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监理细则西宝中线联合至光芒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路基工程主要工程量:挖方75376M³,填方137651M³,其中利用土方41243 M³,借土填方74963 M³,天然砂砾填筑21445 M³,台背回填,灰土6127.33 M³,涵洞十八道,浆砌片石9497.93M³,为了更好的做好路基工程监理工作,使西宝中线陈仓段(联合至光芒)改扩建工程项目满足合同和设计要求,符合国家和交通部等有关规范、规程,坚持质量第一、数据为准的质量方针,竭诚为工程施工现场服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定,特制定本监理工作细则。
一、监理目标路基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规范要求,分项评定合格率100%.二、监理依据1、监理招标文件,监理委托合同文件,监理计划。
2、交通部颁布的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 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监理规范》JTG G10-2006、设计文件等。
三、路基工程监理工作程序路基填筑监理工作程序挖方路基工程监理工作程序路基整修监理工作程序排水及小型构造物监理工作程序四、路基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细则1)路基填筑施工监理工作细则(1)审查开工报告。
开工前承包人应提交一份开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路段位置,长度,路堤类型,原材料的开采,运输,数量和试验资料,施工方案和自检系统等,最重要的还是施工组织计划及保证措施,如便道的修筑,电力敷设等临时工程。
若监理工程师认为具备了开工条件,即可批准开工。
应该指出的是在签认开工报告前,应根据已确认施工组织设计检查各种机械的型号和台数,原材料质量及堆放的数量、质量、堆放位置、承包人的自检系统和测试设备等。
不符合条件不能开工。
(2)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工作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进行。
工作内容为沿中线以40m间距测一个标准断面,用墨水笔做好原始记录,双方签字后留交监理工程师归业主所有,承包人保存复印件。
(3)检查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
监理工程师要检查清理范围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草皮是否推除到设计要求地表深度以下,树根是否挖到与路基高度对应的要求深度,废弃物是否堆放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位置。
如果这些项目均达到了规范要求,即可通知承包人进行下一步工作。
(4)原材料的检验。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路堤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路堤质量,对原材料按规范要求频率进行检验。
(5)路堤分层填筑质量的控制。
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的重点。
为了保证土层的压实质量,规范对填料的松铺厚度。
根据土质要求承包人采用相应的机械进行翻拌﹑晾晒。
每层填料压好后,由承包人自检,然后由监理工地试验室再进行抽检。
土层的压实达不到要求,承包人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至填筑土层达到设计要求。
对路堤分层填筑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旁站形式进行监理。
(6)路堤工程的验收。
当路堤填到设计高程后,承包人按要求进行自检,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和自检资料一起报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收到申验报告和自检资料后,对报验资料分析复核,再与承包人一起或单独去现场验收,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由监理工程师填写路基工程质量检验单,作为中间交工证书的依据。
(7)中间交工证书的审批。
路堤工程作为单项工程验收后,承包人根据路基工程质量检验单和试验资料填写中间交工证书,并连同开工申请书一起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根据已有资料予以审批。
(8)支付前的抽查验收。
总监办接到中期报表后,根据需要进行抽查。
抽查内容是压实度和原材料质量。
一般情况下,抽查结果能满足规范要求,当遇到不合格的土层时,记下土层位置和路段长度,要求返工,返工后重新检查。
二)路基挖方监理工作要细则(1)挖方路基的施工准备和一般要求①挖方路基施工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测量放线,查核路中线、边线桩志以及各项必要机械工具的配备等。
②路堑施工前应修建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
土方工程施工期间还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
③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泥和冲刷。
(2) 土方路堑开挖的一般要求①已开挖的可适用于种植草皮及其他用途的表土,应储存于指定地点。
②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试验结果,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应用于路基填筑。
各类材料不应混杂。
不适用的材料,须合理安排处理,以保证工程质量。
③土方开挖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的大小,均应由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④路堑开挖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方案及边坡坡度时,应及时报批。
⑤路堑路床的表层下为有机土、难以晾干压实的土、CBR值小于规定的土或不宜作路床的土,均应清除,换填符合规定的土。
⑥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的下沉量,其值应由试验确定。
⑦路基开挖如遇特殊土质时,应按特殊土路基施工要求(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第9章)执行。
⑧路基如在雨季或冬季施工,应按雨季或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
(3)边沟与截水沟的开挖①边沟、截水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应先做好这类排水设施,其出口应通至桥涵进、出口处。
截水沟不应在地面坑凹处通过,必须通过时,应按路堤填筑要求将凹处填平压实,然后开挖,并防止不均匀沉降和变形。
