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 PPT课件
贫血概述
一、 贫血的概念
❖(一)、定义:
❖ 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Hb)和/或 红细胞数量(RBC)低于正常参考值。
❖ 国内标准为:成人男性Hb <120g/L,RBC< 4.5×1012/L;成人女性Hb <110g/L,RBC< 4.0×1012/L;凡低于上述标准者即可诊断为 贫血(anemia)。妊娠期间的血浆容量增加属 于生理性,故妊娠贫血的标准定为Hb < 100g/L。
❖ 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不同原因的贫血,往往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特征,故可看作一种综合征。 ❖ 贫血既可以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
统疾病的表现。
(二)、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在生理情况下,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 120天,每天有红细胞总数1/120(或0.8%) 的红细胞破坏,同时有相同数量的红细胞 产生,从而维持着动态平衡。
五、治疗:
❖ 1、支持及对症 ❖ 2、替代治疗 ❖ 3、病因治疗
❖ 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除蛋白质外,还需要必 要的原料有:
❖ 1.铁元素 铁是合成血红素的必要原料。
❖ 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而后者则 由原卟啉与铁元素合成。
❖ 如机体缺铁时,则血红蛋白合成不足,造成缺 铁性贫血。
❖ 如原卟啉合成有缺陷,则铁利用障碍,形成铁 粒幼细胞性贫血。
❖ 2.维生素B12和叶酸 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是 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任何一种缺乏都 可使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常<0.5%
骨髓再生 障碍
轻度
VitB12、 叶酸缺乏
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
❖ 组织脏器缺氧症状的轻重与以下因素有关: ❖ ①贫血的程度 ❖ ②病程的进展速度 ❖ ③组织脏器的功能状态
❖ ④患者的活动量。
四、诊断:
❖ 1、确定贫血的存在及其程度。 ❖ 2、明确贫血的类型及查找贫血的病因 ❖ (1)病史及体检 ❖ (2)血象 (3)网织红细胞 ❖ (4)骨髓象 ❖ (5)其他:铁代谢.Coombs试验.血红蛋白电泳
❖ 在巨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珠 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等,无效造血明显增加 ,导致释放到末梢血中的红细胞减少,是造 成贫血的一个主要原因。
贫血发生示意图
骨髓
外周血
(四)、贫血程度划分
❖ 轻度:Hb>91g/L,症状轻微 ❖ 中度:Hb60~9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 ❖ 重度:Hb31~60g/L,休息时心慌气短 ❖ 极重度: Hb<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 贫血的临床表现不仅与贫血的程度有关,也 与贫血发生的快慢、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 疾病及心脑血管的代偿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 由于贫血可影响全身的器官及组织,因此所 产生的症状及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
❖ 贫血一般表现: ❖ 疲乏、困倦、乏力、皮肤粘膜苍白 ❖ 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活动后加剧 ❖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嗜睡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 泌尿生殖系统:肾功能减退
二、贫血的分类
❖ 形态学分类 ❖ 病因学分类
(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1. Wintrobe分类法: 根据MCV、MCH、MCHC分类:
类 型 MCV(fl) MCH(pg) MCHC
举例
正常细胞性 80~100 27~34
小细胞低色 素性
<80
<26
单纯小细胞 性
<80
<26
大细胞性 >100
骨髓红系成熟障碍 巨幼细胞贫血、MDS、慢性病性贫血
根据血清中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和网织 红细胞结果对贫血分类
sTfR
SF
Ret 正常
正常
贫血类型 缺铁性贫血 增生障碍性贫血 无效生成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三、 贫血的临床表现
❖ 贫血的症状决定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体 内脏器及组织缺氧的程度,以及机体对缺氧 代偿和适应能力。
常见贫血形态学推断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学特点 Hb
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细胞 为主,苍白区扩大
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 大致正常
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大、 巨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消 失,可见幼红细胞
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 大致正常,易见多染性红 细胞
易见多染性大红细胞,可 见幼红细胞
RBC
网织红 细胞
病因
轻度
慢性失血 或缺铁
❖ 此外,必须有Hb、RBC、MCV的准确测定结 果,才能计算出准确的平均值参数,否则将 导致分类错误或结果自相矛盾,难以解释。
(二)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三)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
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对贫血分类
类型
疾病
增生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34
0.32~ 急性失血、溶血、造血功能低下、白
0.36
血病
<0.32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珠蛋白生成 障碍性贫血
0.32~ 0.36
感染、中毒
0.32~ 0.36
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 本分类法的பைடு நூலகம்点是:
推测贫血的可能病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及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估计帮助较大。
❖ 缺点:
过于简单,对正细胞性贫血的许多病因难以 估计。
红细胞的破坏
成熟的红细胞在长期存活的过程中逐 渐衰老,红细胞衰老的改变表现为: ❖ 红细胞膜的活性降低 ❖ 红细胞酶活性下降 ❖ 血红蛋白的改变
(三)、无效造血
❖ 在骨髓内红细胞系分裂成熟的过程中,由于 某些原因使其在成熟和进入外周循环之前就 被破坏、死亡,称此为无效造血,或无效性 红细胞生成,或原位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