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章+食品一般成分分析4.5节
5章+食品一般成分分析4.5节
1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nhydrates) )
•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 碳水化合物
• 单糖 葡 萄 糖 果 糖
• 双糖 蔗 糖 乳 糖
• 多糖 淀 糊 糖 粉 精 原
膳 食 纤 维
14
糖类化合物的测定
• 总碳水化和物的测定 单糖 低聚糖 糊精,淀粉, 糊精,淀粉,糖原
有效碳水化合物
第4节 食品中脂肪的检验 节
• 作用 作用?
•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及结合态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 游离态及 两种。 两种。
1
一、脂肪测定的意义
•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物料的含脂量对产品的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 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等都有 直接的影响, 直接的影响,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 • 指标; 测定食品的脂肪含量,可以评价食品的品 评价食品的品 测定食品的脂肪含量,可以评价 指标; 衡量食品的营养价值 而且对实行工 食品的营养价值, 质,衡量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对实行工 艺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艺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食品 储藏方式是否恰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 的储藏方式是否恰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 2 义;
10
(二)酸水解法(GB 5009.6酸水解法( 2003) )
• 1、原理:样品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 、原理:样品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 盐酸溶液 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 来,再用乙醚或石油醚提取脂肪,蒸发回 再用乙醚或石油醚提取脂肪, 乙醚或石油醚提取脂肪 收溶剂,干燥后称量 称量, 收溶剂,干燥后称量,提取物的质量即为 脂肪含量(游离及结合脂肪的总量)。 脂肪含量(游离及结合脂肪的总量)。 • 适用:各类食品中脂肪的分析检测,特别 适用:各类食品中脂肪的分析检测, 是混合食品及容易吸湿、结块、 是混合食品及容易吸湿、结块、不易烘干 的食品,不能采用索氏提取法时, 的食品,不能采用索氏提取法时,用此法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二、测定方法
(一) 索氏抽提法
(二) 酸水解法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索氏抽提法 (GB/T 5009.6—2003) )
• 索氏 索氏(Soxhlet)提取法测定粗脂肪 提取法测定 提取法 1、原理*:
无水乙醚 样品 或石油醚 干燥、磨碎) (干燥、磨碎) 等溶剂抽提 蒸馏, 蒸馏, 提纯
粗脂肪
• 脂肪:游离脂肪 脂肪: • 还含有:色素、挥 还含有:色素、 发油、磷脂、 发油、磷脂、蜡质 等。
19
3、澄清剂的用量 、
• 不同的样品溶液因干扰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不同,所需加入澄清剂的量也不同,避免 使用过量的澄清剂。
20
二、还 原 糖 的 测 定
糖 的 测 定
1.还原糖的测定* 2.蔗糖的测定 蔗糖的测定 3.总糖的测定 总糖的测定
21
4.淀粉的测定 淀粉的测定
二、还 原 糖 的 测 定*
18
2、澄 清 剂 的 种 类 、
• 中性乙酸铅 中性乙酸铅[Pb(CH3COO)2·3H2O] : 最常用 ,能除去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单宁等, 还能吸附除去部分胶体杂质 ,脱色能力较差,适 用于植物性样品、浅色的糖及糖浆制品、果蔬制 品、烘烤制品等。 • 乙酸锌 [Zn(CH3COO)2·2H2O]和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钾 除蛋白能力强,但脱色能力差,适用于色泽较浅, 蛋白含量较高的样液,如乳制品、豆制品等。 • CuSO4和NaOH :适合于富含蛋白质的样品。
23
(一)直接滴定法(GB 5009.7—2008)* 直接滴定法(
• 1、直接滴定法原理*: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乙液等量混合 甲液和 等量混合,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生成 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加热条件下其可以将还原糖氧化成醛酸 还原糖氧化成醛酸, 加热条件下其可以将还原糖氧化成醛酸, 本身还原成氧化亚铜沉淀。 氧化亚铜沉淀 本身还原成氧化亚铜沉淀。 反应终点用亚甲基蓝指示, 亚甲基蓝指示 反应终点用亚甲基蓝指示,其氧化型为蓝 二价铜全部 还原型为无色,还原糖将二价铜 色,还原型为无色,还原糖将二价铜全部 还原后; 还原后; 稍过量的还原糖则可以把亚甲基蓝还原 则可以把亚甲基蓝还原, 稍过量的还原糖则可以把亚甲基蓝还原, 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24
含脂肪的食品:石油醚脱脂后再以水进行提取。 含大量淀粉和糊精的食品:用70%~75%的乙醇溶 液进行提取。 含乙醇和CO2的液体样品:蒸发至原体积的1/3~1/4 使其去除,酸性食品预先用NaOH调至中性。 固体样品:可采用加热的方法以提高提取效果。 水果及其制品的提取液:应控制在中性。 为避免糖类被酶水解的现象发生,可加入氯化汞。
果胶 无效碳水化合物 纤维素, 纤维素,半纤维素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 木质素 • 测定(采用差减法): 测定(采用差减法): 总碳水化合物(%)=100-(水分 灰分 粗脂肪 粗蛋白 水分+灰分 粗脂肪+粗蛋白 总碳水化合物 水分 灰分+粗脂肪 15 )
