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CP讲义

GCP讲义

4. 剔除标准:任何违反试验方案的病例(如违 反合并用药,违反入选标准,服药依从性差 等),不做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
28
(七)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
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
新药审评办法的一般性原则,I期:>24 例,II期≥100对,III期≥300例(试验 组),IV期≥2000例。等效性临床试验 ≥60对。
23
试验设计包括:
对照类型:安慰剂,活性(有效)药物 (active drug),剂量/效应(高低剂量比较), 历史对照。
设 计 模 型 : 平 行 ( parallel ) 或 交 叉 ( crossover)对照。序贯设计。
双盲或单盲(评估者盲,病人与研究者不盲), 或开放。
随机化方法和步骤、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码和相 应的药品编码,研究号编码。单中心或多中心 试验等。
14
耐受性研究
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定初试剂量和最大试验剂量 以剂量递增的方式进行耐受性试验 确定安全的人用剂量 耐受性研究可以确定单次给药的最大剂量和安
全使用剂量的范围 对某些重要器官的毒性反应进行化验检查 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并为II期临床
研究提供安全的给药剂量
15
具体实施
20—30 例 必要时包
括病人
≥100 对
试验组>300 例
开放试验 I 类西药 >2000 例 I、II 类中药
6
GCP概述
✓中国的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参 照 国 际 公 认 原 则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Humanization,ICH-4) 制定。
说明及贮存条件。特别还注明了“未服完的剩余药品务必请全部交还医师”。
33
(七)试验用药,包括安慰剂、
对照药的登记与使用记录、递送、 分发方式及储藏条件的制度
专人保管研究药品 递送和分发均有登记 剩余药品必须回收和统一销毁 有关药品的所有记录必须保存 对门诊试验病人分阶段发放药物并回收
剩余药品,特别要注意服药依从性
5. 服药时间(次数、间隔),与进餐的关 系(餐前或餐后)。
6. 规定病人遵嘱服药(依从性)的介绍。 7. 在双盲双模拟试验中药品如何分装(按
餐、天、访视阶段给药)。
31
8. 合并用药的规定:应规定那些既往用药可以 合并使用或禁止使用,在试验期间一般禁止合 并用药,但因某些情况需要合并用要时,应考 虑没有药物相互作用和不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 药物。在统计分析时,应对合并用药的影响加 以分析。
20
(二)进行试验的场所(各个 中心)
申办者的姓名和地址,
试验研究者的姓名、资格和地址,包括 主 持 单 位 及 研 究 者 (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 和 协 作 单 位 及 研 究 者 (Coordinating Investigators)。
临查员(Monitor)或合同(约)研究组 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名称。
✓1999年9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2003年9月 1 日重新修订实施
7
试验方案内容与技术要求
Protocol:临床试验的主要文件 申办者与研究者共同起草,签章并注明 日期 按照GCP要求 满足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要求
8
(一)临床试验的题目和立题(适应症 选择)理由
题目能体现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名称,治疗适应 症,设计类型,研究目的。
评定 筛选 基线 T1W T2W T4W T6W
天数 -7 0 7 14 28 42
周 -一 0 一 二 四 六
知情同意 X
入组标准 X
一般资料 X
精神病史 X
体格检查 X
X
躯体疾病 X
X
实验室、ECG X
X
BP,HR,BW X X X X X X
有效性评价 X X X X X X
安全性评价
XXXXX
病例分配的具体方法,分层或区组随机, 随机化数字的产生。因一次性进行随机 分组和药物编码,要考虑到样本的脱落 率,可在原样本数基础上增加20%的例 数一并随机和编码。
29
(六)根据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结 果及量效关系制定试验用药品和对照药 (均有药检合格证明,并注明为试验用样 品)的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次数、疗程 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定
