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

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一、问题的提出高中化学教材第四章碱金属的第4个演示实验,给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当检验完O2后,再加数滴酚酞试液,其现象并不完全像教学参考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而是红色消失。

对于此种反常现象,有过两种不同的观点。

实际情况怎样?本文通过下述实验,给出一种解释,供参考。

二、实验过程1.反应原理Na2O2溶解于水及酚酞在溶液中的显色机理分别用下式表示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2.酚酞与NaOH作用称取NaOH,配制pH从14~8的不同溶液。

取这些溶液各1mL于试管中,各加2滴酚酞试液,当溶液pH≥14时,经振荡,红色消失。

往该无色溶液中逐滴加稀H2SO4(0.1mol/L),当pH≤13时,红色复现,继续滴加至pH<9,红色又消失。

此时再加2mol/L的NaOH溶液,当pH≥9时,红色复现,pH≥14,红色又消失。

由此可推知,当溶液的碱性过强(pH≥14),加入酚酞,红色的消失是因为酚酞红色的酿式结构转化为无色的羧酸盐式结构。

所以,使酚酞显红色的最佳pH范围应为13~9之间。

3.酚酞与H2O2作用为模拟给Na2O2溶液中加入酚酞以后红色消失的现象,我们找出在碱介质中,酚酞与H2O2的作用条件及变色机理。

取pH=11的NaOH1mL和30%的H2O22滴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加酚酞1滴,出现红色,振荡,红色消失。

为避免残存的H2O2对后续反应的影响,可加入重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以加速H2O2的分解。

给上述溶液加入MnO2,除掉过量的H2O2,静置后,上层澄清溶液红色不复现。

再取pH>14的NaOH溶液,做类似实验,我们将上层清液取出,给它回滴稀硫酸,使该溶液的pH限定在14~8之间,红色仍然不复现。

下面是给1mLNaOH溶液中加2滴30%H2 O2后,再加1滴酚酞试液,不同pH溶液红色消失所需要的时间(min)。

以上现象表明,在酚酞显色范围内,随pH降低,褪色时间延长,并且红色一旦消失,再加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红色也不复现。

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下:根据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各型体分布系数公式δB-=K a/([H+]+K a,对于酚酞,其K a=7.9×10-10,当[H+]=1×10-12mol/L(pH=12)时,经计算,红色的醌式含量达到99.98%(可不考虑醌式向羧酸盐式转化)。

随着[H+]增加,溶液中的醌式含量降低。

对于H2O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酸式电离:H2O2H++HO2-K a=1.8×10-12HO2-具有强的氧化性,其电极反应为:HO2-+H2O+e3OH- E Bθ=0.87V当pH=12时,据分布系数公式计算,知HO2-已占64.3%。

随着pH降低,HO2-含量也降低,氧化能力随之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pH在13~9之间时,pH越小,褪色速度越慢的可能原因。

即H2O2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是HO2-离子把醌式结构进一步氧化为无色所致,并且这种氧化能力随pH降低而减弱。

4.Na2O2的水溶液与酚酞作用称取固体Na2O2,溶解后分别配成pH为13、12、11、10的溶液,再滴入酚酞试液检验褪色情况,发现pH为14、13、12的3个试样红色消失,pH为11和10的长时间红色不消失。

Na2O2溶液与酚酞的作用,与前面NaOH、H2O2(碱性)分别和酚酞作用的现象一致。

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出Na2O2溶液与酚酞之间的作用,实际上是碱性溶液中H2O2电离出的HO2-离子和酚酞的醌式结构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三、问题的解决基于以上的实验事实与分析,我们认为给Na2O2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两点。

1.当固体Na2O2中所加水量较少时(pH>14),高浓度的OH-离子使酚酞由醌式转化为羧酸盐式。

2.当加入的水量适中(pH为13~8),溶液中的HO2-就会把酚酞的红色醌式氧化。

要使Na2O2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红色不消失(至少一节课时间内),则要从以下两点考虑,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是不考虑氧化作用,溶液的pH控制在1 3~8之间。

其次是溶液中的HO2-的浓度不能太大。

但是,保持了上述的红色不消失,则使溶液的浓度变得很小,这就很难析出O2(大量H2O2溶解于水中)。

为了使这个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达到预期目的,其原则是:在浓碱液中检验O2,在稀碱液中检验NaOH。

具体操作改为,取黄豆粒大小Na2O2(约0.5g)于试管中,加水约1mL,剧烈反应过后,用带有余烬的木条检验O2的存在。

完后,再把溶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倒前加酚酞更佳),出现红色,此红色溶液长时间不褪色。