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一)制备提取液 (
• 还原糖: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 还原糖: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 游离酮基或半缩醛羟基), ),本身具有还原性 基、游离酮基或半缩醛羟基),本身具有还原性 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22
• 还 原 糖 的 测 定:
碱性铜盐法: 碱性铜盐法: 根据反应过程中定量方法不同, 根据反应过程中定量方法不同,可分为 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萨氏法 蓝爱农法
7
• (5) 通常乙醚可含约 %的水,但抽提用的乙醚要求无水, 通常乙醚可含约2%的水,但抽提用的乙醚要求无水, 同时不含醇类和过氧化物,并要求其中挥发残渣含量低。 同时不含醇类和过氧化物,并要求其中挥发残渣含量低。 因水和醇可导致水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 因水和醇可导致水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 使得测定结果偏高。 使得测定结果偏高。 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石油醚溶解脂肪的能力比乙醚弱些,但吸收水分比乙醚少, 石油醚溶解脂肪的能力比乙醚弱些,但吸收水分比乙醚少, 没有乙醚易燃,使用时允许样品含有微量水分, 没有乙醚易燃,使用时允许样品含有微量水分,这两种溶 液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对于结合态脂类, 液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对于结合态脂类,必须预先 用酸或碱破坏脂类和非脂成分的结合后才能提取。 用酸或碱破坏脂类和非脂成分的结合后才能提取。因二者 各有特点,故常常混合使用。对于水产品、家禽、 各有特点,故常常混合使用。对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 等食品脂肪的提取, 等食品脂肪的提取,可采用对脂蛋白和磷脂有较高提取效 率的氯仿-甲醇提取剂 甲醇提取剂。 率的氯仿 甲醇提取剂。
4
2、说明及注意事项 : 、
• (1) 样品必须干燥无水,并且要研细,样品含水 样品必须干燥无水,并且要研细, 分会影响有机溶剂的提取效果, 分会影响有机溶剂的提取效果,而且有机溶剂会 吸收样品中的水分造成非脂成分溶出。 吸收样品中的水分造成非脂成分溶出。装样品的 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往外漏样品, 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往外漏样品,但也不要 包得太紧,以影响溶剂渗透。 包得太紧,以影响溶剂渗透。样品放入滤纸筒时 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 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否则超过弯管的样品中 的脂肪不能提尽,造成误差。 的脂肪不能提尽,造成误差。 • (2) 对含多量糖及糊精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 对含多量糖及糊精的样品 要先以冷水使糖 多量糖及糊精的样品, 及糊精溶解,经过滤除去, 及糊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 烘干,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烘干,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17
1、对 澄 清 剂 的 要 求 、
• 澄清剂的作用是沉淀一些干扰物质,因此必须符 澄清剂的作用是沉淀一些干扰物质, 作用是沉淀一些干扰物质 合以下要求: 合以下要求: 能完全地除去干扰物质; 完全地除去干扰物质; 地除去干扰物质 不吸附或沉淀被测糖分 也不改变被测糖 被测糖分, 不吸附或沉淀被测糖分,也不改变被测糖 分的理化性质(如比旋光度等); 分的理化性质(如比旋光度等); 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 过剩的澄清剂应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 过剩的澄清剂应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 易于除掉 除掉。 或易于除掉。
6
• (4) 用溶剂提取食品中的脂类时,要根据食品种 用溶剂提取食品中的脂类时, 性状及所选取的分析方法, 类、性状及所选取的分析方法,在测定之前对样 品进行预处理时需将样品粉碎 切碎、碾磨等; 时需将样品粉碎、 品进行预处理时需将样品粉碎、切碎、碾磨等; 有时需将样品烘干,易结块样品可加入4~6倍量 有时需将样品烘干,易结块样品可加入 ~ 倍量 的海砂; 的海砂; 有的样品含水量较高,可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 有的样品含水量较高,可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 使样品成粒状以上处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样品 使样品成粒状以上处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样品 的表面积,减小样品含水量, 的表面积,减小样品含水量,使有机溶剂更有效 地提取脂类。 地提取脂类。
5
• (3) 测定脂类大多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萃 测定脂类大多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萃 的方法。 取的方法。常用的溶剂乙醚和石油醚的沸 点较低,易燃,在操作时,应注意防火。 点较低,易燃,在操作时,应注意防火。 切忌直接用明火加热,应该用电热套、 切忌直接用明火加热,应该用电热套、电 水浴等加热。 水浴等加热。 使用烘箱干燥前应去除全部残余的乙醚 烘箱干燥前应去除全部残余的乙醚, 使用烘箱干燥前应去除全部残余的乙醚, 因乙醚稍有残留,放入烘箱时, 因乙醚稍有残留,放入烘箱时,有发生爆 炸的危险。 炸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