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复习总结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复习总结导学案

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班级姓名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复习总结(1课时)
【学习目标】1、本节知识梳理:构建《化学能与电能》思维导图;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本节课的重点)
2、核心突破: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新情境中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
【引言】PPT展示学生制作的水果电池;以神奇的水果电池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3分钟)
活动一复习回顾构建思维导图
活动二重点突破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技巧
活动 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小结
5分钟 典例分
析:教师分析主讲,学生配合完成。

【例题】 Li ­SOCl 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是LiAlCl 4­SOCl 2(SOCl 2与水要反应)。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 +2SOCl 2===4LiCl +S +S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钟 反思、
总结、
收获
PPT 展示
2分钟 【提升训练】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电
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H +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快乐套餐】
1、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2、.[2013·甘肃兰州一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

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

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B.石墨颗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
C.炭棒应与玩具电极的负极相连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石墨颗粒的质量会减轻
3、. 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工作时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试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

(2)工作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极。

(5)电流方向从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

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入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2-3+12H2O,7H2O+7/2O2+14e-===1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电解质溶液中CO2-3向正极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