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

北镇市高级中学20XX级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文言文——翻译
【考纲要求】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

【教学重点】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教具媒体】多媒体
【知识内容】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一题型。

二、知识链接
(一)链接高考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译: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字:赐、复、民业、力争各 1 分,句意 1 分)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译: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字:偕、伏阙、入、不食各 1 分,句意 1 分)(二)文言文翻译原则:
三字要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是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达到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实例分析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翻译:希望您详细说明我不敢违背恩德。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三、课堂探究——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方法一:保留法(留)。

注意事项:1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器物名、朝代名、年号、帝号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可以保留原词,不作翻译。

2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也不必翻译。

例题1: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师说》
(5)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
方法二:删减法(删)。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例题2:
(1)夫.赵强而燕弱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归纳删除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注意事项:可删减的词语有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④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方法三: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例题3: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小结:1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2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3通假字换成本字。

4古今异义词正确理解翻译。

方法四: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时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方法五: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题5: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
①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竖子,不足与()谋。

④今以钟磬置()水中。

方法六: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贯)。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借代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比喻
③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
归纳小结: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遇到疑难不要慌,最后一招猜猜看。

四、学以致用
1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待三日,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译文: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2)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译文:今天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3) 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译文:我儿子的衣服在身边,尚且被咬坏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范乔同乡在腊月除夕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范乔假装没听见,那个同乡惭愧地把偷砍的树归还给他。

3将下面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范乔前去明白的告诉他说:“您在节日里拿点柴,想跟妻子儿女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他通情达理善于开导,都像这样。

知识附录:
常用借代的词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草野:民间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23、阡陌:田野 24、七庙:政权
•25、纨绔:富家不肖子 26、朱门:富贵人家
•27、闾下:乡村 28、杏坛:教育界
•29、同窗:同学 30、杏林:医学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