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几个案例的分析及启示【精选】
几个案例的分析及启示【精选】
• 研讨环节 • 是当前教学中的难点、弱点
• 启示七
• 在观察、实验活动之后,开展充 分的研讨活动
• 案例八 • 混合小苏打和白醋 • 先将一份小苏打混合一份白醋 • 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气泡、透明液体、
沉淀的白色粉末
• 产生的问题: • 气泡是什么? • 白色粉末是什么? • 透明液体是什么?
• 从第一个角度研究 • 气泡是什么? • 实验的方法排除、鉴别
• 从第二个角度研究 • 透明液体是什么? • 分离 • 继续加小苏打,会不会冒泡
• 从第三个角度研究 • 白色粉末是什么? • 加第二份白醋,发现白色粉末少了 • 为什么? • 加第三份白醋,发现白色粉末更少了 • 为什么? • 加第四份白醋,发现白色粉末没有了 • 为什么?
• 意义在于活动B有比较大的自主活动空 间与比较长的自主活动时间
• 意义在于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碰到一系 列问题与问题的解决过程
• 哪怕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 什么这样简单的顺序问题
• 同样要涉及观察、比较、思考、讨论、 决策、分工、合作等过程
• 更不用说筛分后的干土的观察,水杯 中分层沉淀后的土壤观察,以及这两 组信息之间的比较、联系、综合这样 的思维活动过程了
• (概念性理解)
• 启示六
• 从注重事实性知识的教学走向促 进概念理解的教学
• 案例七
• 几节公开课的时间统计
• 课题
活动准备
• 用水测量时间
26
• 我们的小缆车
28
• 谁流得更快一些 35
• 摆的研究
17
实验活动 8
10 8 20
研讨 6 2 0 3
• 的确没有把“研讨”当作一回事!
• 现实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 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 • 改革为 •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
几个案例的分析及启示
建德市明珠小学 邵锋星 2013年3月17日
• 案例一 • 2012年11月 • “明珠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兴趣调查”
• 调查方法
• 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体育、 美术7门学科中
• 你最喜欢的是( )课,原因是
(
)。
• 从喜欢到不喜欢排列,第2名到第6名依次是
(
)。
• 你最不喜欢的是( ( )。
• 启示一
• 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 学习科学的兴趣
• 案例二 • 六下第一课《放大镜》 • 教材近两页的内容,讨论“为什么要使用
放大镜” • 有没有意义和价值?
• “为什么要使用放大镜?”这样的问题 •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 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 反而是一种认识的负担 • 倘若花时间在这样的问题上 • 只会耽误核心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课,原因是
• 调查结果 • 不同班级情况略有不同 • 总体统计 • 学生最喜欢体育课,最不喜欢英语课 • 科学课排名第五
• 不喜欢科学课的原因 • 学生说:常常不做实验
• 我们做深刻一些的分析 • 事实上 • 实验还是经常做的 • 只是都是教师完全预设好的实验 • 是还没开始做就已经知道结果的实验 • “鲜有失败、没有兴奋、失去好奇”
• 一位教师执教《摆的研究》一课
• 实验活动中,学生对于如何计时、如何计 算摆的次数等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操作上 也存在困难,导致误差很大
• 原因在于
• 准备活动阶段,没有为主要探究活动做好 准备
• 是不是什么问题都要交待得很清楚? • 是不是指导越细越好? • 当然不是! • 必须指导的,不该指导的,在于教师对于
学生学习水平的理解与把握!
• 启示三
• 准备活动要为主要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做好准备
• 案例四
• 《测量水的温度》一课
• 测量不同的四杯水的温度:1号杯自来水、 2号杯温水、3号热水、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 倒出来的热水
组别 不同的水温
第1 组
第2 组
第3 组
第4 第5 第6 组组组
第7 组
第8 组
• 重视事实根据
• 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
• 启示四
• 培养科学理性态度,重视证据(数据) 的科学性、真实性
• 案例五 • 《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观察活动 • 活动A(观察取自花坛的潮湿的土壤) • 活动B(观察土壤颗粒、放入水中观察、
观察杯中沉淀后的土壤等)
• 活动B
• 碾碎、筛分干土,观察土块冒出的气 泡,观察搅拌沉淀分层后的土壤等活 动整合成一个大的活动进行
• 这一课应该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 • “放大镜倍数与什么有关?” • 展开充分的探究、研讨活动
• 启示二 • 让学生经历有价值的、典型认识活动
• 案例三 • 章鼎儿老师《条形磁铁的磁性》一课 • 准备活动阶段 • 问学生 • 还有什么不明白吗? • 老师提一个问题:“观察什么?”
• 启示五
• 把主要活动整合成有充分时间和自主 空间的大活动
• 案例六《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 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 油菜花、凤仙花靠弹射传播种子; • 苍耳有刺,粘在动物皮毛上传播种子; • 椰子靠水传播; • …… • (事实性知识)
• 不同的植物种子有不同的构造,以适应 不同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种子。
第9 组
第
10 组
1号 自来水的 杯 温度
16
16
16
16
16
16
16
15
16
16
2号 温水的温
杯
度
38
38
38
38
38
38
36
37
38
38
3号 杯
热水的温 度
62
62
62
62
4号 杯
热水瓶里 热水的温
度
82
82
82
82
82
82
80
79
82
82
• 有什么问题? • 第四小组 • 1号杯自来水温度 • 2号杯温水的温度 • 3号杯热水的温度 • 4号杯热水瓶里热水温度
• ……
• “还有同学没举过手吗?”
• 累加了参与统计的人数后,潘老师 说:“我们班有46位同学,可是只 有45个数据。作研究,每个同学的 数据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 “我们需要再仔细地来统计一次。”
• 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懂得什么 是证据,怎样用可靠的的证据(包括 数据)去证实世界
• 注意考察任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重 现性
14摄氏度 16 33摄氏度 38 61摄氏度 62 80摄氏度 82
• 说明了什么? • 怎么处理?
• 张教师执教《豌豆荚里的豌豆》
• 孩子们举手统计自己手中的一颗豌豆 荚有几粒豌豆
• “0粒”,没有小手举起;
• “1粒”,没有小手举起;
• “2粒”,一只小手举起,潘老师在2 粒对应的表格中写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