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系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系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系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保险学原理一、教学对象1. 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保险学原理》是为保险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适用于高等院校保险专业本科2年级学生选读。

此外,非保险专业经济类专业三年级本科生也可选修本课程。

2. 本课程要求的预备知识学习本课程需要预先掌握以下相关知识:经济学、金融学、概率论、财政学等。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1.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目的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机理、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保险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因而,该课程具有学习保险学科的入门和指导作用2.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系统地掌握保险学科的对象和主要内容以及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深入地掌握保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全面地掌握国内外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三、课程内容绪论,保险的风险基础,保险的经济基础,保险的数理基础,保险的法律性质,保险的含义、本质和职能,保险的分类与种类,保险在社会经济保障系统工程体系中的分工,保险与国民经济,保险经营,保险的基本原则,再保险,保险业的监督管理,财产保险一、教学对象:《财产保险》是保险学系学生的专业课,本课程适合两个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学习过保险学原理,对保险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了解。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是保险业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

保险系的学生应对财产保险的全部内容认真掌握。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财产保险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在整个保险业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财产保险的运行原则、方式及险种。

三、课程内容财产保险概述,财产保险遵循的基本原则,财产保险合同,财产保险的经营,火灾保险,运输工具保险,工程保险,国内货物运输保险。

人身保险一、教学对象《人身保险》是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是保险专业(寿险和非寿险)本科生2年级下半年的课程。

学生应在修完《保险学原理》和《财产保险》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人身保险》要求学生掌握人身保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人身保险的基本操作程序,人身保险合同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特别是人寿保险的精算原理。

为以后学习保险课程和精算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人身保险概述,人寿保险,人寿保险的分类,人寿保险合同,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经营与管理。

海上保险一、教学对象本课程视为保险专业本科生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

要求学生熟悉保险学基本理论、基本险种理论与实务以及国际贸易实务,航运法规与实务,保险法规及相关国际保险市场发展情况。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由于海上保险是保险方向,亦是保险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保险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基础。

了解和掌握海上保险乃至保险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是保险方向本科生最起码应具备的知识。

另外,海上保险研究的是一种国际性的社会现象。

它与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领域息息相关,在中国保险市场实行对外开放及服务贸易逐步走向国际化趋势的前提下,海上保险的发展更成为必要。

作为保险方向的本科生应很好掌握海上保险的基本理论、法律原理,保险业务的承包、理赔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服务于金融保险事业,为开放步伐的加快及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海上保险概述,海上保险合同,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船体保险,保赔保险(保障与赔偿保险),海上石油开发与勘探保险,国际货物运输法规与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海上运输中的特殊还是实践与海上保险,海上保险操作实务,还是仲裁的制度与海上保险。

保险会计一、教学对象1.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保险会计》是为保险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本专业性课程。

一般而言,保险本科三年级适合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要求预备知识学习本课程需要预先掌握以下相关的基础,一般经济学理论、保险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以及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由于保险会计核算对象是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活动,而且也能进一步掌握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的保险专业知识更加完整。

2.本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和掌握保险公司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应了解和掌握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活动,并能运用保险会计方法分析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状况。

三、课程内容总论,非寿险业务的核算,涉外保险业务的核算,寿险业务的核算,再保险业务的核算,货币资金核算,保险投资核算,保险公司内部往来和委托业务的核算。

保险经营管理一、教学对象1.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保险管理学》是为保险专业所有方向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学习这门课程,需要预先掌握所有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因而,大学四年级学生适合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要求的预备知识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以下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般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院里、保险学原理、法学及经济法概论、人身保险及财产保险的理论与实务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目的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经济学、管理学及保险学理论,分析、论述保险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次的管理,同时了解国内外保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动态。

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课堂的学习,系统掌握保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尤其要掌握各个层次的保险管理的内容与方式。

