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区别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区别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得区别1、指数函数:自变量x在指数得位置上,y=a^x(a>0,a不等于1)性质比较单一,当a>1时,函数就就是递增函数,且y>0;当0<a<1时,函数就就是递减函数,且y>0、2、幂函数:自变量x在底数得位置上,y=x^a(a不等于1)、a不等于1,但可正可负,取不同得值,图像及性质就就是不一样得。

高中数学里面,主要要掌握a=-1、2、3、1/2时得图像即可。

其中当a=2时,函数就就是过原点得二次函数。

其她a值得图像可自己通过描点法画下并了解下基本图像得走向即可。

3、y=8^(-0、7)就就是一个具体数值,并不就就是函数,如果要与指数函数或者幂函数联系起来也就就是可以得。

首先您可以将其瞧成:指数函数y=8^x(a=8),当x=-0、7时,y得值;或者将其瞧成:幂函数y=x^(-0、7)(a=-0、7),当x=8时,y得值。

ﻫ幂函数得性质:根据图象,幂函数性质归纳如下:(1)所有得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当a>0时,幂函数得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 ∞)上就就是增函数、特别地,当a>1时,幂函数得图象下凸;当0<a<1时,幂函数得图象上凸;(3)当a<0时,幂函数得图象在区间(0,+∞)上就就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 当x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轴正半轴,当x趋于+∞时,图象在轴x上方无限地逼近轴x正半轴。

指出:此时y=x0=1;定义域为(-∞,0)∪(0,+∞),特别强调,当x为任何非零实数时,函数得值均为1,图像就就是从点(0,1)出发,平行于x轴得两条射线,但点(0,1)要除外。

思考讨论:(1)在幂函数y=xa中,当a就就是正偶数时,这一类函数有哪种重要性质? (2)在幂函数y=xa中,当a就就是正奇数时,这一类函数有哪种重要性质?讲评:(1)在幂函数y=xa中,当a就就是正偶数时,函数都就就是偶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就就是增函数。

对数函数得性质(1)当a>1时,①x >0,即0与负数无对数;②当x=1时,y=0;③当x>1时,y>0;当0<x <1时,y <0;④在(0,+∞)上就就是增函数、(2)当0<a<1时,①x >0,即0与负数没有对数;②当x=1时,y=0;③当x >1时,y <0;当0<x <1时,y >0;④在(0,+∞)上就就是减函数、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x就就是自变量,a就就是常数(这里我们只讨论a就就是有理数n得情况)、对数与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概念;ﻫ2、能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得互学习目标ﻫ化;3、掌握对数得运算性质;ﻫ4、培养应用意识、化归意识。

ﻫ5、掌握对数函数得概念;ﻫ6、掌握对数函数得图像得性质;7、掌握比较对数大小得方法,培养应用意识;ﻫ8、培养图形结合、化归等思想。

知识要点:ﻫ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4得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得解,而一旦出现2x=3时,我们就无法用已学过得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得运算——对数运算。

1、对数得定义:如果ab=N(a>0,且a≠1),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得对数,记作:logaN=b。

其中a叫做对数得底数,N叫做真数。

注意:由于a>0,故N>0,即N为正数,可见零与负数没有对数。

ﻫ上面得问题:通常将以10为底得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以e为底得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2、对数式与指数式得关系ﻫ由定义可知:对数就就就是指数变换而来得,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

它们得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b,N三个字母在不同得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3、三个对数恒等式由于对数式与指数式可以互化,因此指数得恒等转化为对数恒等式。

在(a>0,a≠1)前提下有:4、三个运算法则:指数得运算法则通过转化可变为对数得运算法则。

在a>0,a≠1得前提下有:(1)令am=M,an=N,则有m=logaM,n=logaN,∵,∴m+n=loga(MN),即(2),令am=M,an=N,则有m=logaM,n=logaN,∵,∴,即。

(3),令am=M,则有m=logaM,∴mn=n∵Mn=amn,∴mn= (n∈R),∴n =。

5、两个换底公式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a≠1,M>0得前提下有:(1)令logaM=b,则有ab=M,(ab)n=Mn,即,即,即:。

(2),令logaM=b,则有ab=M,则有即,即,即当然,细心一些得同学会发现(1)可由(2)推出,但在解决某些问题(1)又有它得灵活性。

而且由(2)还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得结论:例题选讲:第一阶梯[例1]将下列对数式化为指数式,指数式化为对数式:(1)log216=4;(3)54=625;解:(1)24=16(3)∵54=625,∴log5625=4、[例2]解下列各式中得x:(3)2x=3;(4)log3(x-1)=log9(x+5)、解:(3)x=log23、(4)将方程变形为[例3]求下列函数得定义域:思路分析:求定义域即求使解析式有意义得x得范围,真数大于0、底大于0且不等于1就就是对数运算有意义得前提条件。

