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与就业难
目前,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透过现象和矛盾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工人出现用工荒,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出现就业难。
这两个看似是悖论的现象,在中国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用工荒主要出现在新一代农民工身上,他们与前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
还有相对的一方面,随着近年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大部分企业借着高科技革命的春风转型,经济模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有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岗位需求,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就业者有充足的精力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更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后盾,这一部分就业市场形成了暂时空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原因也是多层次多方面。
首先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要的理论框架、知识结构没有构建起来,自身素质不足,不符合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其次,大学毕业生没有一个理性正确的就业心态,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就得是“大家”,就得担当干部、管理人员,对工作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缺少职业情操,容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再次,现在一些企业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新的岗位需求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大学生,觉得大学生粗出茅庐,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招收应届毕业生企业就等于承担起来培养大学生的义务,得不偿失。
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与其招收大学毕业生还不如招聘有工作经验者来的实际、实惠。
最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成了影响大学生教育的瓶颈,管理机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评价机制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学科设置不灵活,不能紧跟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各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不均等。
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大学生,他们需要的工作社会不能提供,于是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现象,这反映了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劳动力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就业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对工作岗位的挑拣,不是某些人所谓的“挑剔”、“眼高手低”,而是人的解放,人不再单一地只受经济因素的驱动,而更看重个人感受、发展前景等精神因素,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期,经济结构的转型,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也要跟紧节奏,要处理好经济结构转型和就业市场稳定良好的关系,既要保证经济有好又快的增长,也要兼顾劳动市场的结构问题,只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就业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有内生的动力。
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民生无小事儿、,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的本质,从劳动者到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找出要害,针对性的处理好、解决好现阶段出现的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
用工荒一方面是年轻农民工不满足与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另一方面是劳动者胜任不了企业新的岗位需求;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对工作不满意,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大学生不满意;这两者的矛盾其实大同小异,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只要我们把问题联系起来,就可以统一的解决问题。
从劳动者本身、企业。
政府职能部门分别入手,对症下药,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提高劳动者素质,理性就业。
新一代的农民工必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新要求。
行成一个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最求物质利益,更要注重精神最求。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自己,在校期间要扎实学习书本知识,打好基础,抓住实习实践的机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工作有一个美好憧憬和预期的前提下,愿意到基层工作,从小做起,从底层做起,步步为营,实现自己的理性。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把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平衡起来。
政府给了企业投资环境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同时,企业也肩负了为社会政府分忧负责的义务,企业不仅仅要追逐经济利益,也要吸纳大学毕业生到企业来工作,为民生做出贡献。
要对缺少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有一份宽容和担当的心;要理清错误的认识,培养人才的同时,企业本身也是受益者。
对不合格的农民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大对职工素质提高的投资力度。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人康大业,人才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承担着塑造公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的重大任务,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教育体制障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要更新观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树立全面发展,多样化人才,系统培养的观念;形成体制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我们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在经济结构转变的同时,也要注重由此带来的就业市场失衡的问题。
反过来,只有就业良好稳定,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要充分发挥这个自身优势,劳动者、企业、政府都要身体力行,把我国打造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