②平曲线外边沟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的沟底相衔接。
曲线内侧不得有积水或水外溢现象发生。
③路堑和路堤交接处的边沟应徐缓引向路堤两侧的天然沟或排水沟,不得冲刷路堤。
路基坡脚附近不得积水。
④所有排水沟渠应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
(4) 所有排截水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沟基稳固,严禁将排水沟挖筑在未加处理的弃土上。
②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沟内无浮土杂物。
③沟水排泄不得对路基产生危害。
④截水沟的弃土应用于路堑与截水沟间筑土台,并分层压实(夯实)。
台顶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土台边缘坡脚距路堑顶的距离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列有关弃土堆的要求处理。
(5)土方开挖时的地下水、弃土处理①挖方路段遇有地下含水层时,应为施工排水挖好排水渗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及施工期间的防、排水工作。
②当路堑路床顶部以下位于含水较多的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整平凹槽底面,设置渗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外,在分层回填压实。
③在开挖路堑弃土地段前,应提出弃土的施工方案报有关单位批准后实施(该方案包括弃土方式、调运方案、弃土位置、弃土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方案、排水系统的布置及计划安排等)。
方案改变时,应报批准单位复查。
④弃土堆的边坡不应陡于1:1.5,顶面向外应设不小于2%的横坡,其高度不宜大于3m。
路堑旁的弃土堆,其内侧坡脚于路堑顶之间的距离,对于干燥硬土不应小于3m;对于软湿土,不应小于路堑深度加5m。
⑤在山坡上侧的弃土堆应连续而不中断,并在弃土前设截水沟;山坡下侧的弃土堆应每隔50~100m设不小于1m的缺口排水,弃土堆坡脚应进行防护加固。
⑥严禁在岩溶漏斗处、暗河口处、贴近桥墩台处弃土。
(五)路基防护施工监理工作细则路基防护应待地基沉降稳定、路基坡面压实后施工。
(1)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衬砌拱时,应首先在坡面上放样,施工时要保证铺砌厚度及砌筑质量。
(2)施工填河、塘路段的防护时,在做勺形基础前,应清淤彻底后,再下挖勺形基础所需的深度。
(3)所有的防护工程开挖的路基边坡土方向回填于护坡道、中央分隔带、土路肩,多余土方应弃在取土坑内。
(六)结构物回填施工监理工作细则回填工作是一向容易被忽视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
回填工作做得好,可以减轻结构物两侧的跳车程度;做得不好会产生跳车,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效果,所以结构物回填工作不容忽视。
为防止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在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压实度的检查,分层填筑、夯实。
要求承包人配备与回填工作相适应的压实机具,以保证回填压实质量;(1)严格控制现场分层填筑质量,这是保证回填质量的基础。
特别是高路堤段,可以适当提高回填压实度标准,以减少高路堤压缩变形;回填时,应要求承包人在结构物的两侧同时对称填筑;(2)桥台的回填要严格控制,需等到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开始;高于桥面支撑梁底面的回填工作,必须等支撑横梁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才能开始。
1、涵洞施工监理工作细则监理应重点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做好施工放样,基础处理及预留拱度;严格按设计确定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计量配料,所有材料均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检测、试验混凝土坍落度和强度指标,监理必要时按规定抽检、审核、做平行试验、监理旁站或巡视检查构造物的钢筋制作、布置、模板的架立、沉降缝的充填,构件的相关尺寸,浇筑混凝土的震捣及养生,对结构物的两侧按设计有关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并认真做好观测及检测,记好记录。
2、盖板涵施工监理工作细则(1)板涵基础开挖按基础尺寸每侧放宽30cm,边坡1:1进行。
施工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用填土预压或真空预压的方法。
(2)每座板涵至少应在涵身中部(正设)及左右相距7~10m处(正设)设置变形缝(连同基础),并保证满足梯形斜布钢筋区结构长度要求。
同时应按通用图中所示处理方法做好防水措施。
(3)板涵采用就地浇筑工艺,全涵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底板以上30cm,待砼达到一定强度进行第二次浇筑。
两次浇筑应有良好的结合面。
(4)翼墙背及涵身两侧填土,应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进行。
要求分层对称回填、夯实,密实度要求比同层次的路基密实度提高2个百分点,应采用砂砾、砂石、稳定土(石灰土或水泥土)等填料。
3、圆管涵施工监理工作细则(1)施工前认真阅读通用图,预制管节时,应注意不同填土高度的管涵的配筋不尽相同,建议对预制管节进行编号,以免装配时搞错。
(2)涵洞基底开挖按基础尺寸两侧各放宽30cm,边坡按1:1进行。
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涵管敷设时,应在涵洞中部留有一定的预留拱度,以适应填方荷载后的地基沉降。
施工放样时,应注意管涵的全长、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
(4)管基可分两次浇筑,浇筑基础前先填25~30cm的砂砾垫层,并注意基础沉降缝的设置,此外,还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cm,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结合。
(5)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6)为了防止主线边沟水冲刷原沟渠,需对原沟渠进行适当防护,其原则为:主线排水沟底标高与原沟渠底标高的差值≤1.0m时,原沟渠不铺砌防护;若差值>1.0m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在涵洞洞口外、主线边沟出水口处设急流槽。
(7)对涵顶及涵洞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的范围内的填土,应分层对称夯实,用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回填,采用小型压实机具薄层压实,保证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