解:(1)令x2-4x-5>0,得(x-5)(x+1)>0,故定义域为{x|x<-1,或x>5}∴0<4x-3≤1。

所以所求定义域为{x|-1<0,或0<X<2}、< SPAN>第二阶梯[例4]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得大小(1)log23、4, log28、5;(2)log0.31.8, log0、32、7;(3)loga5、1, loga5、9(a>0,a≠1)。

思路分析:题中各组数可分别瞧作对数函数y=log2x、y=log0、3x、y=logax得两函数值,可由对数函数得单调性确定。

解:(1)因为底数2>1,所以对数函数y=log2x在(0,+∞)上就就是增函数,于就就是log23、4<LOG28、5;(2)因为底数为0、3,又0<0、3<1,所以对数函数y=log0、3x在(0,+∞)上就就是减函数,于就就是log0.31.8>log0、32、7;(3)当a>1时,函数y=logax在(0,+∞)上就就是增函数,所以loga5、1<LOGa5、9;当0<Aax在(0,+∞)上就就是减函数,所以loga5、1>loga5、9。

说明:本题就就是利用对数函数得单调性比较两对数得大小问题,对底数与1得大小关系未明确指定时,要分情况对底数进行讨论来比较两个对数得大小,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对数得大小,就就是重要得基本方法。

[例5]若a>0,a≠1,x>0,y>0,x>y,下列式子中正确得个数就就是( )(1)logax·logay=loga(x+y);(2)logax-logay=loga(x-y);(4)logaxy=logax·logay;A、0B、1C、2D、3思路分析:对数得运算实质就就是把积、商、幂得对数运算分别转化为对数得加、减、乘得运算。

在运算中要注意不能把对数符号当作表示数得字母参与运算。

如logax≠loga·x,logax就就是不可分开得一个整体。

4个选项都把对数符号当作字母参与运算,因此都就就是错误得。

答案:A[例6]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

思路分析:解本题得关键就就是设法将得常用对数分解为2,3得常用对数代入计算。

解:第三阶梯[例7]若方程lg(ax)·lg(ax2)=4得所有解都大于1,求a得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由对数得性质,方程可变形为关于lgx得一元二次方程,化归为一元二次方程解得讨论问题。

解:原方程化为(lgx+lga)(lga+2lgx)=4。

2lg2x+3lga·lgx+lg2a-4=0,令t=lgx,则原方程等价于2t2+3tlga+lg2a-4=0,(*)若原方程得所有解都大于1,则方程(*)得所有解均大于0,则说明:换元要确保新变量与所替换得量取值范围得一致性。

[例8]将y=2x得图像( )A、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ﻫB、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ﻫC、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ﻫD、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ﻫ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得图像,可得函数y=log2(x+1)得图像。

思路分析:由于第二步得变换结果就就是已知得,故本题可逆向分析。

解法1: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作为y=2x与y=log2(x+1)得图像,直接观察,即可得D。

解法2:与函数y=log2(x+1)得图像关于直线y=x以对称得曲线就就是它得反函数y=2x-1得图像,为了得到它,只需将y=2x得图像向下平移1个单位。

解法3:本身。

函数y=2x得图像向左或向右或向上平行移动都不会过(0,0)点,因此排除A、B、C,即得D。

说明:本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培养思维得灵活性。

[例9]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得值;(用含有a、b得式子表示)思路分析:当指数得取值范围扩展到有理数后,对数运算就就就是指数运算得逆运算(扩展之前开方运算就就是乘方运算得逆运算)。

因此,当一个题目中同时出现指数式与对数式时,一般要把问题转化,即统一到一种表达形式上。

解:由18b=5,得b=log185,又log189=a,∴log189+log185=l og3645=a+b,则说明:在解题过程中,根据问题得需要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或者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运算,这正就就是数学转化思想得具体体现,转化思想就就是中学重要得教学思想,要注意学习、体会,逐步达到灵活应用。

详细题解1、求值:(1) (2) (3)解:(1)。

(2)(3)注意:lg2=log102,此为常用对数,lg22=(lg2)2,区别于。

2、求值:(1) (2) (3)解:(1)(2)。

(3) 法一:法二:注意:运用换底公式时,理论上换成以大于0不为1任意数为底均可,但具体到每一个题,一般以题中某个对数得底为标准,或都换成以10为底得常用对数也可。

(3)得第二种方法直接运用得第一个换底公式,很方便。

3、已知:log23=a,log37=b,求:log4256=?解:∵ ,∴,4、已知:a2+b2=7ab,a>0,b>0。

求证:。

证明:∵a2+b2=7ab,∴ a2+2ab+b2=9ab,即(a+b)2=9ab,∴lg(a+b)2=lg(9ab),∵a>0,b>0,∴ 2lg(a+b)=lg9+lga+lgb,∴2[lg(a+b)-lg3]=lga +lgb即5、已知: 求证:3ab-bc-2ac=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