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2010.11考试形式:半开卷考试的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连线题:1题,12分;简答题:3题,各7分,共21分;论述题:1题,15分;社会现象解析题:1题,共12分。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角色失败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本书中?(A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 迪尔凯姆和韦伯B. 帕森斯和默顿C. 科赛和达伦多夫D. 库利和米德4、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A. 孔德B. 斯宾塞C. 马克思D. 韦伯5、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 本尼迪克特B. 亨廷顿C. 米德D. 博厄斯6、社会学创立于:(C)A. 人类社会出现时B. 十三世纪C.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D.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7、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B )A. 一定数量的成员B. 特定的活动目标C. 明确的规章制度D. 正式的组织结构8、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 客观存在的实体C. 社会关系的总和D. 聚集到一起9、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D)A. 血缘群体B. 地缘群体C. 姻缘群体D. 业缘群体10、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C)A. 文化的冲突B. 文化相对论C. 文化的融合D. 文化暴力11、有无()反映了社会分层结构的封闭与开放程度:(B)A. 水平流动B. 垂直流动C. 交叉流动D. 横向流动12、从广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主要指的是:(D)A. 青年期的社会化B. 成年期的社会化C. 少儿期的社会化D. 终生社会化13、组织的灵魂是:(D)A. 组织成员B. 组织结构C. 组织的规章制度D. 组织目标14、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C )A. 社会角色的确定B. 社会角色的表现C. 社会角色的扮演D. 社会角色的失调15、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B )A. 1840年B. 19世纪60年代C.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D. 1949年16、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 )A. 核心家庭B. 主干家庭C. 联合家庭D. 丁克家庭17、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 )A.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B. 冲突理论C. 亚文化理论D. 战争18、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B )A. 滕尼斯B. 罗斯C. 孔德D. 韦伯19、霍桑实验提出了:(B )A. “经济人”假设B. “社会人”假设C. “自动人”假设D. “自我实现人”假设20、某些社会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都将经过同样的途径,转变为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相同的社会模式即现代工业社会,这一观点被称为:(B )A. 社会均衡论B. 社会趋同论C. 社会进化论D. 历史循环论2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C. 过去了的社会D. 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22、冲突理论认为,影响社会分层最重要的因素是:(D )A. 财富B. 声望C. 职业D. 权力23、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 )A. 职业B. 教育C. 收入D. 权力24、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 D )A. 面子B. 同心圈C. 团体格局D. 差序格局25、世界上第一批现代化国家出现在哪里?( D )A. 澳洲B. 亚洲C. 非洲D. 欧美26、从调查对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来进行调查,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种调查方法是:(D )A. 个案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27、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A. 绝对贫困B. 相对贫困C. 物质贫困D. 精神贫困28、职位升迁属于社会流动中的:(B)A. 水平流动B. 垂直流动C. 代内流动D. 代际流动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家庭形式是:(A)A. 核心家庭B. 主干家庭C. 联合家庭D. 扩大家庭30、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本书风靡全球,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浪潮、工业浪潮和知识浪潮三个阶段,这本书是:(A)A. 《第三次浪潮》B. 《大趋势》C. 《后工业社会》D. 《增长的极限》31、按照社会学的解释,以下哪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社会问题?(D )A. 矿难问题B. 经济问题C. 失业问题D. 人口问题32、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C )A. 封建制B. 科层制C. 家长制D. 民主制33、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A. 家庭B. 同辈群体C. 学校D. 大众传媒34、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对社会的危害最为严重的是:(B)A. 违俗行为B. 违纪行为C. 违誓行为D. 犯罪行为35、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提出的是:(C)A. 霍曼思B. 米德C. 库利D. 默顿36、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C)A. 网络环境B. 个人的心理失调C. 人们的社会行为D. 网络的开放性37、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D)A. 报纸B. 杂志C. 广播D. 电视38、联系社区成员之间的纽带是:(B)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混合关系39、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B)A. 政治制度B. 经济制度C. 文化制度D. 宗教制度40、下列手段中属于积极的社会控制是:(C)A. 指责B. 嘲笑C. 教育D. 判刑二、多项选择题1、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区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 农业社会B. 工业社会C. 信息社会D. 后工业社会E. 第三次浪潮2、构成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有:(CD )A. 权威B. 规范C. 职位D. 部门E. 资源3、以下控制手段中属于外在控制的有:(ABCD )A. 行政控制B. 法律控制C. 道德控制D. 习俗控制E. 内心道德责任感4、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BC )A. 覆盖面比B. 资金短缺C. 社会化程度不高D. 政府关注度不够E. 方式比较单一5、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有:(ABCDE )A. 交换B. 合作C. 冲突D. 竞争E. 强制6、中国社会学界杰出的代表人物有:(ABCD )A. 孙本文B. 潘光旦C. 吴文藻D. 费孝通E. 丁克7、越轨行为的正功能主要有:(ABD )A. 越轨能促使人们更好的遵从B. 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C. 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D. 越轨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E. 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8、社会的特点有:(ABCDE )A.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B.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C.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D.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E. 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9、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ACD )A. 文化B. 社会组织C. 人口D. 自然环境E. 社区10、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需要经过如下的阶段:(BCE )A. 布景与道具B. 角色期待C. 角色领悟D. 衣着与言谈举止E. 角色实践11、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BC )A. 权力B. 社会声望C. 财富D. 社会地位E. 职业12、要做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代沟问题,就需要:(ABCE )A. 要正确认识代沟问题B. 要对代沟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C. 思考如何解决代沟问题D. 把代沟视为洪水猛兽E. 思考应该把代沟控制在什么范围13、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ACD )A. 文化B. 社会组织C. 人口D. 自然环境E. 社区14、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有:(ACD )A. 家庭B. 社区C. 邻里D. 儿童游戏群体E. 非正式群体15、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三个系统,即:(ACD )A. 营养系统B. 排泄系统C. 循环系统D. 神经系统E. 物理系统16、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ABCE )A. 描述的功能B. 解释的功能C. 规范的功能D. 推理的功能E. 预测的功能17、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网络犯罪B. 计算机病毒C. 网络黑客D. 网络沉溺E. E-mail综合症18、按照陆学艺先生的观点,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BCD )A. 改革现在的户籍制度B. 就业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C. 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实现城乡一体化D. 进行土地制度改革E. 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19、初级群体具有如下特征:(ABCDE )A. 规模小,人数少B. 目标一致,整合程度高C. 群体成员难以替代D. 成员间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E. 群体控制靠非正式手段20、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ABCDE )A. 维持既有的社会制度B. 维持社会稳定C. 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D. 减弱贫困,促进社会进步E. 实现收入再分配第II卷一、连线题社会控制: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社会保障:解决社会问题、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初级群体: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发展、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有利于社会的开放社会制度:行为导向、社会整合、文化传播社会学:描述、解释、预测、规范社会群体: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联接在一起的共同体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组织:人们通过间接的联系而结成的群体邻里:居民在地域上靠近这个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戚朋友关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小群体社会: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初级群体: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二、简答题(要点单独成行)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P66)(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教集体主义文化(4)尊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2、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社会角色(P101)在社会舞台上,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任何角色,首先需要对所担当的角色有一个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2分)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自己到底承担哪些角色,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二是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适宜的行为方式,即回答“我该怎么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