷达的方位分辨力。 天线的结果,这就是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如
经典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计算公式为:
图 2 所示。
( 1)
合成孔径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计算公式为:
ρ 式中: - - 方位分辨力;
λ - - 辐射电磁波波长; D - - 天线的方向孔径; у - - 目标到天线的距离。
装备与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的物理原理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崔麦会 周建军 陈超
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战争中,雷达扮演很重
后再进行
要的角色。在雷达技术中,现代雷达有着丰富的理
相干迭加
论 内 容 ,合 成 孔 径 雷 达 ( S A R:S y n t h e t i c a p e r t u r e
的结果。
(2)在性能上,合成孔径雷达应具备对小速度 州仪器公司共同为 X 、L 、C 波段研制了 S A R 有源
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目标识别能力;利用对旋 阵列用的 T / R 组件,以及由 X 、L 、C 波段三部分
转物体的多维分辨和大的信息带宽,以提高分辨率。 子阵组成的有源阵列天线。
(3)在传输途径上,由单一的机 - 地实时传输,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能克服云雾雨雪和夜暗条件
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实现全天候侦察。特别
适于昼夜跟踪舰船和装甲车辆的活动,监视机动式
洲际弹道导弹的动向,还能揭露伪装,发现隐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