1关于褪色原因解释[例1]将H2O2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可能原因是:①H2O2氧化酚酞而褪色;②H2O2因为弱酸性,中和NaOH而褪色。

请设计实验证明哪种褪色原因。

[相关知识]有机色素的褪色常见主要有2种。

一种是色素结构被氧化破坏,具有不可逆性,如HClO、Na2O2、H2O2、O3等使酚酞、品红等溶液褪色;另一种是色素与某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色素主体结构未受破坏,是暂时的、可恢复的,如SO2使品红溶液、滴有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

有关酚酞遇某物质褪色的原因,已有较多的研究。

如“酚酞变色机理”[2]、“漂白剂对酸碱指示剂的作用”[3]等。

[分析]此题首先对H2O2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及H2O2的水溶液(双氧水)的弱酸性和相关的用途(如漂白性等)有完整的了解。

若是H2O2的弱酸性引起的,联想到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设计实验证明哪种褪色原因,可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几滴NaOH溶液,若溶液不再变红色则为原因1,否则为原因2。

[例2]已知下列实验现象:①取0.8g过氧化钠与20mL水反应放出氧气后,往溶液中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又很快变为无色。

②氢氧化钠稀溶液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一块氢氧化钠固体,红色褪去。

请设计实验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使酚酞变红褪色的原理。

[相关知识]过氧化钠本身并不能使酚酞试液褪色,过氧化钠与水作用发生如下两步反应: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有关更详细的定性、定量研究可参考“过氧化钠使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实验分析”[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再探讨”[6]。

[分析解答]此题是探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哪一种使酚酞溶液褪色。

也许学生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分步进行不怎么了解,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通过实验肯定或否定原因2,仍可解出。

即向已褪色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若出现溶液变红色过程即是原因2,若始终未出现变红色过程即是原因1。

[例3]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消失,试用文字简要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2种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2)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1还是2?[分析]新制的饱和氯水是一种特殊的溶液,其中含有具有酸性的盐酸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氯单质和次氯酸。

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显红色,红色褪去的原因不外乎是NaOH被反应或者是酚酞被氧化。

[解答](1)①氯水呈酸性中和NaOH溶液所致;②氯水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分解出氧,可漂白显色物质。

(2)向褪色的溶液中回滴NaOH溶液,若红色再出现是原因①,若不再出现红色则是原因②。

1 饱和氯水使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褪色原因的实验探究[流行试题]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答:__________________。

[流行分析]新制的饱和氯水是一种特殊的溶液,其中含有具有酸性的盐酸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氯单质和次氯酸。

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显红色,红色褪去的原因不外乎是NaOH被反应或者是酚酞被氧化。

[流行答案] (1)①氯水呈酸性中和NaOH溶液所致;②氯水中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漂白显色物质。

(2) 向褪色的溶液中回滴NaOH溶液,若红色再出现是原因①,若不再出现红色则是原因②。

[实验探究](1)是原因①还是原因②?依照流行答案的逻辑,向褪色的溶液中回滴NaOH 溶液,不再出现红色,是原因②。

笔者探究实验为未做过该实验的老师提供了一种参考。

(2)是否还有第三种原因?如上述①、②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

从实际实验现象上分析,原因②肯定成立,但原因①是否同时在起作用,是流行答案所设计出的实验无法证明了,因此,笔者补充了下列实验:在3mL1mol/LNaOH溶液中(测得PH=14),滴入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再加入1mL氯水,酚酞褪色,此时测得溶液的PH=13,证明原因①不成立。

[ 结论]饱和氯水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原因是氯水中的HClO(或被NaOH中和后的NaClO)的强氧化性,漂白了显色物质。

2 过氧化氢使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褪色原因的实验探究[流行试题] 已知(1)溶液中c(OH-)在10-6mol/L和6mol/L之间,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2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现将0.39g过氧化钠粉末溶解在10mL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放置片刻,红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溶液中c(OH-)较大,此种说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通过估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中有过氧化氢生成,此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通过①分析推理、②提出假设、③设计实验来说明理由:①分析推理______________ _______;②提出假设___________ _________;③设计实验___________ __________。

[流行答案](1)不正确;通过估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应在酚酞呈现红色范围内。

(2)正确;①由题示信息知过氧化氢有漂白性,所以反应过程中如有过氧化氢生成,可使酚酞试液的红色褪去;②假设反应中有过氧化氢生成;③将0.39g过氧化钠固体溶解在10mL水中,待气体不再放出,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若有气体放出,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复燃。

[实验探究]将0.39g过氧化钠粉末加入10mL水中,一开始粉末一边溶解,一边放出气体,当粉末溶解完全后,还能看到少量气体产生,此时将溶液一分为二,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放置片刻,红色褪去,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体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复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