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C、德国的统一D、美苏争霸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B、"布雷顿森林协定"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B、反对"帝修反"C、"联美反苏"D、"一条线、一大片"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B、肯尼迪总统时期C、卡特总统时期D、里根总统时期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D、一项基本国策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B、苏联C、阿尔巴尼亚D、朝鲜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B、同西欧、日本结盟C、同中国结盟D、不结盟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A、1999年11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1月D、2001年12月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A、伊朗B、伊拉克C、朝鲜D、叙利亚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B、遏制政策C、“两个半战争”战略D、缓和战略14、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D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B、"全面伙伴关系"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二、不定项选择题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D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2、国际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有( ABD )A、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B、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C、和平与发展D、有所作为3.中国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是有利于( ABCD ) A.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D.推动经济全球化4、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的三大中心是( ABD )A、西欧B、北美C、东欧 D 亚太 E、中东5、冷战后构成中国新外交风格的外交指导原则是( ABCD )。
A、平等互利B、互相尊重C、不搞对抗D、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 ABC )。
A、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B、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C、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是不完整的D、反对霸权主义7、雅尔塔体系中,下列( BCE )协定直接严重损害中国利益。
A、确定苏联取得千岛群岛B、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C、外蒙古独立D、分裂朝鲜E、英国恢复对香港的占领8、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 BD )。
A、殖民主义B、霸权主义C、大国沙文主义D、强权政治9、1945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下列( BD )国家元首未参加。
A、美国B、中国C、英国D、法国10、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是( ABCDE )。
A、继续反对新老殖民主义B、反对国内的各种反动封建势力C、加速政治民主化D、发展民族经济E、推动南北对话11、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主要包括( ABDE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77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E、八国集团F、以日美同盟为基础12、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措施有( ABC )。
A、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提出"莫洛托计划"C、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的友好互助条约D、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3、"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意图是( ABCD )。
A、通过援助西欧,加强反共的力量B、试图控制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的经济C、为美过剩的资本寻找市场D、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14、亚太经合组织独特的合作方式表现为( ABCE )。
A、承认多样性B、强调协商一致C、强调自主自愿D、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策E、强调灵活渐进15、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 )A.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B.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C.经济互助委员会终止 D.美国实力相对衰落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ABCDF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平等互利D、互不干涉内政E、独立自主F、和平共处17、战后发达国家经济较为快速、平稳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ABDE )。
A、科技革命的作用B、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C、殖民剥削D、和平的国际环境E、第三世界廉价的原料和能源供应18、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ABCD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不干涉别国内政和社会制度c.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建立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同步进行19、在国际金融领域内影响最大的非国家主体( AB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亚洲开发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20、南南合作的形式主要有( ABCD )A、积极开展货币金融合作B、进一步加强政治和外交合作C、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加强贸易合作D、进行技术合作21、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成员有:( ABCDE )A、中国B、法国C、美国D、俄罗斯E、英国22、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ABCD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不干涉别国内政和社会制度C.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建立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同步进行23、战后西方国家采取的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主要措施是( C、D)A.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1947年推出“马歇尔计划”C.1949年24、月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D.1951年8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巴特尔法案”25、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措施是(ABC )A.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提出“莫洛托夫计划”C.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签定一系列双边的友好互助条约D.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26、两极格局的重要特点有(ABCD)A.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B.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C.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对抗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D.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27、联合国的主要作用表现在(ABD)A.推动核军控和裁军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建立世界政府D.推动非殖民化28、当今世界主题提出的科学依据是(ABCD)A.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B.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C.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还不敢打世界大战D.新科技革命的发展造成各国相互依赖不断加深E.西方国家主要实行“和平演变”战略29、以下选项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BCD)A.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B.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C.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D.发展问题更加严重3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较为快速、平稳发展的原因包括(ABDE)A.科技革命的作用B.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C.殖民剥削D.和平的国际环境E.第三世界廉价是原料和能源供应3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E)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E.八国集团32、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里程碑是(ABC)A. 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的诞生C.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D.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召开E.产油国拿起石油武器进行斗争33、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BCD)A.西哈努克B.铁托C.尼赫鲁D.纳赛尔34、苏联战后经济取得的主要成就是(BC)A.国民经济一度增长速度很快B.经济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上升C.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有较大提高D.军事实力,尤其是核实力增长很快E.已经赶上美国3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走向解体的原因是(ABE)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B.对外长期搞霸权主义C.车臣分裂主义活动D.总统与议会的尖锐矛盾E.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路线36、由于国内外的原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出现的新国家是(ABCDE)A.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B.克罗地亚共和国C.斯洛文尼亚共和国D.波斯文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E.马其顿共和国37、中共中央于建国前夕决定了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方针,其中有(ABC)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打倒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E.积极推动世界革命37、确定中美关系原则的三个重要公报是(BCD)A.《中美北京联合公报》B.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C.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D. 《中美八●一七公报》三、判断正误1、欧元能够降低和减缓美元波动对国际金融的冲击,对金融关系的稳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2、市场经济的模式只有一种。
3、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认为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宗教或国家混为一谈。
4、所谓“先法制人战略”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
5、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战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说明发达国家通过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调整已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7、当今世界政治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8、战后发达国家阶级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产阶级扩大,这说明发达国家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
9、北约东扩使美俄之间的关系缓和了。
10、"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11、发展中国家控制着国际货币和贸易组织。
12、中国已经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