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第二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二、介质的电老化
主要原因:局部放电。
固体介质耐受局部放电 的性能存在差别:
抗电老化的性能是不 同的(无机/有机)。 • 绝缘设计时必须选择合 适的工作场强。
三、机械力的影响
机械应力过大使固体介质 内产生裂痕或气隙导致局 部放电。 悬式绝缘子串中靠近铁 塔悬挂点的最易损坏。 电机绕组机械力作用, 使绝缘受到损伤。 温度突变产生内部应力: 突然降雨使瓷表面骤冷, 其内部产生应力。
若近似地认为Ur≈0,则:
1 W qUi 2
2 交流和直流电压下局部放电的比较
随着交流电压频率的增高,单位时间内局放次数 增多,局放对绝缘的危害加大。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局部放电实测波形
E
+++ ---
直流下局放频率很低,其危害性远小于交流时
3 提高局部放电电压的措施
各种材料耐受局放的性能不同:
绝缘级别 最高容许温度 O A E B F H C 90 105 120 130 155 180 >180
绝缘级别
O
A
E
B
F 155
H
C
最高容许温度 90 105 120 130
180 >180
工作温度超过规定值时,介质迅速劣化, 寿命大大缩短(1/2)
A级:8℃规则(油—屏障和油纸绝缘属A级) B级:10℃规则(大电机绝缘用云母制品属B级) H级:12℃规则(干式变压器等)
一、小桥理论
工程应用的液体介质不可避免地存在气泡或 杂质如水分、悬浮的固体纤维等。
纤维对电场产生畸变作用,易导致纤维端部的 液体介质放电汽化,产生气泡(分两种情况) 水分流过电流时易发热气化,进而形成气泡
• 在电极间排列搭成电导性较强的气泡“小 桥”,造成击穿。
判断变压器油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实验项 目就是测量油的工频击穿电压。
固体和液体介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发 生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导致其机 械和电气性能劣化。
绝缘老化的原因: 电的作用、热的作用、机械力的作用、 水分、氧化和射线、微生物的作用等。
一、电介质的热老化
高温下,短时间内就能发生明显的损坏。
热老化
温度比短时允许温度低,但作用时间长 时,绝缘性能发生的不可逆的变化 绝缘的温度越高,老化越快,寿命越短。 不同介质材料的耐热性不同:
空载线路终端电压的升高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弧接地过电压
2
B C 3
BA U
N
N
U CA
I 2
I 3
I 3
I jd
I L
L A
U A
300
d I jd
I L
C1
C2
C3
I 2
U max U s (U s U 0 ) 2U s U 0
2C (1.5 p.u.) / 3C 1.0 p.u.
第二节
液体介质的击穿
• 液体和固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内绝 缘,常用的液体和固体介质为: – 液体介质: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 油
– 固体介质:纸、布、云母、塑料、瓷、 玻璃、硅橡胶
第二节 液体介质的击穿
• 应用广泛,作为设备的内绝缘。
–绝缘、灭弧、散热
• 纯净的液体介质击穿场强比气体高得多(1MV/ cm)。 • 工程用的液体介质击穿场强很少超过300kV/cm 。 • 击穿机理 –理想:与气体类似 –工程:小桥理论
(三)电化学击穿
介质长期加电压引起介质劣化而导致击穿强度下 降。 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 介质内气隙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简 称PD) PD产生活性气体如O3、NO、NO2等对介质将 产生氧化和腐蚀作用; 带电粒子对介质表面的撞击,也会使介质受到 机械的损伤和局部的过热。
覆盖层:限制泄漏电流/电缆纸、黄蜡布或漆膜
绝缘层:覆盖层厚度增大,本身承担一定电压
屏障:既阻止杂质“小桥”的形成,又改善间隙 中电场均匀度(最佳位置、厚度)-应用广泛
第三节 固体介质的击穿
固体介质的固有击穿强度比液体和气体介质高。
特点:
击穿场强与电压作用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一旦击穿,绝缘无法自行恢复。
U E1 1 d1 / 1 d 2 / 2
U E2 2 d1 / 1 d 2 / 2
三、电场调整的方法
组合绝缘结构的电场调整
用分阶绝缘的方法来降低电力电缆缆芯 附近的场强
1r1 2 r2 n rn
第五节 绝缘的老化
绝缘老化:
无机材料有较强的耐局放性能:陶瓷、云母;
有机材料耐局放的性能较差:塑料。 提高绝缘局部放电电压的措施: 尽量消除气隙或设法减小气隙的尺寸:钢管油 压电缆;
设法提高空穴的击穿场强:用液体介质或高耐 电强度的压缩气体充填空穴。
第四节 组合绝缘的特性
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结构中常用液体与固体 介质构成组合绝缘: 油—屏障绝缘;
U cos l jI Z sin l U 1 2 2 j U 2 sin l I cos l I 1 2 Z
0 I 若线路末端开路,即: 2
E

