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模因论(何自然)PPT课件

语言模因论(何自然)PPT课件

语用学新论:
语言模因论
Memetics of language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中心
何自然
1
1. 模因论与模因 2.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3.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 A.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 B.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 4. 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A.模因与翻译 B.模因与文化 C. 模因与语言教学 5. 结语
8
பைடு நூலகம்
1) 教育和知识传授使模因得以复制和传播。 语言中的模因就是在教育和知识传授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我们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单词、 语句以及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在交际中又复制、 传播给另外的人。当这些信息在不断地复制、 传播的时候,模因也就形成了。
从学校和书本中学会的成语、隐喻,在人们 日常交往中作为模因现象得到反复的复制和 传播,这是模因表现;而人们学会了某些新 词语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后,这些词语被 广泛地复制和传播从而成为另一种模因表现。
9
clone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无性繁殖,但当它音 译为“克隆”而在汉语语用中出现之后,便迅速 成为模因现象不断地得到复制和传播。随着“克 隆羊”的出现,“克隆文”(指抄袭)、“克隆 片”(指翻拍或续拍旧的影片)被复制出来了; 报章上还见到下面这些与“克隆”有关的模因现 象:
好莱坞……疯狂克隆以往大受欢迎的各类型经典 电影。 (《广州日报》1999/04/03, C1)
4
回顾上世纪的文革就感受到那时的政治模因。人 的名字几乎千篇一律地改为“卫东”、“卫红”、 “学军”、“反修”;不论在什么场合(包括起 居饮食的场合)都不可少地举起“小红书”读语 录,做政治“秀”;说话、写文章(包括学术著 作)也时兴地引用几段(那怕是牵强附会的)领 袖语录。
2003年初流行一种非典型性肺炎,它传染性强、 病死率高,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这种非典型肺 炎就被简单地复制为“非典”,在人们交往中广 泛传播,表现为一种语言模因。其实这个叫法并 不科学,因非典型肺炎不只这一种,但这个叫法 就这样传播出去了,人们也就不管这个叫法科学 不科学,非典就专指这种具有某些特定病征的非 典型肺炎,“非典”的说法还被收进了《现代汉 5 语规范词典》。
2

1. 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 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
这个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
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 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 (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 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我们将 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 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 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 化的基本单位。
7
2.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Dawkins说过,模因是存储于人脑中的信息单位; 又说,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人的大脑复 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 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传播到 电脑,又从一个电脑复制到另一个电脑……可见, 存储于大脑中的信息是模因,而通过各种传递方 式传播出去的信息也是模因。模因靠复制、传播 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 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自我复制和传 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作为模因揭示了话 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从三个方面 体现: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 信息的交际和交流。
6
模因有正和误、利和弊之分。正确的、有利的模因(如爱
国、好学)使我们的知识、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发扬光 大。有害的模因(如吸毒、盗窃)同样也会传播,但它只 出现在意志薄弱的人群中,支配着他们的欲望,或令其产 生坏的企图。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色情、暴力、贪婪) 都是有害的模因现象,它们会发展到危害社会,或给社会 带来消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模因(如某种习惯、信仰)是中 性的,无所谓好坏;但部分人群会对一些不具价值的事物 以为有某种价值而加以传播(如封建、迷信、盲目崇拜)。 模因有一些是流传的想法或盲目传播开来的信息,所以它 不一定是必须真实的。模因的真实性与模因传播的成功与 否这两者之间并无关系。社会上真真假假的传言,有事实 的,也有不足为据的谣传,这正好说明模因的这种传播特 性。 模因可以是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模因与模因之间相互 支持,形成关系密切的模因集合就是模因复合体。大脑里 信息内容的自我复制和传播是模因的基因型;信息的形式 被赋予不同内容而得到复制和传播,则产生各种模因的表 现型。
3

有学者认为:模因是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 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 记忆中去。
模因像病毒,能感染人类的大脑,改变他们 的行为,令他们着力宣扬这种模式。对某种 事物(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 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只要有人带个头, 大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传 播出去,“炒作”起来,成为“人云亦云”、 “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
无良书商猛盗版 克隆两万本字典 (《广州日 报》1999/04/13 A3)
2)语言本身的运用促成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保姆”在日常语言中称为“阿姨”,在幼儿园 工作的称呼为“保育员”、“老师”,受雇从事 家务劳动的除了称呼“保姆”、“阿姨”之外, 如今也有称为“家政服务员”。可见同一语言模 10 因会出现多种变体。
模因靠复制而生存。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现, 在它被复制或被重复传播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 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 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 而得以复制、传播,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模因像病毒那样感染和传播,从一个宿主过 渡到另一个宿主,不断变化着形态,但始终保持 其固有的性质或相同的模式。我们肉眼看不到病 毒如何传染,但我们注意到它可能走的路径和可 能导致的症状。模因也是那样,我们无法指出模 因是些什么,但当我们看到某种现象出现并得到 传播时,我们能够认出那是模因作用所导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