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栏跑教案

跨栏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学练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情感的愉悦;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建立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使其成为本课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选择
跨栏是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本节课的学练内容从体育教学大纲新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现了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目的。

同时在本节课中本人注重学法、练法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及运动参入、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确立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1、)学习跨栏跑技术,进一步巩固正确的跨栏技术动作概念,并进一步改进跨栏技术,并
能达到通过自评和互评提高自身或他人技能的效果。

2、)提高学生跨栏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

3、)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善于交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2.重点:1)“跨栏步”过栏时,攻栏腿的抬、伸、压、趴;过栏腿的蹬、展、提拉、放
2)栏间节奏步频
3.难点:1)攻栏腿与过栏腿的配合,攻栏腿过栏下压时,过栏腿外展提拉、放。

上体前倾抬体,臂划摆,跑跨结合连贯。

“三步”起跨。

2)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以及自评和互评。

四、教具
除栏架和海绵垫外,本节课我还运用了图解。

由于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室外实践课不同于其它学科,相对来说多媒体进入课堂较难。

在这方面我只能借助图解来提高本节课的学练效果和实现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

图解的内容:主要是跨栏跑的完整技术动作、以及一些辅助的专项性联系技术动作。

五、教法和学法的运用
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运用了示范点拨、引导启发等教学方法。

运用的目的:
1、对不同技术动作的关键和学生易犯错误之处进行了示范点拨。

使学生在学练过程中能
抓住动作关键之处、减少或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

同时借
助体育教育教学这一平台,在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的同时,达到一个使学生学会学
习的效果。

2、根据本节课的学练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动作的实效性,达到培
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执行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合作者、促进
者和引导者。

学法:在学练过程中通过图解的运用和教师的引导将发现式学习方法、合作式学习方法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贯穿在其中,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真正地成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的过程,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基础。

六、教学模式
本节课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和本节课学练内容的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立的。

它没有新课导入和集合,各小组长在课前到器材室领取器材,并到教师那里领取本组的部分练习内容和评价方法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自行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练内容有弹性,有利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练的主动性;提高课的效率和学生的练习密度。

从而达到向40分钟要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以趣激欲、以静激动的这样一个效果。

七、教学过程
注: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在下节课中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组分层次教学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