(2)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保险业管理的最新动态。

(3)通过深入保险公司实习,感受保险业管理的实务。

三、教学内容保险管理总论,保险企业的管理体制,保险企业组织行为与组织机构,保险企业计划管理,保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险企业业务管理和代理管理,保险企业财务管理,保险企业投资管理,偿付能力管理,保险行业自身管理,国家对保险业的管理。

再保险一、教学对象本课是本科专业必修课,在这门课中队在保险的基本原理,再保险业务的活动规律,基本特征作了揭示。

适用于本科三年级。

二、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再保险的发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探讨发展前景,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改变现状的积极性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再保险业发展。

三、教学内容再保险基础,再保险的种类及方式,再保险合同,再保险的业务操作,再保险市场,我国的再保险。

责任和信用保险一、教学对象本课程使用大量的案例分析进行讲授,另外以安排模拟法庭方式展开课堂讨论,且在教学中较多地渗透进国内、国外保险业务的做法及发展趋势,并邀请实务界人士进行案例、实务讲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性。

责任及信用保险是保险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适合保险专业的四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学完了保险专业的基础课——保险学原理及保险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责任及信用保险的专业性非常强,设置本科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理论,并了解责任及信用保险对整个保险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求学生掌握责任及信用保险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及其责任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内容责任保险:责任保险简介,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雇主职业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概述,出口信用保险的运作,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

风险管理一、教学对象本课程为大学本科生保险及精算专业四年级开设,为必修课。

要求学生具有概率论、经济统计、保险学基本知识。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实际工作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指导。

因此,学生应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原理、特点等有较好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绪论,风险管理概述,风险管理目标与组织,风险识别,企业财产风险及责任风险分析,风险估测的基础,事故树分析法,非保险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保险,保险的风险理论。

保险法一、教学对象本课程是为保险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保险法本身是作为民法及经济法(二级学科)的一个分支。

保险法是规范保险活动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是保险市场各类保险活动的行为准则。

本课程以我国《保险法》内容为基础,重点介绍保险法理论与实务应用。

内容涉及保险法概说、保险基本原则、保险合同法与实务、保险业法及其应用,涉外保险法律关系及其规范。

二、本科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保险理论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保险这一社会事务的行为特点、运作规律,以便将来能直接参与保险活动,而学习保险法制度是为了掌握保险行为规范和准则,使人们将要参与的保险活动更为规范,更为合乎保险客观规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基本要求:密切关注保险业各项活动时间及案例,能运用保险知识及法律知识去分析、处理保险问题。

三、教学内容保险法概述,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保险合同法及理论,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保险业法。

精算数学一、教学对象保险系精算专业三年级上学期专业必修课。

预备知识: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利息理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再保险业的运作中,精算业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从保险的营销、投资的决策、业务的管理、公司的发展到保险的监管都需要运用精算学的知识。

虽然精算学是一门高深的应用学科,但了解其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对从事保险教学与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学内容生命表,趸缴保费,年金精算现值,分期纯保费与毛保费,责任准备金,养老金精算。

非寿险精算一、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保险系精算方向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属选修类型。

学分为 3 学分,每周3 学时。

授课时间为大三下学期,讲授19周,考试2 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非寿险精算是一项极其重要而高深的工作,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非寿险精算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适应保险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绪论,预备知识,风险保费,经验保费法,未决赔款准备金估计,风险理论基础。

利息理论一、教学对象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保险系本科三年级学生。

要求具有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和保险学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利息理论》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息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实务中经常遇见的金融交易有较深刻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精算知识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利息的基本概念,年金,收益率,债务偿还计划,债权与其它证券,利息理论的应用。

寿险精算实务一、教学对象《寿险精算实务》是专业课,教学对象是保险专业(主要是寿险)本科生3 年级下半年。

学生应在修完《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精算数学》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寿险精算实务》要求学生掌握寿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寿险精算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人寿保险的实务经营过程,定价和评估等内容,为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寿险业务或精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