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乳喂养指导与评估(保健讲课)

母乳喂养指导与评估(保健讲课)

首要原因:哺乳姿势、衔乳或松乳不正 确导致乳头皲裂。 表现:乳头红、裂开,哺乳疼痛可伴出血。 乳头疼痛、皲裂是最常见的放弃哺乳 的原因之一。 衔乳不当时需断开后重新衔乳。 确保松乳方法正确:轻按宝宝下颌。
不应只含住乳头 。应含住大部分 乳晕
乳头疼痛或皲裂的处理
1.检查:
哺乳姿势 衔乳、松乳方法
哺乳前后乳房外观(乳头扁平/凹陷、皮肤颜色、肿胀)
乳房清洗方法 婴儿是否舌粘连
婴儿是否吸吮力量过大
有无鹅口疮等口腔疾患
乳头疼痛或者皲裂的处理
2. 临床护理标准
确保正确的哺乳姿势,衔乳、松乳方法 乳房日常护理避免酒精或肥皂,每天温水清洗一次即可 哺乳后将母乳涂在乳头上,有助于皲裂乳头的复原 哺乳间隙使用纯羊脂膏/鸡蛋油,保持伤口湿润减少疼痛促进愈合 避免使用其他油膏/乳剂/药膏 严重时暂停哺乳(24-48小时),用吸乳器吸乳,待伤口恢复后继续哺乳 暂停哺乳期间亦保持乳头清洁,避免衣物摩擦
请和我们一起支持母乳喂养!

二、
•初乳
分娩后第1~3天 ;产量小,密度 高;富含各种营 养成分和免疫球 蛋白。因含β胡萝卜素而颜色 呈黄色;
• 过渡乳
蛋白质含量逐 渐减少,而脂 肪和乳糖含量 逐渐增加,是 初乳向成熟乳 的过渡。
• 成熟乳
大约10天以后, 产量高,密度低 ,含母乳各项营 养成分。
“前奶”与“后奶”
•配方奶没有变化,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引起儿童肥胖
– 病理性乳房肿胀的症状:
乳房肿胀、坚硬、体温升高,触痛感,可能出现发热不适。
乳房胀痛的处理
1. 识别乳胀原因 2. 勤吸吮、按需哺乳
3. 哺乳前热敷、按摩有肿块的部位有助于排空乳房
4. 改变哺乳姿势,先哺乳乳房肿胀相对严重的一侧 5. 乳胀无法衔乳时,使用吸乳器吸出或用手挤出部分乳汁,乳头变软后鼓 励宝宝正确衔乳 6. 必要时使用吸乳器彻底排空乳房 7. 佩戴合适乳罩:减轻乳房充盈时的沉重感 8. 母亲注意休息,饮食暂清淡
便量增加 • 每天平均8-12次哺喂,可以听见宝宝吞咽的声音或有下奶的
宝宝在2、4、6周和3-4个月间有快速增长期,吃奶的频率增加, •只要坚持按需哺乳,很快乳汁产量就能符合宝宝的需求。 宝宝精神好,皮肤紧绷
✎ 小知识 感觉
母乳不足的处理
1. 勤吸吮 2. 尝试更换哺乳姿势 3. 如果吸吮不力,用吸乳器 间接增加吸乳频率促进乳汁分泌 4.妈妈多休息,补充水分 5.必要时喂哺母乳也可用喂杯、奶瓶、辅助哺乳系统喂养 6.选择适当的发奶食物、药物
挤出的母乳保存方法
冰冻母乳:在冰箱的冷冻室储存母乳,可保存6个月
注意: 冷冻箱内不能存放其他物品,只能放母乳。
母乳解冻后可保存24小时,可将盛奶的容器放在温水 中 快速解冻,不需要进行消毒,喂奶前用温水将母乳温热 38-39℃即可,但不能再次冷冻.
母乳解冻可以使用温奶器,将母乳快速温热至38-39℃, 不会破坏母乳的营养。 注意挤奶时手及储奶容器的清洁,保证乳汁不被细菌污染。
只要一、两次的瓶喂就可能让有些宝宝不爱吸吮妈妈的乳头
乳头混淆的处理
1. 停用奶嘴,用婴儿喂杯、勺子等喂食
2. 逐步减少配方奶的使用 3. 哺乳前按摩乳房,产生喷乳反射 4. 哺乳后乳房用吸乳器吸净乳汁
5. 按需哺乳,勤吸吮或吸乳
6. 尽量亲喂,鼓励宝宝学习吸吮乳头 7. 鼓励母婴皮肤接触 8. 4个月后当宝宝与妈妈乳头建立了认知后方可尝试人工奶嘴
• 建议继续纯母乳喂养 • 如一般人群一样,支持母乳喂养同时,添加适当辅食
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建议
甲肝 – – – – – 乙肝 – – –
粪口传播。 急性期隔离时,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挤奶保持泌乳。 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 隔离期过后继续母乳喂养
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染 乳汁中病毒< 血液 母亲是携带者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比较,并没有增加 婴儿感染的额外危险。 – 新生儿生后尽早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就可以母乳 喂养了。
• 内分泌因素
• 社会因素 • 遗传因素
5. 改善家庭关系、生活环境,鼓励家人支持。
6. 警惕产妇伤害性行为,注意安全保护。
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建议
• 针对HIV感染母亲提出的婴儿喂养建议 • 充分的做好HIV感染母亲的喂养咨询和指导。 • 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应提倡人工喂养,避免 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 当人工喂养是可接受的、可行的、支付得起、 可持续的和安全的时候,避免所有形式的母乳喂 养,进行人工喂养。 • 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时,新生儿期间建议纯母乳 喂养,尽可能早地停止母乳喂养。
6. 摄取足够的营养
7. 为母亲提供探视孩子的时间,使母亲安全渡过产褥期。 8. 吸出母乳正确存放,需要时使用喂杯、辅助哺乳系统喂给宝
宝。
挤出的母乳保存方法
1、在室温下最好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保存, 在24小时内,哺育自己的新生儿是安全的, 不需要进行消毒,喂奶前用温水将母乳温热 38-39℃即可。 3、挤出的母乳 放在冷冻室内保存。 2、母乳保存时间超过24小时 或将乳汁喂哺其他的孩子 需要巴氏消毒。
•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典型症状是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识活动减退,多表现为心情压抑、
焦虑、易激惹、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反应缓
慢、失眠、健忘、乏力等。可持续数周至一年。
不良心理与情绪的处理
1. 识别原因: • 分娩因素 • 心理因素 2. 倾听并做好心理疏导,解除不良因素。 3. 有不良个性的产妇,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 4. 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
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建议
• HIV感染的妇女:
• 我国喂养建议:提倡HIV感染母亲 – 使用配方奶粉人工喂养婴儿 – 避免母乳喂养 – 无论在什么情况,杜绝混合喂养 – 纯母乳喂养6周-6月:传播危险4% – 母乳喂养同时使用配方奶粉:危险加倍(8%)
– 6个月前添加固体,危险增加11倍(44%) • 婴儿已经感染HIV
1. 婴儿嘴张的很大,下唇外翻; 2. 舌呈勺状环绕乳房; 3. 面颊鼓起呈圆形; 4. 含接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5. 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 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
四、促母乳喂养成功
早吸吮
正确喂哺
母婴同室