1. 报批获得Ⅰ期临床研究许可文 2. 选择开展Ⅰ期临床研究的基地 3. 共同制定研究计划 4.申报伦理委员会批准 5. 设计受试者的编码、治疗报告表、随
机数字表及病例报告表 6. 签定知情同意书
16
(l) 受试者入选标准
一般为健康的志愿受试者 年龄在l8~50岁之间 体重不能悬殊太大,选标准体重为宜 男女各半 妇女用药选女性受试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试验药物对正常
34
(八)临床观察、随访步骤,确定研 究周期和研究活动安排。
1.规定洗脱筛选期,有效治疗期,药物 结束后随访期的时间。
2.规定各研究阶段的研究评估内容,填 写CRF的内容,病例基本情况,有效性 评价,安全性评价,必要的检查,药品 发放。
3.设计试验步骤工作流程图。
35
流程图(Flow Chat)
着重于药物不良反应监察(Adverse drug reaction surveillance,ADRS), 特别是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千分之几)。
5
我国新药临床试验要求
分期 研究内容 受试者 例数要求 备注
I 耐受性、药 代
II 随机盲法对 照
III 扩大多中心
IV 上市后监测
健康 病人 病人 病人
(二)试验的目的和目标
I期临床试验:耐受性试验,临床药代动 力学,生物利用度。目标人群为健康成 人。
II期临床试验:安全有效性评价。双盲 随机对照研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目 标人群为病人,但样本的代表性和大小 都有较大的局限性,有年龄、疾病严重 度、合并疾病、研究时间短等限制。
10
III期临床试验:开放扩大试验。采用随 机对照,增加研究内容,扩大样本的代 表性和数量,药物相互作用。
21
伦理委员会的申请内容和程序(包括向 负责单位和协作单位的伦理委员会提出 申请)。
知情同意书,如何、何时获得患者的知 情同意手续与方法。
22
(三)试验设计类型
前瞻性(prospective) 随机化(randomized) 多中心(multicentre) 对照试验(comparative study) 盲法(blind) 开放(open-labeled)
临床研究批准文号:2000XL0273
药物编号:
数量:内装 4 个随访期用药(随访 2、3、4、5)
用法:每日一次一个小塑料袋包装量,入睡前口服。
贮存:在室温、干燥、避光条件下贮存。
注意:未服完的剩余药品务必请全部交还医师。
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
每小盒药品也贴有标签,内容包括:每个随访期药品数量、.药品编号、.使用
1. 研究药品的标示、规格、批号、有效期、保存 条件。
2. 对照药的来源、规格、批号。确保生物利用度 不会改变。
3. 剂量范围及选择的依据(凭既往的人体研究经 验,或动物的试案和加量步骤, 如设计固定剂量法或递定加量法(根据耐 受性调整到一个终端剂量)。
9. 如何保证服药依从性,采用登记药片数量(发 放、服用、归还)、日记卡片、血液、尿液、体 液的血药浓度测定、药物效应(不良反应)观 察等。
10. 药品分配:正式纳入的患者将被按比例随机 分配到试验组合对照组,按就诊先后顺序与药 品编号一致。
32
每大盒药品均贴标签。内容如下:
扎莱普隆治疗睡眠障碍临床试验药品(仅供临床研究使用)
验, 经过对照药或化学结果相似、效能相似
的药物足够剂量和足够疗程治疗无效的 病人, 已知对试验药或对照药过敏, 属于试验药和对照药有禁忌证, 孕妇, 除适应证以外的严重躯体疾病。
27
3. 脱落标准:因各种原因,主要包括因药物疗 效或不良反应而中途退出试验的对象,应在 CRF中详细记录脱落原因。疗程过半后脱落者 视为疗效可评价病例。疗程不到一半因不良反 应脱落者可只作不良反应评价,为疗效不可评 价病例。
合并用药
XXXXX
服药记录
XXXXX
F2W F4W 56 70 八十
必须经过SDA审核批准后进行 临床试验,分4期(四个阶段逐步进行) 生物等效性试验
2
新药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I期(Phase I):考察人体对药物的耐受 性(剂量/效应),临床药代动力学,人 体生物利用度。为II期临床试验提供安 全有效剂量与合理给药方案。
II期(Phase II):考察药物对具体适应 证的安全有效性的初步评价,一般为多 中心双盲随机阳性药对照临床试验。
3
III期(Phase III):II期的扩 大临床试验,在多个医院, 甚至国际间进行,较大范围 内对适应证,安全有效性, 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价。
随机盲法对照
4
IV期(Phase IV):上市后药物监 察(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扩大到特殊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 II、III期属于排除标准的疾病人群)
Ⅳ期临床试验:上市后药物监察(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扩大到特殊人 群,药物相互作用,罕见不良反应,长 期用药安全性观察等。
11
药品临床试验的常用设计方法
随机平行对照设计(randomized parallel control trial) 单纯随机分组设计 分层随机分组设计 配对对照设计 配伍组设计
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