Xs
U1
1

l
U2
2

Z:线路波阻抗,约300 相位系数 L0 C 0 0.06 0 / km
四、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绝缘的老化有很大 的影响。 绝缘油的老化(氧化、温度) 户外绝缘应能耐受日晒雨淋 湿热区域使用的要有抗生物 特性 材料的相容性。
第六节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过电压(over voltage)
电气设备上出现的高于工作电压的电压。
按来源形式分类
外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雷云放电。
(二)热击穿
是一个热不平衡的过程(电导电流、介质极化)。 介质损耗导致发热和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加剧损耗和发热; 发热与散热相等,达到平衡温度; 发热大于散热,温度不断上升,造成热破坏。 热击穿所需时间较长(几分钟~几小时)
工频lmin耐压不能考验热击穿特性 (5~10min)
随外加电场频率的增加,热击穿的几率增大(极 化:直流、工频,高频)。
油纸绝缘:
液体介质用作充填固体绝缘中气隙的浸渍剂;
固体介质为绝缘的主体;
油纸绝缘的击穿强度很高,但散热比较困难;
油纸绝缘的直流击穿场强比交流击穿场强高 得多。
1—粘浸渍电缆 2—充油电缆
直流电压下短时击穿场强约为交流时二倍以上, 其长时间击穿场强则为交流时三倍以上。
二、多介质系统中的电场
可得线路首末端电压关系为
U / cos l U 2 1
1 4 波长谐振:线路末端电压将趋于无穷大
'l 2
l 1500 km
f 3 10 6 / 50 6000 km
电源的容量的影响: 1、无限大容量(Xs=0) 2、有限大容量(Xs>0)加剧电容效应
XS arctg Z
绝缘上的电压变化:
Cb Cb U g U r U g U r U Cb C m Cm
q Cb U g U r
Cb q q r C g Cb
视在放电量可能比真实 放电量小得多!
单次局部放电的能量
C m Cb 1 W Cg 2 C m Cb 2 2 U U r g
C m Cb Cg C m Cb
真实放电量Δqr为:
C m Cb q r Cg C C m b U g U r C g C b U g U r
不可测!
视在放电量 Δq=放电时试品上电压变化ΔU╳试品电容
Cb C g q U C m Cb C g q UCm
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0 IL 1 2 消弧线圈的补偿度: k r 2 I C 3CU ph 3 LC 02 IC I L 脱谐度: 1 k r 1 2


1 1 1 C g Cb U g U r W C g Cb U g U r U g U r qr U g U r q 2 2 2 Cb
设Cg放电时试品上电压为Ui,则: Ui Cb 1 U g U r W q U g Ui 2 Ug C g Cb
二、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的因素
1、杂质的影响
• 水分:油中最主要的杂质。
溶解
悬浮
• 气泡
注入过程(放电)中产生 静置一定时间以消除油中气泡
变压器油Eb与含水 重量浓度m的关系
2、温度的影响 关系比较复杂,主要取决于油中水分的状 态(固 、悬浮 、溶解 、汽化 )
变压器油工频击穿 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1年=31536000s
(一)电击穿
电击穿过程与气体中相似,电离足够强时 破坏介质晶格结构导致击穿。 体积效应
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性,导致击穿场强分 散性很大;加大试样的面积或体积,使 材料弱点出现的概率增大,会使击穿场 强降低;
累积效应
固体介质在冲击电压多次 作用下,局部损伤会逐渐 扩大,致使其击穿电压Un 有可能低于单次冲击电压 作用时的击穿电压U1。 存在于有机材料。
局部放电导致绝缘 劣化。
气隙的产生
制造过程:浇注、挤压成型等 绝缘与电极接触不良
1、局部放电的等值电路
Cm>>Cg>>Cb
Cb ug u C g Cb
气隙放电时气隙上的电压变化
1、微量压降 2、电流脉冲
放电前后,间隙g两端的电压变化为
(Ug-U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