二、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评估和处理
1. 泌乳热 2. 乳头疼痛或者皲裂
(二)、正确的哺乳姿势 1、 坐位
•摇篮式 •橄榄球式 •交叉式
2、 侧卧 位
• 侧卧式
1、母亲放松舒适; 2、孩子身体贴近母亲, 脸向着乳房, 鼻子对着乳头; 下颌紧贴乳房; 3、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4、如是新生儿则注意臀 部的支托。 5、眼神交流。
(三)、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将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
3. 乳头内陷或扁平 4. 乳房胀痛 5. 母乳不足 6. 婴儿拒哺 7. 母婴分离
8. 不良心理与情绪
1.泌乳热
• 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
37.8-39.0℃发热,称为泌乳热,一般持续4-16小
时后降至正常,不属于病态。 • 需排除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引起的发热。
2.乳头疼痛或者皲裂
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拢、 并紧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用食指托住乳房的底部; 用大拇指轻压乳房的上部, 以免堵住婴儿鼻孔而影响呼吸;
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 •※ 如果母亲的乳房大而且下垂,用手托住乳房可帮助乳汁流出。 •※ 如果乳房小而高,在喂奶时手不需要总托住乳房。
(四)、婴儿的衔乳姿势
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建议
丙肝
– 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率无差异。 – 告知母乳喂养的优点: – 母乳中存在许多特异的和非特异性的抗菌物质(免疫 球蛋白,干扰素等抗菌物质),有较好的免疫功能; –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人群,在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过 敏性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猝死综合征等 的感染率和发生率均较低。 提示: • 母乳喂养不是婴儿感染HCV的危险因素。 • 不增加新生儿HCV感染的概率。 • 丙肝感染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母乳喂养指导与评估
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产
陈群英
主要内容
一.母乳喂养的指导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的成分 二).母乳喂养的技巧 三).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方法
二.母乳喂养的评估
一).母乳喂养中问题评估与处理 二).特殊情况的母乳喂养规范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3、促进 发育
2、安全 防病
(一)对婴儿
4、培养 情商
4.乳房胀痛
• 生理性乳胀: – 自然分娩第2天或剖腹产第3天开始出现生理性乳胀。
– 生理性乳胀是因为激素分泌引起乳房血液和淋巴液供应增加引起的,
其实乳房分泌的乳汁并不多。 • 病理性乳胀
– 由乳汁瘀积所致 (乳汁排出不畅);
– 胸罩过紧或乳头护罩不合身造成的乳腺导管阻塞,也会导致乳汁排出 不畅。
不要轻易让4个月内的宝宝接触人造奶嘴
7.母婴分离
• 婴儿出生后即与母亲分离 • 婴儿出生后有过哺乳经历,因疾病或其他因 素分离。 • 母亲要上班或外出时的母婴分离
母乳分离时的处理
1. 产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 2. 勤挤奶或用吸奶器吸奶 3. 给予心理护理和相应指导 4. 建立母亲喂养信心 5. 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
•前奶
•后奶
三、教会母亲母乳喂养的技巧
尽早 喂养
正确 喂养
按需 喂养
(一)尽早喂养的重要性
1.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刺激宫缩,减少产后出血。 2.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 3.促进泌乳素分泌,产生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4.增加母子感情,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5.初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抗体,提高婴儿抵抗力。 6.初乳促进胎便的排出,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