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2
物质循环——碳循环
43
防卫——甲壳虫喷出毒液
44
防卫——蝴蝶用鲜艳的“眼睛”吓 走敌人
45
生态平衡及调控
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 动态平衡状态 特征:
动态平衡 整体性
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
生物种类成分的改变
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
46
生态系统的破坏——过度捕杀
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我 们应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 处!
•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 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 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 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
• 在炎热缺水 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高 到46℃时才 会出汗。 • 生活在寒冷 海域中的海 豹,皮下脂 肪很厚。 • 蚯蚓在土壤 中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 松。 荒漠中的 植物—— 骆驼刺, 根系非常 发达
生态
环境恶化与生态破 坏威胁人类生存 50
臭氧层——吸收太阳光中99%的 紫外线
中层 平流层 臭氧层 对流层
51
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能源和其它资源 的大量消耗上的
时期 能量消耗(kcal/人.天)
原始人
狩猎时期 农业社会早期 农业社会晚期 工业化早期 其他发达国家(现代) 美国(现代)
2000
5000 12000 20000 60000 125000 25000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想一想,议一议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 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 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 特点?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
在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甘 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南 部。大熊猫以箭竹等为食, 食性单一,这些地区的环境 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主要 是有竹类植物和水源。
52
化石能源的消耗造成了温室效应
53Βιβλιοθήκη 垃 圾 处 理 厂54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 时23分,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 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 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 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 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 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 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花儿离不开阳光”为什么呢?
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 这些影响生态因素进行分类吗?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光 水
温度
生 态 因 素
非生物因素
空气
生物因素
土壤 影响某种生物生 活的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1.水的影响
•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点 生活环境 适应 尿液少、出汗少 干旱缺水 (减少水分消耗) 适应 根特别长 (吸收水分)
干旱缺水
皮下脂肪厚 适应 (保温作用)
寒冷海域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适于干旱环境,茎含叶绿 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雨季草原
旱季草原
2.温度的影响
大雁南飞
晒太阳的蛇
3.阳光的影响
向 日 葵 朝 向 太 阳
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比如鱼,背面深、腹面浅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观察这些松树,思考 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形 态的不同?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你觉得什么原因导致 了沙漠中植物种类少, 植株矮小?
干旱使粮食减产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它们的耳朵大小主 要与生活环境的哪种 因素有关?
牛吃草
熊猫吃箭竹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雄狮子追捕斑马
植物的生长
(1)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2)竞争关系:不同种或同种生物之间为争
夺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
同种生物还 可能争配偶
拟
态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尺蠖
枯叶蝶
枯叶螳螂
利于避敌、捕食
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 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荔蝽(三龄若虫)
别碰我!我可不好惹!
适应的相对性: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生物 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 的
三、生物对的环境影响
长期乱砍滥伐后的黄土高原 大搞植树造林后的黄土高原
合作关系: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之间的相 互协作的关系
合作关系
蚂蚁合力搬食物
共生关系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
寄生关系
菟丝子
显微镜下的体表寄生虫
寄生关系(寄生虫)
从一个12岁男孩脑中取出的绦虫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犀牛鸟为犀牛的“私人医生”.
犀牛鸟称为犀牛的“警卫 员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0
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产者 420×108 吨/年
食草动物 64×108 吨/年
第1级食肉动物 10×108 吨/年
第2级食肉动物 1.5×108 吨/年
第3级食肉动物 0.22×108 吨/年
41
物质循环——水循环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 70%,但淡水面积仅 占3-4%,人类正面 临淡水缺乏的威胁
从工业文明 过渡到生态 文明
58
植物界的拓荒者的地衣
沙地种植植物
退耕还林(草)
何日重见太湖美
生 物 对 的 环 境 影 响
蚯蚓疏松土壤
我们美丽的星球时不时地会遭受灾难
它时常遭受着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泥石流
沙尘暴
土地沙化
赤潮.rm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 环境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好
47
生态系统的破坏——滥砍滥伐
48
如何解决生态平衡失调?
• 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平衡与开发资源的关系
• 正确安排环境供需相对平衡
• 维持生物间的制约关系
• 妥善处理部分与全局的关系,使生态系统处
于优化状态
49
六、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造 成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造 成环境恶化
环境
环境恶化与生态 破坏互相加剧
生态系统
一定地区内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物理因素的 总和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系统着重于宏 观方面,如能流、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等。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非生物成分: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大气、 水),有机物质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34
生 态 系 统 的 基 本 组 分
35
北 极 地 区 食 物 网
36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核心是生物群落 地区特点和空间结构 时间特征 三大功能类群参与代谢活动 动态平衡特征 开放性
37
生态系 统中的 能量传 递效率 低和单 向逐级 递减
38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大约 为10%
39
素食者比肉食者节约能源
55
黑色创伤:死亡人数9万余人
核泄漏过程持续了10天,放射性物质散到乌克 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其他欧洲国家。 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27 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56
保护生态环境——一场斗争
坦桑尼亚野生动 物保护官员和没 收的象牙
57
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平衡和持 续基础上健康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