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竞赛班)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竞赛班)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竞赛班)一、选择题.1. 如图,已知∥∥,与交于O ,⊥于E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O F EDCBA2. 下面四个命题:①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② 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④ 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真命题是【 】A. ② ③B. ① ③C. ③ ④D. ② ④3. 已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是整数,且小于等于4,这样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有【 】A.10个B.12个C.13个D.14个 4. 如图,在等边△中==、E 、F 不是中点,连结、、,构成一些三角形.如果三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一组,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组数是【 】A.3个B.4个C.5个D.6个C 'B 'A 'FEDCBA5.若在ABC ∆中,∠的平分线交于=+,∠C =300,则∠B 的度数为【 】 A.450 B.600 C.750 D.9006.将长度为20的铁丝为成三边长均为整数的三角形,那么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5B.6C.8D.10 7.如图等边△中,∠1200,那么 【 】A 、>B 、<C 、D 、不确定8.如图△中,是△中线,E ,F 分别是在,上,且⊥,则【 】 A 、> B 、C 、 <D 、与大小不定9.如图,△中∠600,与是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O ,则 【 】 A 、> B 、<C 、D 、与 大小不定10.正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现把它们拼合起来如图,E 是上异于A ,D 两点的一动点,F 是上一动点,满足,当E ,F 移动时,三角形的形状为 【 】 A 、不等边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非正三角形 D 、正三角形1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ABC AB BC E ∠==°,,为AB 边上一点,15BCE ∠=°,且AE AD =.连接DE 交对角线AC 于H ,连接BH .下列结论:①ACD ACE △≌△; ②CDE △为等边三角形; ③2EHBE=; ④EDC EHC S AHS CH=△△.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②④C .只有③④D .①②③④12、图(三)、图(四)、图(五)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 地到B 地的路线图。

已知:甲的路线为:A →C →B 。

乙的路线为:A →D →E →F →B ,其中E 为AB 的中点。

丙的路线为:A →I →J →K →B ,其中J 在AB 上,且AJ >JB 。

若符号「→」表示「直线前进」,则根据图(三)、图(四)、图(五)的数据,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的大小关系为何?【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

13.在△和A B C '''∆中, 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 ∆≌A B C '''∆,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 B C ''=B.A A '∠=∠C.AC A C ''=D.C C '∠=∠ 14.若在ABC ∆中,∠的平分线交于,∠300,则∠B 的度数为【 】A.450B.600C.750D.900 15.下面四个命题(1)有两条边与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有两个角与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周长与面积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边和角中,有五个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二、填空题.1.在不等边△中,,⊥,⊥,.①,②∥,③△≌△,其中正确的代号是2. 如图,如果正方形中=,∠=350,那么∠的度数是 .NM A EDCB3.已知:4,2,D 是中点,是整数,则 .4.如图,△和△是△分别沿着、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50°,则∠的度数为. 5.已知△中,∠45°,4,H 是高和的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ADBCDC BE AHFEDCB AFEDCBAOEDCBAFEDC BA 70707070506070CPN MBA6.如图是△的边上一点交于点E,给出3个论断:①;②;③∥. 以其中一个论断为结论,其余两个论断为条件,可作出3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FED C B9.如图,四边形中平分∠⊥于E,()12AE AD AB =+,则∠∠的大小为 .DE CBA10.如图,△的三边、、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 △:S △:S △ . 三、解答题.1. (北京中考题)已知ABC ∆中,60A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BD 、CE 交于点O ,试判断BE 、CD 、B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DOECB A2.如图,点M 为正三角形ABD 的边AB 所在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点B 除外),作60DMN ∠=︒,射线MN 与DBA ∠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N ,DM 与M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NEB M A D3.如图,点M 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MN DM ⊥且与ABC ∠外角 的平分线交于点N ,MD 与M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NCDEBM A4.已知:如图,是正方形,∠∠. 求证:.FEDCBA5.以ABC ∆的AB 、AC 为边向三角形外作等边ABD ∆、ACE ∆,连结CD 、BE 相交于点O .求证:OA 平分DOE ∠.6、 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 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的MDN ∠,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求AMN ∆的周长.NMDCBA7、如图,在ABC ∆中,60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AC AB BD =+,求ABC ∠的度数.8.如图所示,在ABC ∆中,44BAC BCA ︒∠=∠=,M 为ABC ∆内一点,使得30MCA ︒∠=,16MAC ︒∠=,求BMC ∠的度数.9、如图,在△ 中,,延长到D ,使,取的中点E ,连接和. 求证:2.HEBDAC题图第5题图第 4 C O10、 如图,已知C 为线段上的一点,∆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和相交于F 点,和交于E 点。

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ABCMNE F1211. 如图,在等腰△中,∠C =90°,D 是斜边上上任一点,⊥于E ,⊥交的延长线于F ,⊥于H 点,交于G . 求证:=.12.在△中,为边上的中线.求证:<() .13.已知:D 是中点,∠90°,求证:12CD AB =.14.已知:∠1=∠2,,,求证:15.如图,已知∥,、分别平分∠和∠,过点E ,则与相等吗?请说明理由16.如图所示,已知∠1=∠2,⊥于P ,交延长线于M , 求证:2∠(∠∠B )21PFMD BA C E17. 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110AOB BOC α∠=∠=,.将BOC△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连接OD .(1)求证:COD △是等边三角形;(2)当150α=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ABCDO110α18 .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B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B =,连接AE CD ,. (1)求证:AGE DAC △≌△;(2)过点E 作EF DC ∥,交BC 于点F ,请你连接AF ,并判断AEF △是怎BACDF2 1 EDABCEDFC B ACDCBAF E DC B A 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CGAEDBF19、如图,△中,E 、F 分别在、上,⊥,D 是中点,试比较与的大小.20、如图,△中,,E 是的中点,求证:平分∠.E D CBA21、如图,ABC ∆中,2,平分BAC ∠,且,求证:⊥22、如图,已知在ABC 内,060BAC ∠=,040C ∠=,P ,Q 分别在,上,并且,分别是BAC ∠,ABC ∠23、如图,在四边形中,>=,平分ABC ∠,求证: 0180=∠+∠C A24、如图,已知在△中,∠60°,△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求证:25、如图,△中,平分∠,⊥且平分,⊥于E ,⊥于F.(1)说明的理由; (2)如果a ,b ,求、的长.26 、正方形中,E 为上的一点,F 为上的一点,,求∠的度数.27、 已知:如图,四边形中,平分∠,⊥ 于E ,且∠∠180︒,求证:ABDCE 12CE DGFC B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