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有效策略论文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有效策略论文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与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口语交际;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73-01
口语交际能力是与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的语文能力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功能。

这种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使得很多学生不爱说话。

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交际环境相对较差,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观念,滞后的教学方法,薄弱的教学资源都制约了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成了教学的难点。

学生的语文素质难
以平衡发展。

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如何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1、讲述。

让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事。

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学生有话说,乐于说。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

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

这些话题的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学生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只有贴近生活的话题,才可以激起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同时,选择生活中的话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实际,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找准找好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的话题。

2、复述。

复述课文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3、转述。

创设情境,让学生转述老师的话,既锻炼了学生的倾听,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

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只有通过双方互动的方式才能进行。

师生之间除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会构成交际关系。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倾听”。

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告诉学生“听什么”“为什么要听”“怎样听”,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才能逐步理解对方说话的要义。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表达”,要训练学生如何把要讲的话表达清楚,如何迅速地打动听者,如何让听者迅速把握要义。

4、即兴说话。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让学生即兴说话,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创设情境教给方法,平时开展口语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训练内容由易到难,训练目标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不是侧重于教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用这些技巧来限制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构建一个轻松的表达氛围。

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只有让学生轻松自然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情境中,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5、问题讨论。

就课文中的有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主题演讲。

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展开辩论。

二、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在平时的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的,一贯严格地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际时的良好习惯,在交际过程中做到以下四点:
1、言之有“礼”,即用语恰当,礼貌待人。

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

还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辅以表情和手势等体态语,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

2、言之有“物”,即表达时既有具体内容,又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
3、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说清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情”,即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朴实,发自内心,充满感情。

缺少真情实意,空话、套话、大话不离口,会令人反感,也不能感染和打动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