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

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答:(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2)实现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4)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5)社会主义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需要。

2.简述冷战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

答:(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经济全球化节奏的加快;(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4)世界经济格局趋向多极化;(5)南北关系矛盾加剧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3.简述国际分工的特点。

答:(1)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之内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指超越各国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社会分工。

(2)国内分工是在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社会形态下都存在过的,而国际分工则是在国家产生之后并且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才出现的,确切地说,是在资本主义阶段才出现的。

(3)决定国内分工的主要是一国国内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而决定国际分工的则是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国际化程度。

(4)一国的国内分工一般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干预和限制,而国际分工则要受到各个国家的政府策略、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制约。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简答题1.早期重商主义有哪些特点?答:早期重商主义的特点主要有:(1)极力主张对外贸易应该根据绝对的“多卖少买”,最好“不买”的原则来积累货币,强调每笔交易都有盈余的微观贸易盈余;(2)认为防止金属货币外流应成为制定外贸政策的指导原则。

2.简述晚期重商主义的特点。

答: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特点有:(1)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而不再强调将金银货币禁锢在一国国内;(2)强调保持宏观的贸易顺差,目的是为了保证货币的输出能带来更多的货币回流。

3.简述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答:简述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包括三个要点:(1)两国进行两种商品的贸易时,这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

(2)两种商品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强度。

(3)只有两国相互需求相等,国际交换比例才能保持稳定。

4.简述H —O定理的主要理论。

答:H —O定理从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开始分析并逐层展开。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发生国际贸易的第一个条件;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条件;不同国家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是因为各国内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的供求比例不同,使得各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

H —O定理得出的结论是:一国应当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

也就是说,劳动丰裕国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丰裕国则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什么叫“里昂惕夫”之谜?答: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本着对H —O定理进行验证的目的,利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具体研究,其研究结果却出人意料,他的验证结果与要素禀赋论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作为资本丰裕型的美国进口资本密集性产品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西方学术界对此反论大为震惊,称其为“里昂惕夫”之谜。

6.简述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答: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认为H —O定理适宜于解释初级产品,不适合于解释制成品,他认为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

因此他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该理论主要包括:(1)潜在出口品是由国内需求决定,即国内对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是该产品出口的可能性条件;(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3)两个国家收入水平越相似,需求结构就越接近,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和贸易量就越大。

总之,该理论是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流向的。

说明了经济发展程度相似,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指出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潜在障碍。

该理论对只从生产要素供给方面论述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论做了重要补充。

7.简述产业内贸易的特征。

答:产业内贸易的特征:(1)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内容不同。

产业间贸易是指非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的进口和出口贸易,也称之为垂直贸易。

(2)产品流向具有双响性,即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同时进行进出口贸易。

(3)产业内贸易中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性的,也有劳动密集性的;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4)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8.简述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制约因素。

答:(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2)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原因;(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章:国际贸易管理简答题1、简述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针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它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

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与对外贸易具体政策。

(1)外贸易总政策是一国依据本国在国际中的经济政治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本国的资源情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从有利于本国国民经济发展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的经济方针策略。

(2)对外贸易全体政策是一国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的涉及对外贸易某一方面具体内容的政策,例如出口商品政策,国际货物贸易政策,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以及国别或地区政策等。

2、简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

答: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来,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始终相伴随。

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贸易政策的基调不同,有时以自由贸易为主,有进会掀起保护贸易的浪潮。

(1)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时期。

西欧各国普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通过限制货币的输出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积累财富。

(2)18世纪至19世纪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以自由贸易为特征。

(3)19世纪未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出现了自由贸易化倾向。

(5)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自由化的浪潮。

3、简述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答;为了进一步说明投资如何对就业和国发收入产生影响,凯恩斯提出了著名的乘数理论。

他指出:新增加投资会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引出从事生产的为数和工资增加。

其结果导致国发收入的增加交为新增加投资的若干倍。

而增加倍数的多少取决于一个乘数,即所谓“边际消费倾向”乘数。

3、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答:根据《世界经济与贸易组织协定》前言的基本内容,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1)加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联系与合作,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增加实际收入,满足有效需求,充分合理开发和用世界资历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通过切实的努力,以确合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增长的份额,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3)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实质性地达到降低关税,减少其贸易壁垒,消除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歧视性待遇的目的。

6、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答: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有:(1)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定和诸边贸易协定。

(2)为成员国提供谈判论坛和场所。

(3)按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解决各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

(4)定期对各成员方的贸易政策与措施进行评议。

(5)以适当的方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协调全球经济政策。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1、简述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答: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包括:(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促进生产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4)扩大就业;(5)中富国内市场。

2、简述“以质取胜”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答:内容:(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3)创名牌出口商品。

措施(1)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2)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3)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理管理体系;(4)实施名牌战略;(5)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3、简述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

答;科技兴贸战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优势领育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商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简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及对策措施。

答;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2、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3、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4、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对策措施: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5、简述《外贸法》的基本原则。

答:《外贸法》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维护公正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原则,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6、简述出口退税的意义。

答:1、出口退税是依据出口商品零税率原则所采取的一项鼓励出口贸易的措施,通过出口退税,企业可以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通过出口退税实现出口零税率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

2、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的一咱非歧视性赋税政策,是维护国内外产品公正竞争的有效有段。

7、简述贸易外江管理的原则。

答:1、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江收入必须调回境内,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外汇擅自存放在境外。

2、对贸易项下外汇支付不予以限制,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用汇可以按照市场汇率凭相应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用人民币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对外支付。

3、实行以事后监管为主的真实性审核,通过对银行付汇数据和进口报关到货数据的核对审核进口付汇的贸易真实性,以出口收汇核销单为依据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真实性进行事后核查。

8、我国商检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实施法定检验;2、实施监督管理;3、提供公证鉴定服务。

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1.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技术贸易有何不同?答:(1)国际技术转让是指一国技术的所有者将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转让给另一国的其他人,即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让。

技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只是知识产权的范畴。

国际技术转让分有偿或无偿两种,有偿的技术转让时一种商业性的技术买卖,无偿的技术转让则属于非常性质的技术援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